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少爷从小风流惯打一肖【唐宋风流应见惯】

    时间:2020-02-14 07:22:5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最近网上有个很火的帖子,讲的是古代中国的时尚潮流,其中列出了隋朝的背带裙、唐代的Lady Gaga 发型、明朝的高跟鞋等,从这些物件中反映出的古今审美情趣之吻合,令今人无不叹服――先人的鉴赏与审美未必比现代人落后,古代的衣装服饰器物也自有当时的风流
      
      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炊具看起来像是今天的煤气灶;战国时的革履与今天的皮鞋外形几乎一模一样;东汉的人们,已经开始用炉子烧烤了;魏晋南北朝的贵族,热衷于穿透视装;唐代陶俑,不仅梳了一个米老鼠发型,还摆着nobody的手势;明代墓葬旁边发掘出一枚戒指,居然像微缩的瑞士手表……这是时下网上火热的一个帖子,罗列出古代中国人服饰器具与现代时尚的对比。
      这些对比让许多网友震惊了:古代与现代是如此相似。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似乎古人不可能在吃穿用度上,与现代时尚有如此精确的巧合,以至于有人怀疑,是不是真有时空穿越,让今天的流行回到历史?
      事实也许正好相反。在这个帖子里,除瑞士手表戒指2008年发掘于广西上思石棺,已经被专家认为是近世考古活动中遗落进土层的,其它“惊人巧合”都可谓确有其“史”。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时明月照古人”,相隔千年,人类时尚潮流的变迁,始终遵循着类似的审美追求。而在这些反映古今相似审美的文物中,本刊特别选择了几件渊源详尽的,来解一解古时风韵。
      
      米老鼠发型――新赐云鬟便上头
      发髻盘成两个巨大的圆环,高耸在头上。2001年上映的电视剧《文成公主》里,曹颖也梳了一个类似的发型,被观众讥笑为“米老鼠头”,列为“十大失败古装女子造型”之一。曹颖的造型虽然雷人,但是实事求是地说,并非毫无来历。只是,造型师的改造生生糟蹋了祖先的好东西。
      1985年,陕西省长武县枣园乡郭村发现了一座唐代带墓道的砖室墓,墓主人叫张臣合,是大唐故正议大夫使持节兼泉州刺史、潞城公。在这座墓葬中出土的最珍贵的物品,当属一尊彩绘双鬟望仙髻女舞俑。
      舞女面容丰腴娴雅,身体修长,虽然静立,看起来却翩然欲飞。时隔千余年,这尊女舞俑身上的彩绘虽已斑驳剥落,难以辨识,但头上夸张的高耸发髻却依然分明。
      双鬟望仙髻,这是大唐盛世最典型的发型之一。唐代宇文氏所著的《妆台记》记载:“开元中,梳双鬟望仙髻及回鹘髻”,同代的假柯古也在《髻鬟品》中写道:“明皇帝宫中,双鬟望仙髻、回鹘髻。”明皇帝,指的就是唐明皇李隆基。
      唐代女性发型之精妙,今人大概也要自愧不如。《妆台记》、《髻鬟品》、《炙毂子》、《新唐书》、《中华古今注》以及唐人诗词中提到的发髻,名称有30多种。盛唐之世,鬟髻是青年女子的流行发式。鬟,即盘发髻如环。花蕊夫人的《宫调》中说:“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便上头。”李嘉佑的《古兴》里则赞美一个小姑娘:“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鬟的形式并无定规,高低大小,各成一段风流。
      一般来说,双鬟髻是少女才梳的发式,等到出嫁,则合扎成一个。白居易《井底引银屏》诗中写一个女子遇到倾慕的少年,便“暗合双鬟逐君去”。
      晚唐文人段成式对发髻的形式也颇有研究。他是词人温庭筠的好友。温庭筠字飞卿,当时正与一位名唤柔卿的歌妓相恋。然而因为柔卿身份特殊,不能与温庭筠厮守。经过一番周折,柔卿才得解脱歌妓之籍,与温庭筠相聚。段成式写了三首《柔卿解籍戏呈飞卿》,祝贺二人终成眷属。其中有两句写柔卿容貌身姿:“出意挑鬟一尺长,金为钿鸟簇钗梁。郁金种得春茸细,添入春衫领里香。”
      挑鬟一尺,可见这鬟髻格外夸张高耸。双鬟望仙髻中的望仙二字,就是说这种鬟髻高耸如瞻然望仙之状。这样的鬟髻,单靠头发实在难以支撑。所以,唐代女子往往以假发编入鬟髻,用金属丝做骨架,再装饰以花钿、簪钗。当时的舞女、歌妓都喜欢梳这样华丽的发髻,丰姿摇曳,恍然如仙。在今人看来,却是恍然如“米老鼠”的发型,时尚程度犹胜Lady Gaga了。
      
      战国“啤酒杯”――禁止出国的国宝级文物
      今天最普通的玻璃杯,倘若出现在两千年前一定是不可思议了,只是,形似今天啤酒杯的战国“玻璃杯”,材质却更为珍贵。很多人第一眼看到它不禁惊呼:“绝对的穿越!”其实,这不过是古时多个朝代流行不衰的水晶制品。
      1990年下半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一群考古人员正在发掘一座战国古墓。突然,一道刺眼的反光从泥土中迸出,古墓中的物什露出晶莹透亮的一角――看着像是玻璃。考古人员用手指和竹片一点一点剥开覆盖在上面的泥土,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清理,一只水晶杯重见天日。这是用一整块高纯度水晶琢磨而成的杯子,高15.4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敞口平唇,杯壁斜直呈喇叭状,底圆,圈足外撇。杯形简洁,毫无纹饰,只有底部有自然的海绵状结晶。看上去,它像极了现代的啤酒杯。
      同一座墓葬中还出土了玉器、陶器、玛瑙和翡翠,总共30余件。唯有这件水晶杯让人叹为观止――它的风格在同时代器物中实在过分独特,如果不是从战国墓葬中挖出来,很难相信,它是一件战国器皿。
      出土的水晶杯随即被送往北京进行鉴定。北京大学考古教研室主任、学界泰斗苏秉琦先生把它捧在手里,激动地赞叹:“国宝,绝对的国宝!”
      如今,这件国宝级文物水晶杯被收藏在杭州历史博物馆,它是迄今为止我国出土的早期水晶制品中最大的一件,于2002年被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名单。
      然而,这件水晶杯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至今仍然是个谜。
      水晶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千年冰”、“水精”。《后汉书・西域传・大秦》中说,大秦的宫室皆“以水精为柱,食器亦然”,而杜甫《丽人行》诗中则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的句子。宋人洪迈《夷坚志》中说,水晶石产于信州(今上饶市信州区)灵山之下,以大为贵,石中有花竹形象的,也是珍品。
      因为水晶材质透亮清净、雅洁脱俗,一直为古人所追捧。战国时期,水晶材质的饰品在贵族中已经十分流行。据山东考古研究所编著的《临淄齐墓》一书载,在发掘的19座春秋战国齐墓中,出土水晶器超过一千多件。到唐宋间,贵族豪奢之事莫过于以大水晶磨制成屏风。南宋宫廷在中秋赏月时,就以一架水晶大屏风安设在露台上,案上香炉、酒壶、酒杯也都是用整块水晶石雕琢而成。对面池中千叶白莲盛放,微风一起,则满殿清芬。此种阵仗,定然不是今天的施华洛世奇所能比肩。
      
      香奈儿风格小帽纱――谩裹常州透额罗
      来自敦煌的《都督夫人太原王氏礼佛图》上,女子额间轻纱俨然香奈儿秀场的优雅头饰,让人想起今天演艺名流时常罩在脸上的一层面纱。王菲在她的演唱会上这么打扮过,周迅也在2007年戴过类似的礼帽。这种配饰在唐朝就曾广泛流行。
      唐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元稹在浙东观察使任上,歌妓刘采春从淮甸(今江苏淮阴一带)来到越州,元稹赠诗:“新妆巧样画双蛾,谩裹常州透额罗。正面偷匀光滑笏,缓行轻踏皱纹波。言词雅措风流足,举止低徊秀媚多。更有恼人肠断处,选词能唱《望夫歌》。” 诗中的“透额罗”就是我们说的额饰轻纱,天宝年间盛行于长安、洛阳一带,到元稹写诗赠给刘采春的时候,已流行了70年。
      透额罗的流行,与唐代社会风气日益开放实不可分。唐初时候,贵族妇女出行之时还需头戴。这是一种来自戎夷的衣饰,以藤或毡做成宽檐帽子,再用绸帛缀在帽檐上,遮蔽全身,甚至一直垂到脚踝。《礼记・内则》中有云:“女子出门,必拥蔽其面”。《旧唐书・舆服志》中说,武德、贞观年间,宫人骑马时,还按照齐、隋旧制,“多著……不欲途路窥之”。
      到唐高宗永徽(公元655年)之后,这样麻烦的服饰就被抛弃了,宫中开始流行帷帽。帷帽形制与相似,但是更短。宋代高承所著《事物纪原》中记载说,这种帽子檐下缀的轻纱,仅仅及于颈项。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尊骑马仕女俑,惟妙惟肖地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位女子骑一匹黄色大马,头戴帷帽,轻纱飘动,掩映娇美的面容。
      在当年的长安道上,渭水河边,女子戴这样的帽子出行,实在是很风流的景象,一度被认为“过为轻率,深失礼容”。唐龙朔三年(663年),高宗李治下令禁止帷帽,到咸亨二年(671年),又下禁令:“衢路之间,岂可全无障蔽”,要百官家人不得戴帷帽。然而时尚与守旧派的斗争中,往往是前者获胜并嘲笑后者。老古板的唐高宗也没办法阻止大唐妇女对美的追逐。到了武则天称帝之后,帷帽大行,渐渐无人穿戴了。
      再过几十年,帷帽也渐渐显得过分累赘。天宝年间,士人的妻子开始热衷于男装,衣衫帽子都与丈夫“内外一体”。这时候还戴帷帽,实在不伦不类。于是,唐朝妇女们干脆抛弃了一切多余的遮蔽,只以一片轻纱围在额间,再也不遮掩自己的面庞。这样无拘无束的打扮,很快风行,大江南北竞相效仿。至于帷帽,渐渐成为远行旅途中,用以障蔽风尘的行装了。
      
      唐代环保袋――本就为返璞而生
      这幅壁画涉及中国近代史上让人痛心的一页。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初夏,看守敦煌莫高窟的道士王圆�在清理洞窟泥沙时,“壁裂一孔,仿佛有光,破壁,则有小洞,豁然开朗”。这就是藏经洞,洞内藏有从公元4世纪到14世纪的各种历史文本、绢画、刺绣,多达五万余件。在后来的十几年里,欧洲和日本的探险家不远万里而来,手持当地官员开据的许可证,一路受到官兵保护。他们只用很少的钱物,就从王圆�手中换走了上万稀世经卷。
      藏经洞,后来被称为莫高窟第17窟,属于唐代敦煌僧人洪辩。他俗姓吴,幼年出家,懂吐蕃语,以辩才闻名。他曾经在大中二年(848年)协助张议潮起兵,驱逐占据敦煌的吐蕃守将,收复了甘肃张掖和酒泉。唐宣宗封他为河西释门都僧统,管理河西地区的僧人事务。他主持开凿了莫高窟的第365窟和第16窟。后者因他的名字,被称为“吴僧统窟”。大约在公元862年,洪辩圆寂。他的弟子在吴僧统窟甬道北壁开凿了一间禅室,作为洪辩的影堂,安放塑像,以便凭吊。
      洪辩的塑像在洞窟北边安坐,神情肃穆安宁。背后的洞壁上,绘有两株菩提树,枝叶相连。右侧树上挂净水瓶,树下有一比丘尼,身穿袈裟,手中持扇;左侧树上挂一只挎袋,它的主人是树下持杖侍立的近侍女。
      近侍女,在梵文中被称为优婆夷,是指在家信佛、持五戒修行、敬奉三宝的女子。供养高僧,照料僧统、寺主生活起居是她们的职责。洪辩影堂壁画中的近侍女,头绾双髻,身着圆领男装,恭谨端庄,是晚唐人物画的代表作。至于那只看起来颇为现代的挎袋,实在不过是历史上最普通的一种口袋,一点儿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人们之所以因为它与近年流行的环保袋有着惊人相似,那不过因为,环保袋本就是为返璞归真而生。
      公元11世纪初,为躲避西夏战乱,位于莫高窟的三界寺僧人将收藏的佛经、画卷和法器藏进第17窟,封闭洞口,画上壁画。从此,第17窟北壁的近侍女和比丘尼看守着这些稀世珍宝长达8个世纪,直到它们重见天日,辗转流散。

    推荐访问:见惯 唐宋 风流 唐宋风流应见惯 猎唐后宫 粤语评书唐宋风流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