•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语文课堂需摆脱“模式”的束缚】 摆脱束缚的名人事例

    时间:2019-02-12 03:18:1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素质教育的口号早已提出,新课程标准对老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许多语文教师对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探索,但是却掉进了“模式”里,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语文课堂必须要改变,不能再弥漫在死寂的空气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 模式 因材施教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已有一段时间,但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与学的效率都很低的局面尚未得到很好的改变。与之相反,语文课堂教学的模式花样百出,叫人应接不暇。在公开课、研讨课、优质课上更是模式泛滥,似乎无模式便无创新,便是落伍、不合潮流。其实,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把握规律,运用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本无可厚非,但有的老师不顾实际,见模式就用,就成了东施效颦,无丝毫美感。
      长期以来,学生必须面对的是重大的高考,这无论是对学生还是老师,无疑压力是巨大的,大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大得我们无法去构建和谐而美好,热烈而欢快的语文课堂,那让人惊心动魄的文学的力量似乎让人无法想象。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拿起解剖刀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难道我们就这样无动于衷?让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牺牲品?不,这不是一个灵魂工程师所应该做的,我们要改变这种状态,不能在“模式”中迷失了自己。
      首先,我们应该懂得语文课堂是由一个个充满活力、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具有生命意义的人构成的,人有个体的差异,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在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因此就不能生搬硬套课堂模式,否则将与教学规律背道而驰。要做到因材施教。我国古代就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就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求做到:(1)教师对学生的一般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风气、学习态度和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知识储备、智力水平以及思想、身体等方面的特点,都要充分了解,以便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教学。(2)教学中既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面向全班集体教学上,又要善于兼顾个别学生,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相应的发展。(3)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设计不同个性特点学生成才的最优方案。
      学生的学习、生活的时代和环境不同,知识状况也就不一样。现代教学显然难以适用过去一讲到底的课堂模式,在重点中学适用的也不一定能用到普通中学里去。接受能力有别,学习的需求也就各不相同。教学应该因材施教,课堂教学就要因地制宜,怎能一“套”了事? 正因如此,今天,我们把“因材施教”作为教师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专长,通过因材施教,使广大学生成为各方面的“贤才君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要摆脱固定的模式观念,要根据教学的要求和学生的特点来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现代素质教育观也要求教师创设情境,优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尽可能地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处于主动、活跃的状态,满足学生作为个体的人的需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去努力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例如:在唐宋诗词等的教学中,就鼓励、引导学生尝试以诗配文、以画衬文。
       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让所有的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更多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困难挫折肯定是有的,这就需要我们坚强地面对,调整好心态,绝不能气馁,不能因为一时的厌烦而退缩。
      其次,教师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来组织教学,善于发挥自身的优势,千篇一律只会抹杀教师独特的创造。要努力创造出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在听完别的老师授课后觉得很好,回去仿效,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别人朗诵声情并茂,他自己这方面并不见长,怎么能上好课呢?可见生搬硬套解决不了问题。我自己也曾听过不少的优质课,回来一模仿,感觉就完全变了味,不由感慨,人和人就是不一样。
      确实,教师的能力、知识修养有高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不同的教师各有各的招数和拿手好戏,即使是同一个教师,也不会完全重复固定的教法。况且,课堂上时而闪现的灵感火花也会将模式、定式与套式一概烧毁。还有一点必须强调的就是授之以“渔”,也就是说,当我们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根据自己的需求、学生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进行知识更新,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在教法上,应该将知识“灌注”的同时,也应教会学生如何寻找水源、如何取水的方法等,这些对学生终生发展受益的“渔”,才是上层之选,这样的教师才是学生很好的引路人。教育学家杜威说:“超越教师半步就意味着对单一教育的超越。走出教育半步就意味着对单一教育的超越。”
      新课程的改革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我们背负旧观念惯性的压力继续前进,但只要我们具备强烈的事业心,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大家会有更大的超越。

    推荐访问:束缚 摆脱 语文课堂 模式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