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打破本体,突破传统 打破了传统

    时间:2020-02-28 07:28: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水彩艺术,经历百余年的沿变与发展,几经周折,时至今天,已经形成了空前繁荣的新局面。却长期受“本体语言”论的影响,水彩画家们在水彩画的创作中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便会被化为 “右派”,其作品则会被戴上“那不是水彩画”的帽子。水和透明性成了水彩画的一切,成为一个不可逾越的鸿沟。过分重视“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忽视其“水彩画是以水性材料完成的绘画”,这一实质性概念。�
      【关键词】水彩画;水性材料的绘画;反叛;本体论
      To break the traditional ontological――On the Art of the rebel spirit of creation�
      Zhang Baoli�
      【Abstract】China’s watercolor art has experienced for over a hundred years along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after several twists and turns, until now, has created a new situation of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But long-term “body language” of the impact of watercolorist who works in watercolor on thin ice, a little carelessness will be turned into a “rightist”, their works will be labeled as “it is not in Watercolor” hat. Water and became transparent watercolor painting of all, become an insurmountable divide. Over-emphasis on “Art” of the ontology language, a neglect of the “water-based material is based on the completion of watercolor paintings,” the concept of the substantive.�
      【Key words】watercolor; water-based painting materials; rebel; Ontology
      
       艺术讲究个性,崇尚“个体性”和“反体制主义”,如果一个画者没有个性,其就不能被“称为”一个艺术家,最多称其为一个画画的人,他的作品就不能成为有价值的艺术品。在水彩画的创作中,材料和技法是服从于思想和情感的。近年来,在我国也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水彩画家,他们对传统的反叛使他们的作品形式多样,题材广泛,内涵深刻;他们的足迹遍及中国各地并逐步走向世界;他们的画笔触及现实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在表现手段上,也从单一的具像、写实,发展到夸张、变形、装饰、抽象等多元手法;在水性材料绘画研究方面,他们是一支突出的异军,为我国水性材料绘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走在了时代的前列。比如:黄增炎,陈海宁,侯安智,刘亚平,杨斌,周刚等。�
      这些大师们的“变法”,“创新”和“反叛”精神使他们与前人拉开距离,不落窠臼。�
      1 创作在水彩画学习中的作用 一个画种的影响力归根到底是由作品的质量决定的,创作作为最完美的形式则最能体现作品的质量,只有我们真正把创作搞上去,才有可能产生具有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使水彩画从根本上立于不败之地。写生就是写生,不等于创作。�
      创作是水彩画学习的目的。创作相对于习作而言,其结构更加严谨,表现技巧更加完美,表达作者的意图更加明确,因而作品的内涵、审美价值超越于一般习作而达到更高的境界。不管是平常课堂练习还是课后的自学,都是为了我们能创作出好的作品。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灵感的萌发,取决我们头脑中接触过的、熟悉的事物,多感才能多知。因此,在写生中学会观察,观察自然中的结构和形状,并能够用加法、减法 以及转移的方法去处理那些不入画的部分,补充一部分,使构图完美,意境更充实。使艺术更加贴近生活,提高艺术创作质量,培养创造思维能力。�
      2 水彩画的特征�
      2.1 水色结合:在水彩画中,“水”被赋予了独特的“个性”。 “水融色”的干湿浓淡变化以及在纸上的渗透效果使水彩画带来了俏丽明快、清新的深情画意之美。善用水者,水随人意。在特定的创意精神驱动下,让情感的律动借助水色流淌、扩散、在聚集和分解过程中,纵情挥洒,畅叙情怀,自如驾驭,随机调控,因势利导,浑然天成;其色或浓或淡,虚实相间,朦胧缥缈。由于水性的“透明”和“流动”的特点,才产生了水色的渗融、湿润、朦胧、迷离、柔和、飘逸、洗练、洒脱以及沉淀肌理等艺术效果,这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可称之为“水性语言”。吴冠中曾论水彩:“水彩,水彩,其特点就是在"水"和"彩"。不发挥水的长处,它就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度,不发挥彩的特点,比之水墨画的神韵又见逊色。但它妙在水色结合……”水彩画独特魅力就在于水色结合,水色的变幻产生无限与勃勃的生机。水和水的交接,色和色的渗透,产生了奇妙的变奏。�
      2.2 随机性与肌理:水彩画肌理的产生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随着各自不同的气质、风格和心境的发挥,以及各种媒介物的自然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操作痕迹。种种肌理现象无不关联着人们的心理效应。如果将各种肌理纹样作为一种视觉信息转化成绘画语言,兼而传情达意,无疑将会丰富和提高绘画艺术的表现力。肌理本身形成的形式美感,有着相对独立的审美意义。这种特性使得水彩画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抽象性,画家通过多种手段使用各种工具材料创造出特异的、幻觉的、力量的、冲动的、材质感的技法肌理。比如在画家的处理下水滴和它明快性质所形成的幻想与造化,溅泼的痕迹,凝结的色块以及班驳的粒状,偶然产生的梦境似的造化,清新的趣味,明丽的色调与轻柔的感觉,是其它材料所不具备的。当代一些水彩画家除了运用传统的技法外,在水彩创作中还引进了新材料、符号语汇,充分关注色彩、材质、造型自身的表现性和直观性。例如他们采用中国画的宣纸、表面不吸水的卡纸、布、处理过的板材等来作画,靠表面的肌理而产生特殊表现效果。材料不同因此形成许多新的肌理形状,产生更多的艺术表现语言。�
      3 “本体论”的局限性�
      3.1 材料工具的局限性:水彩颜料属水性颜料,水彩颜料稀释后,虽然可以画出流畅透明、水色交融的画面效果,但如果想要表现一定的饱和度和力度的话,就显得较为苍白和单薄。同时水彩颜料不能反复涂抹,特别是画面的暗部,反复修改容易画脏了,颜料饱和且一笔挥就的,又有可能不透明。反观其他不透明颜料丙烯画,可以不受限制地覆盖画面,同样能取得丰富的色彩效果。�
      水彩纸,现今市场上的水彩纸大多数经不起反复的涂抹擦洗,进口纸质虽然好一些,也难于承载大型创作长时间的反复。在艺术创作上一气呵成而取得成功的先例虽然很多,但作品都是经过千锤百炼而成功的。如果一张水彩纸能承受更多一点的洗擦修改,作品的成功会有更多一点的可能性。另外,不耐保存也是水彩纸另一个让人无可奈何的问题。�
      3.2 技法的局限性:首先,用笔效果不容易控制。它的随机性与肌理虽然造就了水彩画但同时也称为水彩画创作的一个门槛。其次,不易于适应大题材的作品创作。水彩忌讳反复修改,而水彩使用的工具,纸张的限定,很难适应大题材的画面制作的需求,而且水彩为达到韵律与节奏,许多地方在作画时要求一笔完成,而几乎没有足够大的板刷适合进行大幅作品的制作,这样导致许多画面较大的作品没有达到创作需求,创作者的才干技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最后,创新意识不强。水彩画发展到今天,已使技法相当完善。这使得我们一些人认为凭借对传统技法的熟练掌握和一个好的题材就能创作出优质的作品。长此以往,造成了我们的懒惰、创新表现意识不强、墨守成规。�
      3.3 内容形式的局限性:认为“水色交融”、“透明流畅”、“清新亮丽”是水彩画终极不变的本体语言,是水彩画的唯一特征,是“正宗”的水彩画。在表现形式上,主张“写实”,排斥一切抽象形式表现。内容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题材表现的单一上。题材一般为乡村、人物、风景缺乏个性。每次 水彩画展或者是翻看水彩作品集的时候,题材上是除了风景就是人物,大多数都是在传统题材的基础上发扬着水彩本体语言,排斥综合材料语言。�
      4 艺术思想的表达
      水彩画创作中的技法表现、艺术思想的表达是密不可分的。前者承载后者,后者通过自己的特性来反映前者。技法表现一开始是作为画家表现世界和表达感受的手段和媒介出现的,承载了艺术家创作的意图、时代背景、画家的情怀,以及人们赋予它的理想和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愈来愈挖掘其包含着的美学意义。�
      20世纪以来,从达达主义到波普主义的一系列艺术运动,对推动艺术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和综合材料的运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材料在艺术作品中的主体性不断得到提高。陈海宁是作品在吸收借鉴传统水彩画的同时,又表现出了与前辈画家很大的区别,无论是在造型语言还是在创作理念上都体现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水彩画的探索印迹。如他的作品《俗物散记》《和谐的记忆》中都表现出了更为强烈的个人风貌。画面中弥漫着灰黄的怀旧气氛,构成画面的主体简单而醒目,近乎特写式地对单个物体的关注和描绘,突出了“物”的性格。这种形式的简洁并没有使画面变得空洞,相反,对物体和背景的恢宏笔触处理给画面增加了更大的张力,概括与整体所赋予的形式张力与深沉厚实的写实手段所产生的强烈的结构感与灰黄的调子一起使画面笼罩着一种崇高的英雄主义色彩。干面包�风干鱼的孤独存在让人想起被繁忙的社会遗忘的人们,也正是这种对静物画的理解与诠释使得他的作品无论从外在的造型、色彩、技法到内在的精神取向上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对静物的精神层面的追求使其作品具有更深刻的精神内涵。�
      
      
      画面色彩与客观色彩做了主观化的处理,变化微妙的灰色调烘托出写实水彩静物画中的创新意识及深沉庄重的气氛,物体几乎不存在清晰暴露的线条轮廓,细微的虚化处理融合了背景与物体的关系,进而统一在画面色调制造的氛围之中。其次,在题材的选择和挖掘上,不再简单地展现生活中的某个场景,而是为这种展示找到了恰当的表现形式,述说语境的构建使静物不再是了无生命的日常物品,而更接近于一种精神的存在。像《俗物散记》一样,陈海宁在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厌其烦的描绘在生活中被遗忘的、却在寂寞角落存在的东西,他们被特写的形式放大到画面中间,甚至拒绝任何具体背景的掩饰。“以小见大”、“以简代繁”的简约非但不显得苍白无力,相反,这种强烈的直白表述在给人视觉冲击的同时也直接撞击着人们的心灵。�
      5 “本体论”的突围
      当代水彩画的艺术语言除了包涵它本身的媒介、技法、历史、传统与现代的表达方式外,还有我们本民族传统文化和精神的影响下对它的理解和沿袭。�
      近年来,国际间交流的频繁和国内各种画展赛事与研讨会的增多,以及互联网与艺术教育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水彩画的繁荣。绘画材料也由原来的单纯的水彩颜料和水彩纸转向多种水性材料的结合,并且重视新材料语言的研究和新的画面形式的探索,以及与其它画种的借鉴与学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在物质层面上,打破 “水”的界定,综合运用材料和技法。②在精神层面上,打破以先画种后艺术精神的观念,以主体精神、主体意识为主。�
      “明理有常,体必资于故实;通变无方,数必酌于新声。故能聘无穷之路,饮不竭之源。变则其久,通则不乏。趋时必果,乘机不怯。”只有这样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为水彩画的长久发展铺平道路。�
      材料是语言的载体,技法是语言的表达工具。艺术的发展在于创造。我们必须在审美观念、创作思维、表现手法上作积极的探索,打破水彩画“本体语言”控制,在“水溶性”上打开思路。坚持多元化综合的价值取向,坚持多样化创作风格的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使水彩画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使我国水彩画成为世纪艺术流动旋律中跳动的音符。�
      总之,艺术是没有界限,没有标准的。�
      
      参考文献�
      [1] 约翰•巴朗,《西洋绘画实用词典》,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年6月第一版,241页�
      [2] 刘鹏宇,《对水彩画“本体语言”的质疑》,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20060501�
      [3] 赵曦,《水彩画的本体语言发展与形式创新》,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年 05期�
      [4] 刘伟,《材料的审美特质在绘画语言表现上的探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学位论文全文库�
      [5] 杨开颜,《美术大观•浅谈综合材料在水彩画创作中的运用》,广州美术学院,2007年 03期�

    推荐访问:本体 打破 传统 打破本体 突破传统 打破禁锢突破框框 打破固有框框打一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