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为张迷而作的“自传”]入党自传材料要另分一张纸吗

    时间:2020-02-12 18:55:2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我不是张迷,也没有资格自称张迷――我并没有读过张爱玲的全部作品,在饭桌上谈起她不时因为弄错了篇名、人名被朋友耻笑。更重要的是,我不“迷”张,也不认同当下的张迷文化。80年代静静地欣赏张爱玲的时候觉得她的句子那么好,觉得她的文字特别黑暗。现在一看到国内的散文家引用张爱玲的名句“出名要趁早”就感到莫名其妙的压力。 多早才算早?最近陈思和教授在一篇公开演讲中戏言,如今是白发苍苍的教授在大学课堂上一本正经地讨论20世纪初期青少年的文学作品, 这话一点不假。五四那一代有谁不相信“出名要趁早”?很多人都在二十几岁就完成了他们的成名作。 张爱玲在这一点上毫无例外。 然而我们没办法逆转人的老年化,也没办法改变社会的逐步成熟化,如果人近中年了还没有出名,该怎么办?如果这个社会是一个不让年轻人轻易出名的社会,它一定是保守僵化的吗?
      我一直纳闷美国电影《返老还童》为什么要挑在金融危机的时刻出炉?重读菲茨杰拉德的短篇小说发现它实际上比电影要荒诞很多。小说里有一个细节,描写刚刚出生的巴顿一落地就开口讲话,完全是老头的口吻,张口要的是老头喜欢的东西。多么荒诞无稽!让你没办法爱上这个怪物!电影里没有这个细节,而且因为男主角是帅哥皮特,不能不让人爱。所以小说里那个令人费解的成长周期,在电影里变成了一个美好的爱情故事的背景。关键是,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也许我们关于成长的认识,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社会,都是自己构想出来的。谁说儿童就一定天真?谁认定年轻就一定要气盛?谁规定老年人就一定要平淡?都说美国是成熟的社会,怎么捅出了那么大的一个娄子呢?
      我不认同张迷文化,还因为从心底里抵制对她的所谓“大家闺秀”、“清朝遗民”、“落难才女”之类的描述。 我宁愿相信张爱玲即便到了晚年都活得很有尊严,因为她以自己选择的方式生活,毫不动摇。独立和自由应该有自己的价值,并不需要附属在成功和出名之上才变得重要。
      也许《小团圆》的出版又一次使得张爱玲成为新闻的焦点。虽然如此我仍然佩服张爱玲的执著和毅力。读此书脑海中不止一次浮现出一个瘦弱的老年妇女辗转于一家家简易的汽车旅馆之中,她的敏感,她的无助,她的弱点,她的力量,都暴露在我们面前了。她一件接一件地丢掉了自己的财物,但是始终没有丢掉她的手稿,没有停止写作。这不是一个咄咄逼人的青年才俊,而是一个真正的作家。
      我主张把它看成是一部自传体小说,而不是纯虚构的作品。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人提出,为什么不能坚持“作家已死”这个观念。 我的回答是,没有错,回忆录的作家我们也可以让他们死去,但是也许和纯虚构文学的作者的死法不同。回忆录被看成是“生命写作”,它的作者严格来说是死不掉的,他们的生命在文字中被延续,也许这正是人们写回忆录的目的――借助文字来缅怀往逝的生命,纪念生命。
      如果要把《小团圆》看成是一部纯粹虚构的小说,就必须压抑我们对于张爱玲生平轶事的种种了解,也就是否定张迷们这么多年辛勤工作的成果。要么就是把自己变成外国人,假装不懂中文。何必呢?在张迷们的努力之下,我们有了两岸三地多种多样的“张爱玲”。林语堂曾经标榜自己是一个“bundle of contrasts”(矛盾综合体),张爱玲似乎比他具有更多令人眼花缭乱的身份和描述。为什么不呢?也许《小团圆》作为传记文学的意义恰恰在于它使得自我描述和他人的描述一比高下。到底应该相信谁恐怕并不是一目了然的事情。
      有人说普通读者肯定要对号入座。以我的经验来看,虽然能把《小团圆》里十几个人物对号入座了,并没有因为某某人被描写得不雅而完全改变对于此人的看法。也许这恰恰证明了我的不敏感,或者说我不属于某一读者的圈子。反过来说,后者又证明影射类的文字,就像流言的传播一样,是小圈子里的意义生产。对号入座大概难免,这也未必意味着这个小说就一定被读死了。■

    推荐访问:自传 而作 为张迷而作的“自传” 文章标题我的自传 我的自转作文500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