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浅析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广东最好的高职院校

    时间:2019-01-23 03:18:2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实训室的管理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本文从分析高职院校实训室传统管理模式入手,详细分析了目前实训室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10)029(C)-0193-02
      
      引言: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来看,它与普通高校最大区别在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第一通道,是学生学习操作技术锻炼动手能力的初级战场,是首次进入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实训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实训室水平的高低、工作的好坏,是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积极探索实训室的建设管理模式和运作机制,充分发挥实训室的职能,创建规范化的实训室,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实训室传统管理模式分析
      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制模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课程为定义对象的实训室建制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课程所提出的实训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训要求的技术条件而建立的,以课程为定义对象的实训室建制模式是高职院校的传统管理模式;另一种是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训室建制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学科类型提出的实训要求,组合能满足其实训要求的技术条件而建立的,这种模式是近年来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管理模式。
      传统的实训室管理模式特点是专业分得较细,一个实训室仅为一门专业课程服务,实训室依附于专业课程,日常管理归口专业教研室,这种管理模式对配合理论教学、验证课堂理论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但是这种管理模式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与弊端,实验室规模较小,功能单一,人员、设备、场地的使用效益低下,久而久之,会影响到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理论认识片面,操作能力不足,缺乏对专业知识的全面认识。以大类学科为定义对象的实训室建制模式,其优点是实训功能集中,可覆盖整个专业知识面,实训室规模较大,效益高,有利于实训室对外开放与交流,可以使学生很快对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两种管理模式根据其特点可以称为分散型管理模式与集中型管理模式。由于各高职院校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参差不齐,在实验实训室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也不同,除以上两种模式外,有的院校选择在课程、专业设置上的分散,而人员配置相对集中的以上两种管理模式的折中模式。
      二、实训室管理中存在问题分析
      (一)实训教学队伍水平较低,发展滞后
      优秀的实训教师和技术人员是发挥实训室教学功能的前提和保障。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普遍存在缺乏实训教师和相关技术人员的问题,导致实训课程效果大打折扣。
      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偏低,个别出现与现有专业脱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验室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一些高职院校领导对实训室的管理与建设缺乏重视,例如在个人进修等方面对实训室技术人员关心较少,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和上进心,实训技术人员的地位和作用得不到应有的承认和肯定。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学习进修提高,很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有大多数是由专业教师角色转变而来的,虽然在专业技术上达到了中高级的职称,但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不能科学有效地对各实训室进行动态的管理,更不能满足评估的要求。另外,学校对实训人员未能系统地安排培训与学习,同时对实训人员缺乏激励机制,影响实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实训室的各项管理工作停留于表面。
      (二)管理机制落后
      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管理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高职院校实训室在实际运作中与当前形势的要求有所冲突,实训室管理分散,管理水平不高,实训室建设“小而全”,重复购置,积压浪费现象严重,管理人员素质较低,严重制约着实训室管理水平与实训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般高职院校实训室按专业课程设置,专业课程设置对应着相关实训室,容易出现重复设置实训室的现象,使有限的资金投入造成重复建设的浪费,降低了实训室的利用率,无法提高实训设备的使用水平。
      高职院校的实训室管理体制沿用校―系(院)―中心的三级管理模式,实训室按照专业课程进行设置,存在着严重的重复建设情况,不仅花费大量的实训器材经费,也造成了教学资源上的浪费,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而且大多数实训室规模小,力量分散,重复建设多,功能单一,效率不高,使得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创新和仪器设备、技术保障工作难以实现统一协调,不利于实验室的规范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实训室缺乏开放性
      在高职院校实训室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实训室开放程度不够。实训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很少有其他任务,基本处于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态,既不面向全校学生开放,也未面向社会提供科研和产品开发的服务。而教学活动也仅停留在进行原理的验证性上,缺乏创新意识,限制了学术交流和实训成果的提高与转化,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
      三、加强实训室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高水平的实训师资队伍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高职院校只注重理论教师的培养,却不重视实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愿意花费巨大代价搞实训室建设,却不愿意聘请专业技术人才进行管理,使得实践教学水平难以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一支具有良好专业素质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一方面要建立和完善实训室岗位责任制和设备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对实训教师和实训室管理人员的培训,使之成为一支基本知识牢靠、知识面宽、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团队。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做好实训技术人员的考核及职称聘任工作,按照教学、科研任务和科学管理的工作量来确定实训岗位的编制,改进提高实训人员各方面的待遇,消除人们对实训教学、管理工作的偏见,吸引高学历、高层次人才从事实训室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实验室人员积极性,使实训室技术与管理人员真正融入到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当中,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健全管理机制
      在实训室运行和开放过程中,应陆续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如《实训主任岗位职责》《实训室管理员岗位职责》《学生实训室守则》等)并上墙。制度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而如何切实可行的去执行和落实是管理的重要议题。因此如何构建与迅速发展教育相适应的实训室管理模式,使实训室能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是实训工作人员乃至专业教师们努力的方向。
      实训室管理的内容较为广泛,包括设备的资产财务、安全卫生、使用调度、人员分工考核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给正常教学秩序带来影响。因此,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发挥实训室最大效能,就必须建立健全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在设备资产的采购、入库、保管、维修、报废、卫生、安全等各环节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设备财产安全;制定实训室的使用、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度,做到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完善岗位责任制,明确工作目标,确定考核标准,在工作中逐步推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对设备、经费、使用频率、环境等信息进行记录,通过对相关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及时了解实验实训室相关信息,提高管理水平。
      (三)实行开放式管理
      高校实训室既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条件,也是一种社会资源。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实训室面临建设经费不足,设备落后的情况,另一方面却有部分院校实训设备长期闲置。因此,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以实行实训室开放式管理,在课余时间面向学生、社会使用群体开放。这样做可以有效利用实训室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满足学生求知需求,提高实训室使用效率。对于开放实训室给管理部门增加的管理成本,可以采用适当收费的办法,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又可以增加实训室维修维护经费;既调节了实训室使用供需矛盾,又可以调动管理人员积极性。
      结束语:21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高职院校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摇篮,而高职院校的实训室则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室管理的好坏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把实训室管理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更加努力做好实训室工作,以实训室为起点,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职能,把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培养出更多应用型人才。
      
      
      
       作者单位:淄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徐次萍.浅谈高职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0―51.
      [2]张群.加强化学实验中心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广西轻工业,2007,5:102.
      [3]陈先宇.浅析高校实验室管理与开放[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5):142―144.
      [4]Alge BradleyJ,Gresham MariaT,Heneman Robert L.Measuring customer service orientation Using a Measure of lntersonal Skills&colon, A Preliminary Test in a Public service organization. Jamal of Business and Psychology,2002,21:467.

    推荐访问:浅析 高职院校 管理 实训室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