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中外考试作弊防治比较研究

    时间:2021-04-14 00:02:3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考试作弊作为全球性的教育难题,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本文在归纳总结世界各国防治考试作弊手段基础上,从主观、客观两个因素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指出我国高校防治考试作弊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主导与教学主管部门协调配合的科学化路径。
      关键词:考试作弊;防治;高校
      考试起源于我国,据公元前1115年记载,考试制度最早用于选拔行政官员,具有“选贤与能”的特质,沿用至今并被世界各国所采用。但考试制度的历史无疑也是一部与考试作弊斗争的历史,考试作弊俨然成为全球化问题。事实上,为了扼制作弊行为,世界各国教育主管部门使尽了浑身解数。本文意在归纳总结世界各国防治考试作弊手段基础上,进一步为我国高校考试作弊防治提供理论与实践经验。
      一、国外防治考试作弊对策概述
      1.国外防治考试作弊对策基本特点
      (1)教育理念多元化致使成绩不再成首选。在国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于各年龄层的学生,学校教育特点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的突出特质,考核的过程重视积累与理解,不过分强调考试的概念。就算是高考,也仅仅在每月的学校简报中提醒一下,学生也不会专门拿出时间备战某类考试。同样,在例如高考等重大升学考试中,学生能否进入大学学习,不仅仅取决于高考成绩,平时学业情况,特长与老师的推荐都占相当大的比例。就是这样的教育特点,致使学生并不在意考试一时的得失,更注重学习成果的积累与综合素质以及特长的培养,考试作弊的内动力明显下降。
      (2)社会评价体系导致作弊成本增加。国外的社会评价体系中,诚信相当重要。在美国,学业档案贯穿于人的整个教育过程,从小学到大学,学生的成绩和在校遵守纪律的情况都会被记录在案,公司在决定录用员工前都要查看学生的学业档案,学业档案的清白与否,将决定学生能否被顺利录用。因此,学生轻易不会尝试作弊,不会因为偶尔为之而断送一生的前程。
      (3)“防—治”一体手段全方位防控作弊。国外的防治作弊采取“防—治”一体的手段,重点在于预防。在预防方面,体现出“早立规矩,规定苛刻”的特点。澳大利亚在新生入学之初,都会进行《学术诚信规范》考试,对作弊与学术抄袭进行严格界定,只有考试合格的考生,方可参加学业考试;挪威在正常考试前签署不作弊宣言,签名后一旦发现考生作弊将给予更严厉的处罚;日本监考手册规定十分严格,学生证需放在书桌的右边,考生手机关机放进包里,任何人任何情况均不得违反。在治理方面更是毫不手软,欧美很多学校对作弊行为的惩罚会依据学生年龄特点有所不同:中学生作弊通常是取消成绩;大学生作弊轻则取消成绩,重则被禁止修读相关学科,这意味着学生可能无法拿到学位,甚至被学校开除。
      (4)高科技手段应用,对作弊者严防死守。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日新月异的作弊手段,世界各国也是频频亮出新招。英国引入了“间谍”安全防范设备,对考生的答卷进行扫描和识别,通过遣词造句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中是否存在抄袭;美国大学开设论文查重网站,老师在评阅论文时进行比对,检测是否存在抄袭行为以及抄袭的比例。
      (5)实施法律制裁手段规避作弊行为。对于作弊行为,不少国家从传统道德层面的抵制上升到法律层面的打击,从学校校规的处理上升到社会大环境的惩处,作弊定罪、作弊入刑也是目前防治作弊的趋势。巴西将参与作弊的教育工作人员以贿赂罪惩处;美国代考的“枪手”以及雇佣“枪手”作弊的考生面临阴谋欺诈罪的指控。
      2.学习、借鉴国外防治考试作弊经验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与世界“接轨”过程中突出“德育”特色。教育的国际化是教育适应历史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因此,对待考试作弊这个有悖诚信的全球化现象时,我们也应该运用国际化的眼光去看待。对于发达国家,教育理念与社会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无疑是其防治作弊的关键所在。但就目前我国的国情,素质教育开展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各个教育阶段往往自成体系,难以形成连锁链条,这就为防治考试作弊实现教育全程化带来困难。同样,我国的社会评价体系较为单一,通过高考上大学成为不少人通往成功之路的唯一选择。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借鉴国外防治考试作弊的经验与做法,依据我国的特色与国情,突出“德育”特色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尤其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下,将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于防治考试作弊的全过程。
      (2)追求“本土化”过程中效益的“最大化”。我国的国情与教育现状决定无法照搬国外发达国家防治考试作弊的经验与做法,高等教育担负起教育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考试观的重任是无奈之选也是必然之选,这不仅是由大学生所处的成长阶段决定的,也是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性所决定的。因此,高等教育在得不到初等教育更多德育支持背景下,在社会大环境不良因素影响下,成为遏制考试作弊的核心力量,就要充分利用高等教育资源,发挥党团组织在学生中的感染力,发挥评奖评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向心力,在防治考试作弊追求“本土化”背景下,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分析
      1.源于学生的主观因素
      (1)学习内动力不足促使作弊行为产生。不少大学生经过高考的“殊死搏斗”,思想开始懈怠;大学自主学习的特点又使本身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雪上加霜”;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也使同学难以平衡好学习与社会工作的关系。因此,自身思想的松懈、对大学自主学习的错误理解、社会工作与学习的本末倒置均导致学生学习内动力严重不足,对于力求在考试中顺利通过或者取得高分的学生来说作弊无疑成为首选。
      (2)心理因素复杂多变促使作弊行为产生。心理因素也是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主要原因,作弊心理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投机侥幸心理、利益虚荣心理、从众和不平衡心理、过关和害怕失败心理,同情和讲义气心理、依赖和不劳而获心理等[1]。影响作弊的心理因素往往不是单方面产生作用的,而是多种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学生心态失衡,不惜铤而走险,逾越考试作弊的雷池。

    推荐访问:考试作弊 中外 防治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