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对高中政治新课程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时间:2021-07-14 20:05:3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高中政治新课程倡导“三贴近”,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从生活中品味到理论的精妙,从理论中感受到对生活的指导。本文从教学准备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以及对学生的要求上论述了如何让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生活情趣,使学生在与生活的沟通中真正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政治新课程教学;教学准备;教学内容;改革;要求
      
      教学生活化指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课堂上学习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认识、发展能力。本次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倡导“三贴近”,将社会生活引入课堂、实现教学的生活化,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如何在高中政治课教学中体现“生活化”理念,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提高学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笔者对此做了如下一些思考与探索。
      
      一、在教学准备上,转变过去那种封闭式备课观念,在“生活中备课”
      
      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内在的精神需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教师若能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真正需求,立足于学生实际情况去准备教学,必能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
      除了要走进学生的生活,政治课教师还应养成特有的职业习惯,试着在自己的生活中备课。教师应做生活的有心人,多听、多看、多记,善于从生活中提取有效信息,引导学生用感性材料去理解抽象的道理。
      教师还应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备课,让政治课堂充满时代气息。这是由高中政治课本身的性质和任务决定的,也是历年来政治课高考一以贯之的基本精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能及时把国内外发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引入课堂,把政治课教学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环境下进行,使学生的学习投入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如《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设计,可让学生分组调查以下问题:①当地居民的消费观念、消费状况;②当前市场上新产品的供求状况;③银行信贷消费的有无与信贷消费情况;④班上、学校同学中的消费情况及消费心理,等等。然后引导他们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考虑相应对策,使学生在对自己第一手资料的分析中理解“何谓正确消费观及树立正确消费观的重要性”。这样既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使他们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党和政府扩大内需方针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二、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远离学生生活的理想化内容取向转变为贴近学生真实生活的“生活化”内容取向
      
      教材不过是为学生提供的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应是习得“案例”背后的某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据此,教学内容不应囿于教材,教师一方面应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创造,包括改造、充实和重组;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使政治课教学贴近现实生活。
      例如,在学习《经济生活》中“市场交易的诚信原则”时,可引入真实材料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例如从2004年开始,学生便在高考前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庄严承诺自己在考试中将自觉遵守国家教育考试纪律和有关规定。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在期中期末考试中设立 “无人监考考室”,这些考室都没有监考老师,学生在考前申请,经家长、班主任与学校批准后便可在“无人监考考室”参加考试。很多学生以此为荣,这有力地促进了学校的考风建设。近年来,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也有很多有违诚信的事件,如“红心鸭蛋”“多宝鱼”“三鹿奶粉”等事件,它们都给企业、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可让学生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不讲诚信的行为,如考试舞弊、说谎等。由于这些事情就出现在学生身边,甚至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更能让人信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错误认识,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进行体验和感悟,充分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
      
      三、在教学方法上,由单纯的师生授受的方式转变为师生对话、探究、体验生活情景的方式
      
      教学“生活化”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主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为此,必须改革传统的授课方法,师生多交流互动、多体验生活情景,共同探究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1)对话教学。对话教学使教师和学生同时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对话”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和谐的双向交流的关系。学生通过“对话”获取书本知识,获得人生体验和生活智慧。
      (2)情景教学。创设生活化的情景,努力营造“课堂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课堂”的学习氛围,把教材中抽象的文本再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亲自感受某一事件并获得相应的认知。例如,在讲解“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自身权益”时,可模拟签订劳动合同书。学生以到学校学生食堂应聘工人的身份与学校饮食服务部签订一份劳动合同书。教师要求学生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文件,为签订劳动合同提供法律依据。同时学生去学校食堂进行调查,掌握签订合同的现实素材。教师可介绍劳动合同的格式、签订程序等,对活动提出具体要求。学生写完后,师生一起对合同进行评价,评出最规范的劳动合同书。
      (3)探究教学。传统教学只重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要改变这种方式,老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生活情境为学生设置问题与困惑,以引发学生思考,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这样学生既获取了科学知识,又增强了创新能力。比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知识时,可以让学生去调查月饼市场,因为不同时间、不同品牌、不同包装,月饼在市场上的价格有很大的不同。针对这一经济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学生就会对价值规律有一个既感性又深刻的理解。
      再如,学习“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时,教师可把媒体炒得沸沸扬扬的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引入课堂。这是一起城市建设中拖了几年之久的拆迁问题。在介绍了事件的来龙去脉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请根据所学知识拿出你的方案来。”通过讨论探究,学生会一致认为这是一个利益问题,一个涉及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利益的问题。问题欠拖不决的主要原因是三方利益没有协调好。如何解决?多数同学可能会觉得这样的方案切实可行:慎重考虑各方利益,本着各方都让点步吃点亏的精神来解决。毋庸置疑,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理解和接受了所学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感受到了科学知识应用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四、在对学生的要求上,让学生回归生活、善于从生活中提炼信息资源为课程学习服务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不能把学生封闭在“象牙塔”里,脱离火热的社会生活,应使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使政治课堂成为生动的生活磁场。
      首先,学生应关注校园生活中的资源。校园生活是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内容,把校园中的政治学科问题搬进课堂,学生会感到政治课就在身边,真实而有趣。其次是采撷家庭生活中的资源。家庭生活的论理道德、价值观、消费观等许多生活中的经验是政治课堂学习的好材料。再次是留心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建议学生订阅《半月谈》《环球时报》《中学生时事政治报》等,平时多收看新闻节目,注意收集社会焦点、热点问题,等等。社会生活是学习政治的大课堂,教师应把生活中的时政热点、社会焦点及时纳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从思维到行动都能与社会同步、与时代共进。
      教学“生活化”不仅是新课改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课生命力的重要体现。学生一旦感到学习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就能激发自己的兴趣和动力,感受生活的快乐和意义,知识的作用和力量就能体现出来。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李国华,李冰.对“课程生活化”的思考与探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 张锦洪.教学生活化课程理论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7).
      [3] 刘焕林. 教学中如何发挥“生活”的作用[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8(9).

    推荐访问:新课程 生活化 思考 教学 高中政治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