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民进党街头运动路线评析

    时间:2021-07-11 12:01: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广义的街头运动是指群众聚集在公共场所为一定的目的向政府施加压力的行为,如群众的游行示威、集会、结社都可称为街头运动,当然也存在着政治势力以纠集群众聚集向政府施以推翻现政权为目标的特殊情况。从概念上看,街头运动属于社会运动,但主要采取社会运动中的游行、集会和示威等形式,表达的也是相对直接而强烈的利益诉求。街头运动往往具体有以下特点:一是有针对性,街头运动的政治目的和利益诉求往往简单而直接,民众的诉求往往也针对的是具体事件。二是有群体性,所谓“街头”指的是不特定的人按一定的管理规范得以自由利用或随时出入的室外露天之公共场所,街头运动中参与行动的个体往往在数量上呈现一定规模。三是多有抗争性,并且相较于社会运动而言有非理性倾向。实质上,街头运动将现代社会政治生活的三个特征:政治、集体行动以及抗争聚合到了一起,政党组织下的街头运动是一种表达渠道,尤其在民主发展不够充分的国家和地区,这也是早期台湾民主化过程中街头运动风起云涌的重要原因,而在这片民主运动的早潮中,民进党作为草根出身,毫不客气地挥起了民主的大旗引领台湾的底层民众走向了街头。
      一、民进党与台湾街头运动
      首先,民进党的产生得益于台湾街头运动的潮流。“二·二八”事件与1949年国民党在台湾实行军事戒严后,台湾没有出现有影响的反对势力,直到1972年蒋经国推行所谓的“革新保台”后,在相对宽松的政治氛围中,岛内街头运动才被重新激活并逐步活跃,非国民党籍的政治反对人士被称为“党外人士”,开始从言论走向行动。1979年,党外人士掀起轰轰烈烈的街头群众运动,声援余登发被捕案,成立“中央民意代表选举党外候选人联谊会”,通过举办餐会、演讲的形式,动员和组织民众。是年8月,黄信介、许信良、吕秀莲、张俊宏等人创办了《美丽岛》杂志,宣扬民主理念,但很快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镇压,多人被逮捕入狱,岛内掀起了反对镇压争取民主的浪潮,在此后的1983年到1986年期间,党外人士利用街头运动和群众游行,一方面迫使国民党政权释放被关押人员,开放党禁;另一方面利用街头演讲和集会争取民众支持,成立后援会,使得党外运动逐渐从孤军奋战迈向组织化规模化。1986年9月28日,党外后援会在台北圆山饭店集会,正式成立“民主进步党”,许多在街头运动中起策划和领导作用的党外人士更成为了民进党创建和早期党的建设的重要灵魂人物,接连不断的街头运动给民进党的成立营造了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提供了一个政党成立的社会基础,并且为其输送了大量的政治人才,随着1987年台湾开放党禁,民进党正式走上了台湾的选举舞台。
      其次,民进党成立后成为领导台湾街头运动的主力军。对于一个刚刚成立无法控制组织和体制资源的在野政党来说,最有价值的资源显然是民众对现行政治的不满情绪,民进党因而提出具有强烈民粹色彩的政治纲领,在行动上依赖于街头抗争和基层动员的强烈手段,进入民间和社会底层,刻意培植“平民化”、“本土化”的政党形象。民进党从党外时期以来一直有意识地结合社会运动的力量,比如“台独”运动、农工运动、“原住民”运动、反核运动,将社会运动对社会问题的揭露和公众的不满情绪煽动放大甚至走向街头,以此达到实现政治诉求和反对国民党的政治目标。随着台湾经济和现代化的发展,岛内的民主诉求不断增加,群众民主意识逐渐强烈,民进党正是把握住了这个时机,运用自己的组织力量和策划方案领导了一系列的街头运动,在力量强大的群众配合下,成为八十年代推动台湾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动力。
      二、民进党街头运动的历史演进
      (一)体制外运动的早期(1987年以前):街头运动路线的确立
      台湾的街头运动绝非产生于民进党,但毫无疑问民进党在早期台湾的街头运动大潮中扮演了不容忽视的重要角色。台湾上世纪街头运动的此起彼伏离不开民进党及其前身党外运动的推波助澜,而街头运动也顺理成章地成为民进党早期政治斗争的主要手段,也是积累政治资本、表达政治诉求的唯一可行方法:
      第一,民进党自身实力的弱小和国民党对体制资源的垄断。民进党在成立之初,政党实力薄弱,无法同国民党抗衡的同时受到国民党党政资源的挤压,为了成长和发展自身实力,克服自身缺乏政治经济资源的弱势,主要依靠群众力量来壮大实力,而将群众力量进行有效发挥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组织大规模、持续性的街头运动。
      第二,街头运动的低成本和高效率。在民主诉求和社会矛盾突显的时期,依靠大规模的社会动员来组织街头抗争是相对成本低廉的政治操作,并且在国民党一党专制时期具有天然的合法性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一时期由于政党初创,民进党急需获得公众的注意力和社会认可,而街头运动这种成本低效果佳的政治手段逐渐成为其赖以生存的斗争策略。
      第三,民进党自身丰富的街头运动和群众路线经验。早期民进党内成员多半经历过身为党外人士的长久的体制外抗争和政治迫害,因而对于激烈的言语、肢体的暴力以及意识形态的政治纲领更为热衷,这样的政治环境和内部基础造就了早期民进党几乎一边倒地认同以街头运动路线为纲的斗争策略,并且具有十分鲜明的“民进党特色”。
      (二)双轨策略时期(1987-1989):“议会”抗争与街头运动路线之争
      随着台湾民主政治的发展和民进党自身实力的发展壮大,早期街头运动路线逐渐开始转变,体制外的抗争路线开始向体制内的“议会”选举路线转型,标志就是1987年国民党开放党禁,民进党开始将部分政治注意力转移到选举上来,但同时保留着街头斗争路线的政治传统,实行体制内的“议会”抗争和体制外的街头运动相结合、双管齐下互相配合的“双轨策略”,利用街头运动的声势来弥补“议会”内抗争的实力不足,利用“议会”抗争为街头运动的发动创造合法性理由。这一时期的双轨策略的产生,源于以下因素:
      第一,岛内政治形势的新变化。一方面,国民党开放党禁和在野党的合法参选,使得选举这一方式更能得到直接的政治利益和合法性。台湾进人选举时代,选票代表一切决定一切,因而民进党不得不将注意力转移到选举上来。另一方面,随着国民党二届“国代”和二届“立委”选举的完成,国民党政权本土化,政党实现顺利转型,已经基本成为现代化的本土政党,民进党的体制外抗争失去了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自然要在斗争路线上寻求突破。

    推荐访问:民进党 评析 路线 街头 运动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