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滑雪后手臂酸痛 对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手臂上举式和摆臂式技术动作分析

    时间:2019-02-06 03:19:2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目前国家队大部分队员起跳时的手臂技术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带臂式技术改为上举式技术。运动员为什么不用非常熟悉的带臂式技术而用这非常宝贵的时间去改练上举式技术呢?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本文就两种手臂技术对起跳效果的比较进行分析和讨论,以期探索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的规律与特点。
      关键字:自由滑雪;空中技巧;上举式;摆臂式;技术动作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4-0192-01
      
      一、对起跳稳定性的影响
      在空中技巧项目中,起跳是在高速滑行中进行的 ,保持起跳时身体的稳定更为困难。如果运动员起跳稳定性不好,轻则会使起跳的一部分能量分散到维持身体稳定当中,影响起跳的效果;重则会使身体身体失去平衡,导致难以控制的出台而发生危险。因此,保持起跳时身体的稳定性对起跳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由于摆臂式和上举式技术二者手臂不同的引导方式,对身体重心变化的影响,及由此引起的对身体稳定性的影响。为方便讨论,把起跳全过程分为过渡区时段和跳台区时段。
      (一)过渡区时段。过渡区时段是起跳的准备阶段。它是连接助滑坡和弧形跳台的一段平地,在此时段运动员主要是感知助滑的速度,并为起跳用力做准备。采用不同起跳手臂技术的选手进入过渡区时段,其手臂对身体的引导方式开始发生了变化。摆臂式选手进入过渡区后,双臂由前向下摆动时,重心逐渐下降,至体下方降至最低。由体下方向身体的后方摆动时,重心又逐渐提高,而将要进入跳台时双臂由体后方摆至体下方,这时重心有逐渐降低。在这短暂的时间内,重心经过多次起伏,对人体的稳定性颇为不利。因此,许多上举式选手在滑行过程中,左右雪板距离稍稍增加,以降低重心高度增大横向稳定角以保持身体稳定。
      (二)跳台区时段。跳台区时段是起跳的最重要阶段。此时段处于起跳的最后用力阶段,并且由于跳台的特殊形状的约束,身体已开始向后翻转,重心已偏离支撑面,这时运动员控制自身的能力有所下降,再加上腿部的急剧蹬伸,使身体本身已处于极不稳定状态。进入跳台后,摆臂式选手双臂由下向前上方摆动,重心逐渐升高,此时运动员的腿部已经开始蹬伸发力,其重心急剧上升。这个时段重心升高是合理的,一来可以增加出台的腾起角,二来也增加了向后的翻转力矩,为空中动作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终得出由双臂上摆引起了重心升高符合起跳的一般规律。
      在跳台区时段,虽然说摆臂式选手双臂摆动引起重心升高是合理的,但也引发了负面影响。一方面由于跳台是弧形的,人体在台上阶段其身体是向后翻转的渐变过程,因为重心急剧升高,增大了向后翻转的力矩,易造成身体过分后仰,使身体难以控制而失衡。;另一方面,带臂式运动员常常由于带臂而产生挺胸塌腰现象,对空中动作的完成也有不利影响。而上臂式选手在跳台区时段由于手臂上举,人体重心不会因手臂的作用而发生变化,所以更容易保持身体的稳定。由此可见,在跳台区时段,上举式选手在保持起跳稳定性方面要优于摆臂式选手。
      二、 髋角不同对起跳效果的影响
      我国上举式选手比摆臂式选手利用髋关节的屈伸力量更多一些。带臂式选手髋角的范围大约在12°~16°,说明髋关节屈伸较小;而上举式选手髋角由负值渐变为正值,而范围大约在23°~42°,明显高于摆臂式,说明髋关节屈伸较大。髋关节屈伸大小对起跳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髋关节与踝关节构成复合杠杆,但它所承受的负荷相对来说较小,对起跳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髋关节屈伸较小,使髋角变化范围值较小,上举式选手因为不能利用手臂摆动增加起跳力量,而膝、踝关节屈伸所产生的力量不足以提供完成起跳所需要的力量,所以要利用髋关节的屈伸来增加,使髋角变化范围加大。
      应该说,两种起跳手臂技术所产生的髋关节不同的用力方式,针对各自的技术特征而言是较为合理的。但是从能量储备方面来看,摆臂式技术更具有优势。因为在起跳时还保留部分能量随时可以调配,如助滑坡速度不够时可以运用这种能量储备来增加起跳力量。而上举式技术相对来说就减少了许多这种可调配能量,另外,在起跳阶段还由于髋关节屈伸幅度较大,也影响着起跳的稳定性。
      三、小结
      上举式起跳技术整体上要好于摆臂式起跳技术,但也不能得出绝对的,因为各个指标对比仅仅是片面地从某一个角度来分析的。在实践当中,由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摆臂式技术的不足能够被很好的弥补,并且能高质量的完成起跳,从而取得好成绩。然而从技术的复杂性讲,摆臂式技术要比上举式技术更为复杂。因为摆臂式技术肢体动作环节要多于上举式,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需要身体更多部位的协调配合才能消除,从而增加了技术的复杂性,从动作的经济性看,摆臂式选手身体的部分能量不得不分配到由于肢体动作环节过多而带来的负作用方面去,以消除对身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使全部能量不能完全集中到起跳上,对起跳效果较为不利。摆臂式选手在起跳时,因为身体须协调配合的部位增多,增加了身体各部位协调一致的难度,易使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就会造成整个配合的失误。如我国训练多年的摆臂式选手,现在还时有发生由于起跳时摆臂时机掌握不准确而影响了起跳效果的现象,这就是摆臂式技术最大的弱点。
      综上所述,任何技术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摆臂式技术尽管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也有上举式技术不具有的优势。因此,两种技术应该说都是较好的起跳手臂技术,只是由于摆臂式技术肢体动作环节较多,增加了技术的复杂性,增大了运动员的起跳难度。从这方面讲上举式技术要优于摆臂式技术。

    推荐访问:上举 手臂 动作 技巧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