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论落实《中小学生守则》的三原则

    时间:2021-06-16 12:02:1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小学生守则》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在社会转型期,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的落实需要凸显实效性,指向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凸显引领性,关注中小学生的一生。凸显时代性,为日趋复杂化、多元化、成人化的中小学生道德精神面貌提供新的营养。
      关 键 词
      中小学生守则;实效性;引领性;时代性
      《中小学生守则》体现了对中小学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自颁布以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学校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的重要政策依据。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学校教育必须“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最近,教育部根据社会转型期实际的情况,结合当代中小学生特点和需求,对《中小学生守则》(以下简称《守则》)作了若干修改和调整。那么到底怎样才能落实好《守则》呢?笔者认为,实效性、引领性和时代性是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应该
      凸显它的实效性
      《守则》是中小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指南,因此一定要指向中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换句话说,落实《守则》一定要充分体现它的实效性。据上海《青年报》报道,自2015年6月19日“12355”上海青少年维权服务热线开通以来,青少年及家长咨询服务的主要内容有“青少年家庭教育、学习困难、网络成瘾、人际交往等心理问题和人身伤害、房产纠纷、婚姻家庭等法律问题。”当然,不排除上述问题中,有些对象是家长。在这方面,新《守则》针对“学习困难”“网络成瘾”“人际交往”“人身伤害”等目前学生行为多发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对促进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和价值行为,帮助他们走出道德困境是一种明确的行动指南,让他们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具备正确的态度和解决的方法。在当前,中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的时代,这个前所未有的成长环境对中小学生学习环境、生活方式、娱乐模式的影响极其深远。有人说,今天的孩子是没有童年的,也就是说今天的学生在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已经开始进入成人世界。因此落实《守则》的时候,仅仅把《守则》作为一种行为导向,一种简单的道德行为启蒙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守则》能切切实实指向学生的成长过程,就一定要下功夫研究今天的学生,了解他们的诉求和梦想。换句话说,《守则》的取向代表着社会的利益,也应该代表着学生的诉求。兼顾学生与社会的利益,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注意满足学生正常诉求的愿望,凸显《守则》的行为导向才能充分体现《守则》的实效性。
      教育家爱弥儿·涂尔干曾经说过:“如果人要成为一种有道德的存在,他就必须献身于某种不同于他自己的东西;他必须感到与社会一致,而不管这个社会可能多么低级。这就是为什么,道德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使儿童与其周围的社会重新合为一体,也就是说与家庭合为一体。”1[78]联想到建构主义对儿童在道德、学习等方面“默会性”的论述,落实《守则》中,过多地谈论学生已经熟悉并开始实践的思想道德行为要求,会严重削弱《守则》的实效性。因为对这些已经熟悉的东西,学生往往会表示出不经意或不在乎,这种态度上的忽视,容易使这些条例游离在学生关注点之外。虽然新《守则》在这方面有了很大变化,9条守则,282字的细化,把学生要做、应做、能做的事情说得相当明白,但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不可能千人一面,不确定的因素还有很多。因此,落实的过程应该是学习的过程、细化的过程和学着做的过程。
      同时,鉴于目前的考试方式,学校成功地把学生和学校结合在一起,而学生与家庭、与社会日益拉开了距离,这也许是家长无法全身心督促孩子遵守《守则》的重要原因。因此在落实《守则》的过程中,如何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支持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取得认同和支持的最好方式就是让家长感受到,《守则》就是他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一些有意识的学校,在《守则》的文字叙述,方法指导和有关要求中,十分注意把问题日常情景化,使语言表达容易取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这是体现实效性的重要方面。
      二、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应该
      凸显它的引领性
      《守则》关注的是学生的当下,落实《守则》更应该关注学生的长远,甚至一生。这样,落实《守则》就必须重视它对学生行为道德和心灵的成长起到引领作用。今天的《守则》既照顾到学生的实际需求,更体现了我们国家、我们民族对学生发展的需求,也就是说使学生个体的需求有机地融合在国家的整体需求之中。当然这种需求,首先就是思想发展的需求,在这一点上国内外有极高的一致性。爱弥儿·涂尔干就直言不讳地指出:“正是在我们的公共学校里,我们绝大多数的儿童正处于形成过程之中。这些学校必须成为我们民族特质的维护者。”1[7]因此,从符合中小学生成长的需求看,新《守则》首先要表达国家对青少年一代政治思想上的导向,这就是立德树人。
      现在立德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等。确立这些思想道德观念,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学生的历史使命,因此新《守则》在爱党爱国爱人民这一原则下,明确提出“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要求。
      李伯黍在其著作《品德心理研究》中的分析研究表明:“成熟的德性结构包括律己、利他性、报答、尊老、责任、真诚、集体和平等八种基本概念。”“集体观念在中小学生心目中价值较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却有下降的趋势;尊老和律己观念在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真诚、平等、利他性等观念在个体发展的高级阶段被看得较重;报答和责任观念在各组被试者的心目中的价值都比较低。”[2]因此,在落实《守则》的时候,特别需要运用长期以来对我国青少年思想品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对当今中小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现状作全面的分析研究,并在这基础上结合“立德树人”的要求,体现精神文化指向,把守则具体化。

    推荐访问:守则 中小学生 落实 三原则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