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与文本真诚对话,享阅读崇高乐趣|崇高的反义词

    时间:2019-02-03 03:29:5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有位西方哲人曾说:“阅读是人的第二生活。”我国现代著名学者贺麟先生也说:“读书是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时至今日,阅读作为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已越来越为大家所重视,而当代发达的传播手段和媒体工具,更为我们的广泛阅读乃至“破万卷”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如何让学生读懂优秀的作品,深入体验作者蕴含在文章中的真实情感,把握作品的真谛;如何让学生通过作品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使得作者的智慧成为学生心灵成长的养分,这是创作者、教学者和阅读者所应关注的共同课题。只有采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才能体会高品质阅读的魅力所在。达・芬奇说:“最崇高的乐趣是理解带来的欢快。”要想拥有这样的欢快,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就应该让阅读的过程成为读者与文本、与作者的一次真诚对话,让学生加深阅读理解,入情入境地感悟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哲理,进而通过品词析句,准确把握并理解字、词、句中蕴藏的真实情感。
      一、入情入境,对话文本,把握文章之精髓。
      对话文本,与文本的亲和,首先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融入情境,细思品味,加深对文章整体情感的体验,触摸文章思想内涵的脉搏,才能准确把握文章之精髓。
      1.体验文章整体情感,入其境。
      文章是作者真实情感的流露。正所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好的作品往往是厚积薄发的,是作者通过丰富的生活体验与生活积累所迸发出来的情感与哲思的总汇;离开了真实的体验与生活情感,作品无异于空中楼阁,华而不实,更犹如山中竹笋,内容空洞。
      仅以中国古代的几位大诗人为例:屈原的忠贞高洁,陶渊明的冲虚旷达,李白的豪放不羁,杜甫的忧国忧民,都淋漓尽致地通过他们的作品表现了出来。他们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并非无病呻吟、矫揉造作的产物,而是整个人格、生命,乃至时代的缩影。因此,只有与文本进行真诚的、深层次的对话,才能真正理解作品,也才能真正体验作者在文章中整体蕴涵的真情实感。
      人教版第六册《检阅》一文中作者讲述了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队伍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喝彩。文章洋溢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充满了尊重每一个个体平等权利的现代意识,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自立、自尊、自强等人格精神的强烈呼唤。
      在阅读时,我们要鼓励、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去读书,对文章中那一个个富有鲜明个性的人物,那一次次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细细品味,并结合自己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情感实际,把自己当成文中的人物,将自己融入情景角色之中,同作品中的人物、事物产生情感的共鸣,引发内心的感动,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受到文本情境的感染,产生深切独特的体验。
      2.解读文本思想内涵,品其味。
      入选教材的每篇佳作都有其独特的内涵。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响彻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作品的意境展开想象,或静思默想,或进行交流,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解读文章思想内涵,与作者产生共鸣,甚至不由自主地颤动着心灵而流连,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产生深刻的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把握文章的精髓。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以一次大旱灾为背景,在短短的童话故事中,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某种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潜心阅读中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再现和创造性呈现出文本所描述的意境,使自己如同身临其境,去亲历水罐的一次次变化,浸润在这个满是爱心的神奇故事中。然后,将自己的感受、体会、情感,和老师、同学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憎恶、向往等感受,体会到蕴含在文章中的情感,体会到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感受到爱心像星星一样永恒,从而在心中树立起优秀文本所传达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品词析句,理解感悟,发现文章之精妙。
      文章是情感的载体,字、词、句是作者情感的流淌过程和心灵的娓娓诉说。对文章的细读需要经历入境―体验―共鸣―升华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生需要对字、词、句进行反复推敲,才能由表及里,加深理解,增强感悟,真实把握文章的内涵和情感,发现文章之精妙。
      1.推敲关键文字,领会文章情感。
      阅读理解需要品词析句,甚至咬文嚼字。一篇作品中的关键字眼,常常是作者思想情感的重要体现,更是作者的“匠心”所在。关于这一点,中国文学史上有一个经典例子:在某个月明星稀的夜晚,韩愈听见贾岛在吟诗,恰好吟到“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这句。韩愈略微沉吟后,就劝贾岛把“推”字改成“敲”字。这就是“推敲”一词的来历。
      在此例中,一字之差,意境全别。由此可见,无论写作还是阅读,对字、词、句的斟酌和品味都是多么重要的工夫。读者对作品的一些关键字眼、重点词句更应反复咀嚼、仔细品味。有时候还需要运用分析思维、聚合思维,紧密联系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辨别和分析文字和词句的感情色彩,体味和推敲重要字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与作者对话、让心灵与文本交融。
      《燕子专列》一文中:“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结合上下文,学生从“纷纷、冒着、顶着、踏着、四处”这些词语中领悟到人们得知燕子的危险处境时内心的焦急之情,感受到人们不畏恶劣天气拯救燕子的高贵品质;对这些关键词句的品味,让学生领略课文中贯穿始终的人类对动物的博大爱心,使得这种浓浓的关爱之情在学生心中油然而生。
      “假若你一直和时间赛跑,你就可以成功。”这句话既是《和时间赛跑》的作者对珍惜时间的感悟,又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生活中有很多具体事例,可以对学生领悟这句话起到帮助作用,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谈自己的感受,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会,从而透过文字领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2.品味精妙词句,领略文章神韵。
      对文章中一些精妙的词句、美丽的描写和出色的片断,要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品味,在解析后借助朗读进行表达。对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可直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诠释、表达对文本的理解。有品有读,由表及里加深理解感悟,语言文字才能得以咀嚼、消化、积淀,学生才能品尝到语文课的醇美味道。
      如抒情散文《秋天的雨》,语言文字生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文章中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艺术化的语言,使情感的抒发既含蓄委婉又韵味十足。例如:“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啊飘啊,邮来了秋天的凉爽。”“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等等。在这里,作者把秋雨人格化、艺术化了,是描摹景物的范例。而高品质的阅读,就是要指导学生去感受这些优美、精彩的语言,细细品味,边读边想,借助想象,借助动作,在脑海中形成秋天五彩缤纷的美丽表象,在品读精妙语言的过程中去领略文章的神韵。
      课文中诸如此类的一些妙词佳句,往往是作者灵感的闪现与智慧的结晶,充分把握并理解文章中这些词句的情感蕴藉,品味其神韵,才能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
      3.吟诵精美片段,感受文章魅力。
      真正高品质的阅读活动,往往需要眼、心、口、耳的同时参与。因为“阅”需要眼和心,而“读”则需要口和耳。尤其对于学生来讲,反复诵读优美的文章,更是深入作者心灵的一条捷径,也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不二法门。
      传统的语文教学十分讲究熟读成诵,尤其是中国古代,对吟咏诵读更为注重。宋代大儒朱熹曾说:“韩退之(韩愈)、苏明允(苏洵)作文,敝一生之精力,皆从古人声响处学。”韩愈也说过,在做文章时,“气盛则言之短长,声之高下,皆宜”。范仲淹在作《严先生祠堂记》时,结尾四句是:“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他的好友李太伯见了,就说:“先生之‘德’不如改先生之‘风’。”范仲淹闻言,欣然改之。这一字的改动,在意义上差别不大,可在音调上却迥然有别。“德”字仄声,音调喑哑;“风”字铿锵响亮,与上下文更为协调,更能突出文章的主旨。
      古人之所以在作文时注重音韵,在阅读时强调吟诵,是因为通过声音、韵律和节奏,能让读者感受文章的内在情绪和语言色彩,从而大大促进对文章思想内涵的感悟。在反复的吟咏中,优秀作品中那些灵动飞扬、充满生命力的文字,就会在无形中被读者咀嚼、消化、吸收。这样的阅读方式,既能体验文章的精妙之处,更能不断丰富自己的语言储备。
      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就可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美美地读,让其身心皆陶醉其中。例如著名的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写的《荷花》一文,语句优美,富有韵律,感情充沛,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在诵读文章时,一遍遍地用有声的语言,再现美丽的画面,感悟作者描写的细腻,以及语言表达的生动形象,从而真切感受优秀作品的魅力,并且受到语言之美的熏陶,增强文学的审美能力。
      有的文章中,人物语言描写很有特色,就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把自己当做文中人物去感觉、去体验、去思考,在朗读中领悟人物的鲜明个性,由此在脑中描画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融入自己的情感,读出文本的内涵。
      当学生真诚地与文本对话,深度地进行高品质的阅读时,承载作者情感和体验的文章,才能被学生理解、真正活在学生心中,学生才能真正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是作者创作与学生阅读的灵魂和魅力所在。

    推荐访问:崇高 文本 乐趣 真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