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梦里同乡

    时间:2021-06-18 04:01: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内容摘要】红色题材纪录片是中国本土纪录片大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题材纪录片的受众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与时俱进地对受众进行精准定位,进行代入式传播,以便增强传播效果,《走读大别山》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走读大别山》;传播价值
      《走读大别山》是一部反映鄂豫皖红色历史的四集电视纪录片,这部电视纪录片以“探秘”“体验”“穿越”“释疑”为手段,以扎实严谨的考证、采访和独特的表现手法,生动地诠释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是一部具有专业水准、值得向社会推荐的作品。
      一、精准定位与代入式传播
      作为非虚构类节目,电视纪录片承载着重要的使命。“电视纪录片作为一种精神文化产品、一种大众传播形式和一种公众教育手段,它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①多年来,一大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纪录片,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闹革命、搞建设的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伟大历史进程,宣传了中国共产党人可歌可泣、永不磨灭的理想信念。这些纪录片已经成为一代代人认识中国革命历史的影视教材。
      随着中华民族历史的延续和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时代旋律,记录红色历史、反映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还将继续不断地奉献给整个社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革命传统教育的重点对象必将以一代代的年轻人为主。因此,以红色历史为内容的纪录片,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调整自己的传播视角,对于传播对象进行精准定位。
      《走读大别山》的总编导、总撰稿李安东,是军旅出身的纪录片人。他以军人的责任感和政治素养,以纪录片人缜密求实和不断创新的专业追求,成功担纲创作了不少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
      在创作《走读大别山》时,他提出了“六问”,即红色题材纪录片的受众,是不是应该有年龄段的定位?创作是去迎合还是力图影响青年人的思维习惯和兴趣爱好?革命传统教育是注重潜移默化还是追求立竿见影?讲述严肃题材难道非要板着面孔,是否可以增添些风趣和幽默?即便用于党课教育的电视片,是不是也应该强化艺术性?宏大主题的宣传,能不能避免隔空喊话,让它更入耳入心?
      这“六問”明确将当今的年轻人作为主要的受众目标,以晚辈的崇敬之心和真实可信的视角,让观众与红色历史成为“梦里同乡”。
      “走”和“读”是这部电视纪录片创新的关键词。
      “走”,即片子始终在走动的状态探寻生动的红色精神财富,使片子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现场感。无论是艰辛的外景拍摄,还是寻找当事人抽丝剥茧还原历史本真的现场采访,乃至年轻创作团队穿上当年服装的现场体验,都大大增强了片子的可信度和可视性,符合当今时代探秘、感受、体验的传播趋势。与室内中规中矩的采访以及受众要凭借阅历和联想了解历史相比,“走”的方式更能使年轻受众感同身受理想信念的伟大力量。
      “读”,即片子始终以平行的视角,使受众具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邀请大别山干部学院“80后”教师冯松做主持,是片子的特色。带着当代年轻人的思考,冯松时而是一位寻找红色记忆的当代青年,时而穿越时空走进激情燃烧的岁月。但角色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视角。主持人始终以第一人称出现,以年轻人的心态、体会、感悟为一以贯之的语言体系,用足了“我”“我们”“对我来说”“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称谓和独白,拉近了遥远的红色历史与年轻受众之间的距离。观众不仅看到在血雨腥风中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更看到了当今年轻人在红色历史面前的反思与自省。
      应该说,“走”和“读”是一种与受众平等交流,代入式传播的方式,比起居高临下的俯视宣传与说教,更具有感染力、亲和力,更能实现红色题材作品的传播价值。
      二、时空交错与艺术形式的创新
      《走读大别山》采取的是时空交错,而不是平铺直叙的方式。充满时代感的符号穿插始终,真人秀手段的大量运用,使红色题材纪录片的艺术形式有了较大的创新和突破。
      (一)手机——连接历史与今天的符号
      载着红色历史的时代列车,现如今已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手机作为移动通信工具,已完全融入了社会,特别是青年人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下,将手机作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融入严肃话题的红色纪录片中,是一种新的艺术呈现和表达方式,很好地连接了历史与现实。
      于是,与同类纪录片不同,《走读大别山》常常出现手机拍摄和现场记录的特写镜头及情节,这是一种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跨越,增强了片子的现代感和轻松感。
      此部片子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到关键之处,以手机发送微信的方式进行评点。它是主持人的体验,更是整个创作团队的思考和主题的表达。
      在《大山里的村庄》一集中,主持人在看到吴焕先早年写的“四顾众山低,昂然独自奇;白云分左右,唯尔与天齐”诗句后,立即在手机上打出文字:“那时候的年轻人的励志诗多么豪迈!”
      在《山一样的女人》一集中,主持人听到为了掩护红军战士,一位母亲硬是捂死了怀中孩子的故事后,立即在手机上打出文字:“从大别山妇女的苦难,就能看到革命牺牲的沉重。她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没有留下一张照片、一个名字。正是这些山一样的女人,滋养了绵绵的森林、如火的杜鹃。”
      在《民心无敌》一集中,当讲述完邓小平帮老乡寻牛的故事后,主持人在手机上又打出“牛!牛!牛!”的一语双关之词。片子的结尾,也是以主持人用手机打出的文字做点题和压轴:“民心所向,胜之所望,得民心得天下,亘古不变的真理!”
      看到片子中这些真情的流露,相信所有人都会被感染并产生共鸣。这种艺术形式的创新和手机符号的运用,丰富了纪录片通常的旁白、解说手段,成了这部片子的画龙点睛之处。
      (二)真人秀——主题展示的大胆探索选择
      反映红色历史的纪录片,最大的问题是还原历史的手段有限,通常运用的表现形式不外乎图片、视频资料、影视资料、现场追寻、情景再现、采访等。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体验式拍摄。但是,真人秀的形式还鲜见于荧屏。

    推荐访问:梦里 同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