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唯物史观视阈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

    时间:2021-03-22 20:12:4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唯物史观视阈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的关键是问题导向,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394(2017)05-0001-0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真理、追求真理、把握真理,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实践。[1]P31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各个时期,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的社会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两大理论形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是一个有着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以唯物史观视阈来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理论创新的关键是问题导向,理论创新的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一、理论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进程中,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和真理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源头活水和根本动力。
      首先,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推动者。人民群众对真理的诉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人民群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强烈愿望,驱动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道路的深入探索,根据中国的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城市反动派力量强大等具体国情,探索出一条开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充分依靠农民这一革命同盟军力量,进行工农武装割据,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革命道路,开辟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并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其次,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实践者。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实践基础,人民群众的在社会实践中的聪明与智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我国农村经验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正是人民群众聪明与智慧的具体体现。邓小平汲取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借鉴了小岗村农民联产承包的经验,提出了当代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拉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促进了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大发展。邓小平同志说:“农村搞家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出来,我们把它拿来加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2]P3821992年7月,邓小平在“对中共十四大报告送审稿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由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报告中讲我的功绩,一定要放在集体领导范围内,绝不是一个人的脑筋就可以钻出什么新东西来,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我的功劳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3]P1350由此可见,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与聪明才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国共产党要善于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这是我党带领人民群众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
      再次,人民群众需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武装思想。马克思主义本质上是人民大众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过程就是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但理论创新不是目的,理论创新的目的是用创新的理论武装人民群众,改造世界,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4]P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成果为人民群众所接受、为人民群众所实践,成为人民群众改造世界、实现崇高理想的行动指南。
      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践主体,与中国国情紧密联系、与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重要路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离不开人民群众的主体实践,离不开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
      二、理论创新的关键:问题导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开拓创新的过程,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具体国情不断探索和理论创新的过程,问题导向则是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关键点,这是因为强烈的问题意识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清醒的理论自觉和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责任担当,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提供了重要路径与突破口。
      (一)革命时期:着重解决土地问题
      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比重较大,但由于深受封建地主及反动势力的残酷剥削与压迫,因而富有革命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天然同盟军,是中国革命的重要依靠力量。而要实现中国农民翻身得解放,必须解决土地问题,必须打破地主的土地封建占有制度,使耕者有其田。因此,以土地问题为导向,开展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革命,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的重要历史任务和工作指向。

    推荐访问:唯物史观 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理论 创新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