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青少年耐挫力的培养】 耐挫力的培养意义

    时间:2019-01-12 03:32: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薛亚萍(江南大学师范学院)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生理、心理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具体而言,其神经系统的发展出现了兴奋强、抑制弱的特点;情绪具有易感性、情绪反应强烈,容易产生激情;与成年人相比,意志力较薄弱,易受暗示,自制力较差。青少年特有的这些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面临困难时更易产生挫折感,并且挫折反应更为强烈,遭遇挫折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压抑等消极情绪与冲动行为。这些不良的情绪反应与消极行为会影响其个性的健康发展,减弱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发生行为偏差。严重的会导致心理疾病,甚至违法犯罪。所以,研究青少年的挫折心理,对于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挫折与耐挫力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和干扰,其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受挫情境,即由一定的内外障碍使需要的满足处于受阻或中断的情境。二是挫折认知,个体对自身及挫折情境的认知、评价。三是挫折反应,即由一定障碍和干扰致使需要不能满足而产生的情绪反应。青少年在学习、生活的道路上,往往会遭遇无数的烦恼与痛苦,如学习成绩达不到自己的目标、求知欲没有得到满足;受到同学的排斥、老师的批评、与双亲关系不良;得不到老师、同学的信任,受到轻视,没有评上三好生;个人的兴趣、爱好得不到成人的支持,受到过多的限制和责备等等。因此,对于他们来讲,挫折是难以避免的。但挫折是种主观感受,在相同的情境下,各人的主观感受是各不相同的。某情境对于某人构成了挫折,但对另一个人并未构成挫折。在同样的条件下,不同个体的挫折反应强度也是不同的,有人反应强烈、痛苦万状、寻死觅活;有人反应微弱、若无其事;有人百折不挠、愈挫愈勇;有人却消极颓废、一蹶不振。在挫折反应时间上也不同,有人时过境迁、转瞬即逝;有人耿耿于怀、永世不忘。面对同样的情况,个体反应为何会如此大相径庭?这除了与个人的抱负水平有关外,还与个体的耐挫力有关。
      耐挫力包括挫折容忍力与挫折超越力。挫折容忍力是指个人遭受打击后免于行为失常的能力,即个人承受环境打击或经得起挫折的能力。一般而言,挫折容忍力高的人,能承受重大挫折,即使大难临头,依然能镇定自若、泰然处置,保持心理平衡;而挫折容忍力低的人,稍遇挫折,就消极颓废、悲观失望、一蹶不振,甚至导致心理疾病、行为异常。挫折超越力是指个体采取积极的防御机制,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战胜挫折,获得成功。有挫折超越力的人,面对困难能积极进取、保持希望、树立信心;能看到挫折的客观必然性,又能认真分析挫折的真正原因,最大限度地利用客观条件中的有利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由此可知,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关键在于要有较强的耐挫力。
      
      三、青少年耐挫力的培养
      
      耐挫力的高低关系到青少年能否战胜挫折、身心能否健康发展,因此,加强对他们进行耐挫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1.正确认识并对待挫折,减弱挫折感
      要指导青少年认识到挫折是难免的,正如古语所说:“人之挫折十之八九”,重要的是要学会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挫折。社会生活极其复杂,充满矛盾纷争,个人的需要不可能完全得到满足,遭遇挫折是在所难免的,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如天灾人祸、学习成绩不如意、人际关系紧张等等。所以,不必把每件事都看得过重,要学会以平常心态去面对挫折,这样,就不至于产生过度的消极反应。
      还要帮助青少年认识到挫折对个体的影响具有双重性,既要看到它的消极作用:影响身心健康,减弱自我控制能力,发生行为偏差,影响实现目标的积极性等;又要看到它的积极作用:提高个体的认识水平,增强个体的意志力,提高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等;既要看到过度的挫折可以产生减力作用,对实现目标丧失信心,一蹶不振;更要看到适度的挫折可以产生增力作用,给人以勇气与力量,催人奋进,激励人们不畏困难、奋力前进,去实现目标。要引导青少年意识到挫折甚至可以创造出奇迹,古今中外很多出类拔萃、卓有建树的人,都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在逆境中成才的:屈原被放逐,赋成《离骚》,司马迁重刑著《史记》,歌德失恋写成《少年维特之烦恼》等等,因此,面对挫折,要充满信心,不悲观、不气馁,要把它看成是磨炼自己意志的机会,主动迎战并力求战胜挫折。
      2.确立适宜的抱负水平,改善挫折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抱负水平的高低与变化受个人的学习成败经验的影响。学习成功的经验一般能导致抱负水平的提高,早期的成功可以促使儿童建立自信心,增加对成功的期望,并且在遭到失败时也能使人不被失败所压倒,并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相反,早期学习中不断遭受失败,失败后的消极情绪和行为会影响或降低抱负水平,失败愈惨重,愈会妨碍儿童今后的努力程度。所以,对经历长期失败、缺乏学习信心、丧失成功希望、自暴自弃、害怕挫折的青少年,成人要注意创设条件,帮助他们获得好成绩、取得进步,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满足与快乐,从而提高学习的自信心与抱负水平,鞭策自己努力奋斗,发挥潜能,获得成就感。在遭遇挫折时,也能经受得住,并善于从失败中吸取教训,获得成功。对盲目自信、自我评价过高而经常体验到挫折感的青少年,成人要引导他们客观分析自己,全面、辩证地认识、评价自己,提出切实可行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即适宜的抱负水平。学生只有通过追求这种既包含成功希望,又有可能遭到失败的目标,才能培养起自己对挫折的容忍力,并克服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超越挫折,获得成功。
      3.合理运用心理防御机制,缓解挫折压力
      挫折会使人的心理平衡遭到破坏,但如果能及时采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就能缓解心理冲突,避免精神上的痛苦与焦虑,维持心理平衡。因此,面临挫折,要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节,灵活运用补偿、宣泄、疏导、合理化等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借以减轻心理压力,使自己不受伤害,以更好地适应环境,战胜挫折。补偿是指目标受阻时,暂时放弃,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加以补偿,即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当有人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感到痛苦时,可指导他从文体等活动中加以补偿;当有人身体有缺陷而感到自卑时,可指导他从创造活动中加以补偿,实现自身价值。补偿对于缓和挫折所引起的内心冲突,是个很好的方法,它有助于调整自己的行为,发挥自身潜能。合理宣泄是指人们对挫折等一系列刺激所引起的心理障碍进行排除和疏散,以减轻心理压力、减弱情绪强度的一种心理调节方法。疏导是指当人们受到挫折时,向亲友倾诉、组织汇报,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忠告,排除心中的积郁,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合理化是指当个体遭受挫折后,找出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进行自我安慰。有两种表现:“酸葡萄”式和“甜柠檬”式。前者指人们想要但又得不到的东西,就故意说它不好;后者指人们对自己的东西,心里并不喜欢,但表面上说它好。合理化有助于精神安慰,在生活中,人们的需要不可能全部得到满足,进行自我安慰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自我防卫方法。
      4.进行逆境尝试教育,增强耐挫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经历是影响耐挫力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一个人从小娇生惯养,各种欲望都能轻易得到满足,一帆风顺,没有经历失败、困难,就不能获得挫折经验,稍遇挫折,就难以承受;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小受到挫折教育,经历过多种逆境的磨炼 ,遭到挫折,就不会被挫折压跨。所以,家庭、学校、社会要多方面配合,加强对青少年进行逆境尝试教育,在学习、生活中要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逆境”,布置有适当难度的任务,让他们尝试挫折、遭遇困难,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磨炼意志、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积累战胜挫折的经验,增强耐挫力。在这方面不少国家都有有益的做法,如美国青少年的学工教育、日本青少年的荒岛生活、法国青少年的鲸鱼学校等,对增强青少年的耐挫力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5.完善人格,提高挫折容忍力
      有乐观、开朗、自信、豁达、坚强等良好人格特点的人,遭遇挫折,既不会耿耿于怀,也不会逃避现实,而是会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战胜挫折,会抱着“车到山前必有路,船行桥头自然直”的信念,认识到道路虽曲折,但前途是光明的,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不懈努力,一定能登上光辉的顶点。因而,他们能满怀信心与希望,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而性情急躁、心胸狭窄、意志薄弱,有认知偏差的人,容易遭受挫折的伤害。所以,成人要重视培养青少年一系列良好的人格特点:乐观开朗、自信豁达、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等,以提高他们的挫折容忍力。
      6.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减轻挫折压力
      有朋友,就有支持 ;有鼓励,便能振作精神。在人生失意或身处逆境时,如果能向知心朋友倾诉,把心中的积郁、烦恼、痛苦倾泄而出,心情就会变得轻松,还能从他们那里得到安慰、鼓励、支持,重新振作精神。因此,要指导青少年学会处理人际关系,结交知心朋友。要教育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待人真诚,对人表示友好,由衷地赞美他人,使自己成为受欢迎的人。

    推荐访问:青少年 培养 耐挫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