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运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锻炼团队科研能力

    时间:2019-02-08 03:25: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作者把自然班随机分为多个实验班与多个对照班,每班样本含量为20―30人,保证两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两班的课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内容、环境相同,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三段式教学形式。实验班采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考核评价分层处理,结果显示:固定小团体教学对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固定不团体 协作精神 科研能力
      
      1.引言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生科研创新意识普遍不强的现实已引起普通高等教育的关注。从普通高等教育本身的特征出发,加深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教育概念和内涵、相互关系及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意义的认识,从而使普通高等院校树立以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为价值取向的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1]。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人才。高等学校是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2]。因此,只有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而提高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使我国早日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如何培养具有全面创造性的创新人才,国内外众多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进行了理论与实践上的多种探索。“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主旨展开,以团队合作方式为激励,使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引导各固定小团体自己去学习、去创新。改变学生团队精神淡薄、自我管理欠缺、集体荣誉感不强、科研能力较差的现状,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社会需求的人才起到一定作用。本研究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组成小团体,宿舍长为管理员,一同学习,一同研究某个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自我管理意识。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以班为单位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石家庄学院8个教学班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期刊论文,收集研究课题所需要的有价值的资料,综合参考多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本研究奠定基础。
      2.2.2专家访谈法
      访谈有关专家,为教学中运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研究打下基础。
      2.2.3实验法
      2.2.3.1实验分组
      把自然班随机分为多个实验班与多个对照班,每班样本含量为20―30人,保证两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两班的课由不同教师授课,教学内容、环境相同,教学总学时均为34学时。
      2.2.3.2教学实验模式
      对照班采用传统的方法教学,采用讲解、示范、练习三段式教学形式。实验班采用“固定小团体加强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科研能力”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目标、考核评价分层处理。
      3.结果
      3.1以宿舍为单位成立固定科研小团体的优势。
      力量有限的生命个体一旦以团队形式有效组织起来,往往就会释放出巨大潜能。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同宿舍的同学是相互最了解、在一起时间最长、最易组织的小团体,采用以宿舍为小团体组织形式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对于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团队成员与其所在团队的关系上,团队精神表现为团队对团队成员表现为积极的认同和尊重;团队成员对团队表现的强烈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团队与团队成员表现为相互依存,休戚相关[3]。人总是希望自己在社会中有一个确定的位置,以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这就是归属感,它必须以团队与其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为前提。有了这个前提,由团队成员组成的团队就会被视为“家”,一个与团队成员的命运休戚相关的团体,依仗这个团体,团队成员可以获得工作、学习、生活、发展、繁衍、社会保障所需要的条件,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以获得更高需要的满足,真正明确自己在社会上的位置。团队也通过对成员的尊重,鼓励其个性发挥,重视成员对团队发展的创新意识,帮助成员在团队中发展与定位,获得更大程度的发展与进步,在激烈的竞争中常胜不衰。团队成员对团队的归属感还表现在处理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的关系时,团队成员遵循团队利益优先的原则,以团队的目标和利益为重,牺牲私利和小利,服从公利和大利。另外,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团队具有强烈的自豪感。团队成功时,成员为其而骄傲;团队陷入困境时,成员为其而忧虑。这种集体荣誉感激发着成员的工作欲望,使他们在工作中处于最佳的精神状态。
      3.2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本位研究。
      在团队研讨教学模式中,教师起到计划组织、指导帮助和促进等作用,为学生自主、合作式的学习研讨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构建和谐氛围,激发群体智慧,实现教学目的。同时,该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索。一方面,团队充分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成员参与管理、决策和全力行动。团队不同于其他一般群体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团队成员的平等性,他们会共同讨论,共同决策,分担领导作用,同为管理者,因此,在对待团队事务上,他们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应该尽心尽力、全方位地投入工作,表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另一方面,团队精神的境界是一种奉献精神。我们上面讲过,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试想在现在这个提倡个性、追求独立、突出个人能力的时代,要想使这些既有个性又有很强独立工作能力的人通过自我克制在一起相互协作、相互配合,必要时还要甘当配角,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一种奉献精神,即团队成员在与他人共事时,不只是看到自己,而是从大局出发,在为他人、为团队、为社会的贡献中,在与他人的协作中实现自我价值。
      3.3考核评价以小团体中最差的同学成绩作为小团体成绩。
      考核评价以小团体中最差的同学成绩作为小团体成绩可以促使小团体的同学相互督促、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较差的同学为了集体荣誉、不拖累小团体,也会尽自身最大努力学习进步。在活动中应强化过程,淡化结果,使每一个同学都认识到,参加活动是为了学习该怎么和别人相处,怎么相互配合,怎样加强团结;在中专教育中,还有一些社会实践的任务。在这个问题上,教师应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勤工俭学等实践活动。教师只要明确实践目的,具体的实践计划、分工与合作都由各小组自己完成。他们会通过实践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去亲身体会和感受团队作战的魅力,进一步激发创新能力和团队出击的意识。这种开放式团队化的学习方式极易激发学生的合作热情和潜力,对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4.讨论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心智健康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组织最宝贵的资源。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既有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的提升及学习兴趣的培养。变革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及健康心智的培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北京大学在1998年先后设立了三项“基金”,大力支持优秀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创新活动。近年来我国其他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生科研,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和高校学生对科研创新活动认识的不足,我国的高校学生科研创新活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大学的教学、学习、生活、管理模式与中学有很大的区别,学生告别了原先熟悉的一切,将远离故乡和父母,独立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情。大学生将面临新的学习方法、新的集体、新的管理模式、复杂的人际交往关系等一系列挑战。一部分大学新生因为无法尽快适应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角色转换,面对大学给予的相对比较宽松的发展环境,缺乏自我管理能力,从而逃课、荒废学业,甚至降级、被劝退学。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资料表明:在世界公司500强中,80%以上的公司都在倡导团队工作方式,所谓团队就是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交流合作,共同承担责任的个体形成的集合。21世纪是人类更多地依靠知识的创新、应用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纪,世界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团结协作精神在发展过程中作用显得越来越大。
      当前大学生中,绝大多数能意识到科研创新的重要性,然而在实践中并不能主动培养锻炼自身的创新能力,行动时缺乏信心,对科学的崇尚意识与行为之间存在很大反差,可以说是作用发挥不够、投身实践的勇气和能力都比较欠缺,需要自身努力,更需要学校对其进行深入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质量要素之一的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出现明显的差异性和滞后性,具体表现为学生求知欲不强、对科学研究缺乏兴趣、创新意识不强、动手实践能力弱、学术理论功底不深、制度不够不健全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影响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型大学的战略任务的实现。在这种形势下,提升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成为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立足我国的国情,只有培养出大量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实践证明,高校学生参加科研创新活动,有助于加强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作为高校一项长期的工作不断加以完善,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更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这样才能使高校学生科研创新工作的开展之路越走越宽。
      5.结语
      固定小团体教学对于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的提升、科研能力的提高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唐铁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J].中国行政管理,2009,(8):7-10.
      [2]施宙,高永军,张殿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与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0):104-105.
      [3]张海林.建国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发展和完善[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04-105.
      [4]秦宣.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J].山东社会科学,2009,(11):71-74.
      [5]刘金源.文化实力与大国崛起――德国与中国的比较及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9,(8):71-74.
      
      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推荐访问:小团体 教学模式 协作精神 固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