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学前教育 > 正文

    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时间:2021-05-29 12:02:0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工程管理专业是最近十余年才发展起来的新专业,由于社会需求较大,因此,该专业最近几年的发展非常迅速。本文以上海电力学院为例,讨论了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设计和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并提出了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体系设计;专业建设;上海电力学院
      作者简介:杨太华(1963-),男,贵州仁怀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电力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汪洋(1977-),男,湖南常德人,上海电力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工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项目管理、工程施工技术、电力安全管理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上海 200090)
      基金项目:本文系上海电力学院工程管理专业建设项目和工程项目管理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成果。
      
      1998年国家教委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原有的建筑经济与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等专业统一调整为工程管理专业。1999年,原建设部的高等工程管理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教育部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修订,制定了“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基本要求”,此培养目标与教育部先期推出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不同,即倾向于培养具备工程师素质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并要求掌握工程管理专业基础平台课程的相关知识,特别将土木工程技术知识放在了第一位。上海电力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于2006年正式申请并得到批准设置,该专业下设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于2007年开始招生,工程管理专业建设正式起步,至今已近3个年头,经过3年的发展,2010年即将迎来首次本专业评估。3年来,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培养方案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等方面,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教学模式逐渐趋于稳定。本文主要就3年来工程管理专业的建设成果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工程建设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工程管理专业也得到了极大发展,目前全国开设工程管理专业的高校已达323多所(2008年),主要分布在各综合性大学、建筑行业、财经类、矿业、电力行业等院校,包括清华大学、天津大学等著名高校。培养了一大批从事建设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或研究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工程管理专业也得到了不断完善。但是,由于各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各不相同,其行业背景不同,侧重点不同,因此在专业方向设置、院系设置以及研究方向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于2007年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目前已有学生220人。近年来,随着国内工程管理专业招收院校的增加和各高校的扩招,每年进校和毕业的学生均在2 万人以上,学生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我校作为电力行业背景的本科院校,如何在强手如林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认真研究,逐步打造专业特色,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
      二、合理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管理工作是由建设部牵头负责的。根据专指委的人才培养方案,我国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备土木工程技术及与工程管理相关的管理、经济和法律等基本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级工程管理人才。各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培养目标,比如,清华大学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础、广博的人文科学知识、牢固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很高的外语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一定的工程实践经历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高级管理人才。根据广泛的调研和征询专家的意见,学院组织老师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确定出我校的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扎实的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熟悉相关法规,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以及电力建设工程的特点和有关工程技术知识;具备国家注册造价师、建造师、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必须的知识和素质,学生毕业后,能成为建筑行业、房地产行业、电力建设行业或相关领域从事能在工程建设领域的项目投资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投资经营管理、工程造价、施工管理等应用型高级工程管理人才。由于我校涉足电力及新能源两大行业,为了定位准确,使培养目标更具针对性,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强调行业背景。同时,我们的学生以应用型为主,培养的是高级应用型管理技术人才,与重点院校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办学的层次不一样,使得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到建设领域各个不同市场,都符合办学宗旨。在办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还应具有足够的人际交往、沟通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需要合理的课程体系来保障。我校是最早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的院校之一,本科生修业年限由原来的固定年限4年变为3-7年,学生最短可在3年内修完所有学分,最长可以延长到7年。按照培养计划修订原则结合专业培养特色和目标,将理论课按性质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限选课、公共选修课、专业任意选修课;实践课按性质分为必修实验课、必修非实验课、方向限选实验课、方向限选非实验课、毕业设计(论文)等课程类型。
      1.通识教育课
      这类课程主要是文化素养和人文素质类课程,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思维和基本技能训练、培养能力的基础。它为学生提高基本素质以及学好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这类课程主要包括人文类课程、外语、数学、计算机、军事理论等课程。通识教育课的设置,在于淡化专业界限,拓宽基础学科范围,按一级学科设置。在必修理论课总学时中,通识教育课的比例占必修课总学时的1/2 还要多,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基本素质。如在我校2010级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识教育课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50.4%。而在通识教育课中,人文社科类课程占27.12%,大学英语占27.12%,数学类占23.73%,体育占11.82%,计算机类课程占10.17%,四类课程合计占通识教育课的99.6%,满足培养目标中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的要求,符合社会对大学生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的时代需要。
      2.学科基础课
      这类课程由与本学科有关的基础知识组成,虽有应用背景但并不涉及具体的管理对象。它的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因而它对学习专业课和培养工程管理专门人才的理论基础十分有用。这类课程的设置决定了专业面的宽窄和学生将来自我发展的能力,尽量使其内容综合化,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基础课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从对我国“九八五”的几所著名大学在工程技术类课程中的比较看,清华大学最高,这些大学培养的是“宽口径、厚基础”的研究性人才,这与我校培养的应用型高级人才定位是不一样的,我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管理技术人才。因此,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工程技术类课程占有较大比例。在必修理论课总学时中,学科基础课的比例占71.43%左右,以保证所培养人才的专业适应能力,其中土木工程技术类课时占学科基础课的45%,重点强调土木工程背景。
      3.专业课
      专业课的设置应体现院校特色和专业特色,是学科发展的主干课程,体现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发展方向的必修知识。有专业,有特色才有优势,才有不可替代性。我校是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重视专业特色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投资与造价方向,开设有“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项目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工程造价与管理”等专业课,尤其是“工程项目管理”,强调将电力建设工程和安装内容加入。从电力行业的发展来看,其工程计量与概预算与常规的土建工程计量有很大不同,为此,将“电力工程概预算”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开设,强调电力工程行业背景和造价的应用。在必修理论课总学时中,专业课的比例应当占1/6 以下,而且每门专业课程的学时数也应严格控制。如在2010 级的培养方案中,专业课学时占必修课总学时的14.12%,全部为技术和工程管理类课程,强化工程意识,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

    推荐访问:工程管理 体系 教学 建设 设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