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李立国:公开透明是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关键

    时间:2021-06-13 00:01: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shgy/shgy201203/shgy20120302-1-l.jpg
      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5万多个,其中社团24万多个,民非组织21万多个,基金会近2400个。
      
      编者按:2月6日出版的《学习时报》刊登《推动现代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民政部部长李立国答本报记者问》,《社会与公益》杂志特别全文转载,以飨本刊读者。
      
      记者:近年来,社会和公众对我国慈善事业空前关注。民政部作为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主管部门和公益慈善组织的登记管理部门,您如何评价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李立国:慈善既是传统美德,也是时代风尚。我国自古以来就有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新中国成立后,慈善事业虽然经历过短暂曲折,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慈善事业蓬勃发展、成绩斐然,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是发展速度非常快。作为慈善事业的运行主体,慈善组织数量快速增长,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45万多个,其中社团24万多个,民非组织21万多个,基金会近2400个。有一大批社会组织将公益慈善作为发展宗旨,组织实施了数以万计的公益慈善服务项目。慈善捐赠规模逐年扩大,2007年为 300多亿,2008年和2010年的慈善捐赠总量均超过千亿元。社会志愿服务广泛开展、深入人心,尤其是在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和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国家重大活动时,志愿服务成为解难事、办大事的重要支撑,志愿者成为一道绚丽的风景线。法规政策建设不断发展,已颁布和实施有关社会捐赠、社会组织管理、捐赠税收优惠等10多部法律法规,以及200多个规范性文件,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法律政策依据,江苏、湖南、宁夏、宁波等地相继出台了地方性慈善法规,在慈善专项立法方面具有先行先试意义。管理服务机制日趋健全,民政部和地方各级民政部门成立了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机构,慈善捐助网络已逐步延伸至城乡社区,各地采取公益慈善组织在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建设公益慈善组织孵化器、推进公益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开展政府购买服务、加强资金支持和项目扶持、创新慈善募捐载体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对慈善事业发展的支持与管理。
      二是发展潜力非常大。我国社会财富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39.8万亿元人民币,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接近3万亿美元,居民个人拥有的财富也在增长,慈善事业发展的经济基础更加雄厚。同时,随着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愿意通过设立公益慈善组织或以志愿服务的形式,参与慈善事业,奉献爱心与智慧。这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对慈善事业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不论是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居民、受灾群众、困境儿童等群体的基本生活,还是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群体的服务,加快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环保等社会公共事业,都为进一步发展慈善事业提供了广阔空间。
      三是面临的挑战非常大。我国现代慈善事业虽然取得巨大成就和进步,但总体上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慈善法规政策、公益慈善组织内部治理、慈善人才队伍培育、慈善事业监督管理、慈善事业体制机制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调整和完善。特别是近段时期,公众舆论先后揭露了个别公益慈善组织和非法组织存在的问题,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出了质疑。社会关注慈善事业是好事,这有利于推动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同时,我也希望社会各界对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慈善组织给予更多正面支持,多提建设性意见。我相信,慈善事业在经历一次次考验后,在不断丰富发展的慈善行为中,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加强社会公信力建设,不断完善体制机制,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记者:当前,加快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李立国:我国慈善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我认为关键有以下几个:一是进一步打造中国特色慈善文化,增强全社会慈善意识,推广现代慈善理念;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机制,增强慈善事业发展合力;三是进一步加大对慈善组织发展的培育规范,提升慈善组织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公信力;四是进一步加快完善慈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慈善事业发展环境;五是进一步推动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这里,我想着重就社会各界关注的公益慈善组织公开透明问题谈点看法。
      公益慈善组织公开透明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是提高公益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的关键,也是慈善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目前,我国公益慈善组织的公开透明与社会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已经引起慈善行业和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并正在研究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民政部门既是公益慈善组织的登记机关,也是慈善事业发展和社会捐助工作的主管部门,在促进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方面有重要职责。
      我认为,提高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度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解决认识问题。当前慈善信息公开透明已经不是做与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加快做、如何做好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解决慈善信息公开透明问题,就难以提高慈善组织的社会公信力,也就难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迈上新台阶。二是解决方法问题。通过社会组织的年检制度和评估制度,尤其是规定基金会必须在指定的媒体上公布年度工作报告,有力地促进了慈善组织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应继续坚持。同时,我部近期发布了《公益慈善捐助信息公开指引》,今年还将制定相关办法,以进一步满足社会对慈善信息公开透明的要求。三是解决能力问题。公益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慈善组织和从业者队伍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扶持,帮助慈善组织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的团队,提高其包括筹资能力、管理能力、运作能力、服务能力以及宣传和信息公开能力的建设水平,这是提高公益慈善组织透明度和公信力的重要保证。
      财务透明是慈善信息公开透明的核心,我们将继续推动公益慈善组织建立健全内部治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捐赠款物使用的追踪、反馈机制和公示制度,完善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使用情况。推动慈善组织制定行业规则和行业标准,加强行业监督,形成自律机制。
      我们还将培育发展第三方组织评估机制建设,制定评估规程和评估指标,及时发布评估结果。继续推动社会监督的制度建设,加强对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公众监督,逐步形成自律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
      记者:在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设计上,目前进展如何?
      李立国:制度建设是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加强了相关的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慈善事业管理机构和指导机制。根据国务院新的“三定”方案,民政部于2008年设立了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负责拟定慈善事业发展规划、指导社会捐助工作;同时设立专业社会工作司,负责拟定专业社会工作发展规划、政策和职业规范、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和志愿者队伍建设规划。各地民政部门也相应建立和明确了慈善工作的指导和协调机构。
      二是不断完善慈善法规建设。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等 3个社会组织行政法规的修订工作正在推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制度环境将逐步优化。不少地方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推动慈善发展的法规政策。

    推荐访问:公信力 慈善 公益 关键 提高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