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背景下高校礼仪教育的对策分析

    时间:2021-07-13 20:02:4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五千年文明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软实力的象征,礼仪正式传统文化深厚内涵的最集中体现,在高校中传授文化礼仪课程,也是弘扬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大学生明德修身,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本文分析了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探究了传统文化与高校礼仪教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高校礼仪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礼仪;教育;重要性;对策
      1、高校礼仪与传统文化间的内在关系
      1.1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它是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长河里不断发展、创造而形成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渗入到了中国儿女的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生活生产、典当文献以及法律制度等方方面面中。如今,演变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知识结构、价值观念、道德行为规范等。
      1.2礼仪概述
      中华民族创造的许多独具特色的礼节、仪式、习惯、规章、典制等礼仪文明,形成了自己的优秀文化传统。优秀的礼仪文化传统主要包括:良好的重礼风尚,以知书识礼为美德;礼仪规范的合理内容,将人类千百年来凝练起来的精粹吸取下来;礼仪修养的先进典范,以之作为学习、践行礼仪的榜样;中华民族礼仪对人类文明的卓越贡献,树立民族自豪感和时代责任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礼仪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符合礼的精神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作为高校工作者,要在进行礼仪传统教育中,要帮助学生着重领会礼的精神内涵。同时,大学生传统礼仪文明教育要立足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并不是全盘照搬,发思古之幽情,而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创新。
      1.3高校礼仪教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古代礼仪已经基本成形,夏礼、殷礼、周礼三代之礼被大力传承。至春秋时期,孔子将其发扬光大汇集成礼仪,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并将其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以及个人及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这一礼仪体系经过不断发展完善一直影响着中国社会。至今,被扩展到行政、法律、道德、生活等上层建筑的方方面面。传统礼仪对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在高校礼仪教育中,要想较好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必须真正地了解礼仪,把握其精神的内核。
      当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现代礼仪发生契合,中国高校礼仪教育将被重新定义。现在不少高校开设了礼仪课程,向大学生们讲授礼仪知识。但仅仅是对礼仪知识的讲解,很少涉及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源泉,同时也是民族力量的核心动力。将传统文化的德育要素转化为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礼仪教育内容,对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非凡的意义。
      2、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是加强高校礼仪教育的关键
      2.1大学生对传统文化认识欠缺
      尽管在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认知上,我国出现过重大的过失,基于“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我们对传统文化批判有余而继承不足。改革开放后,思想大解放原有的意识得到了一定的纠正。但是,难保当代大学生对其认识是片面的。尤其是大学生在中国历史、哲学和文化遗产认识上的欠缺,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弘扬。同时,也会阻碍大学生个人的素质与修养的提升。近些年,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大学生的竞争进取心和学习积极性都在不断提升,实际应用知识的能力也在提高。不过,调查显示,大学生的技术水平虽高工作责任感不够、文化素质水平较高的人,社会责任感也是欠缺的。
      2.2外来文化的冲击加大
      我国多元的经济结构决定了文化结构的多元性,无形中加大了大学生文化价值的复杂性和迷茫性。外来文化的侵入,使得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的意识形态。“过洋节”“拜金主义”“乐享主义”盛行,导致不少的大学生在不断模仿吸收西方社会的生活和交往方式,以致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的转变。面对这种形势,尽快在高校中加强建设、宣传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成为当务之急。否则,丢失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发展就失去了方向。
      2.3高校大学生礼仪修养堪忧
      在学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言行规范、文明守礼、健康上进体现了一个大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显然,当下大学校园中大声喧哗、说脏话、随地吐痰、学生之间争吵殴打事件频频发生,这种有失礼仪风范的现象比较普遍。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凸显了高校礼仪教育的不足。在应试教育下,高校对学生的礼仪教育不够重视。即便是开设了礼仪课程,但也因为学校层面过于重视操作和实践,忽视了礼仪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学生对于礼仪的学习太过表面的功利性,知道怎么化妆、穿戴,而不重视内在修养的提炼。
      3、高校礼仪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丰富传统文化礼仪教学课堂内容
      高校礼仪课程追求的是内外兼修,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内在修养,在课堂中需要将传统美德作为课程的主题。让学生明白中华传统美德的精华,构建正确的道德价值体系。在礼仪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礼仪的发展进程,古代礼仪与现代礼仪之间的差别与内涵,使得学生全面了解其功能与作用,结合学生的需求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习俗礼仪等进行系统的归纳,确保学生掌握礼仪的同时,熟悉了中国文化。
      3.2重视礼仪教育的考核
      将传统文化的德育要素转化为适应现代大学教育的礼仪教育内容是实现教学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将礼仪教育从思政教育中分拨独立出来,开设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列为公共必须课,并通过考试、写论文、论坛比赛等形式考察學生学习的效果,纳入考分教学任务中。通过这种形式促进教师和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礼仪的深度学习,才是实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的关键。当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典故引入,解析引领,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相互研习交流,形成独立的鲜明的观点,等于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
      3.3加强高校社团文化建设
      社团文化在高校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可充利用社团这一途径进行以传统文化为内核的礼仪知识的传播。结合大学生活动周、活动节,鼓励大学生开展礼仪风采大赛、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化传统的认识,还可以以大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其兴趣爱好,扬长补短,丰富实践经验,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
      3.4创新发展新媒体教学模式
      礼仪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悠长的文化内涵,新媒体以其开放性极大地拓展了教学内容范围,并以其生动、多样的表现形式对礼仪故事进行再现,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直观感受,教学变得不再枯燥。高校可以凭借新媒体创新大学生传统文明礼仪教育形式,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生活,与社会实践相融合。例如,可以借助三维模型开发用于礼仪培养的德育教学软件;在校园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辟礼仪教育专栏,开展线上文化展览、知识竞赛、微问答等,通过丰富的新媒体平台,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4、结语
      综合以上分析,在礼仪课中加强大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文化内涵,使其自觉养成文明习惯,规范其行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同时,高校也可以为社会培养更过符合时代需求的、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爱英. 以傳统文化为内核的高校礼仪教育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11):164-165.
      [2]金丽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4):108-112.

    推荐访问:文化教育 中国传统 对策 礼仪 高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