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习仲勋调研:走出“衙门”,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时间:2021-03-22 20:12: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早在抗日战争中期,中共中央西北局在对习仲勋的鉴定中有这样一句评语:“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由此可以看出,习仲勋一生最为鲜明的特点,就是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休戚与共。他注重调查研究,讲究实事求是。

    走出“衙门”,深入实际,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


      习仲勋曾经讲,共产党和人民政权,是替老百姓服务的,就要一心一意老老实实把屁股放在老百姓这一方面,坐得端端的。这是调查研究的根本立场。要做好调查研究就必须走出“衙门”,深入群众,深入实际,通过人民群众找到最恰当、最真实、最正确的办法。
      1943年春,习仲勋奉调任绥德地委书记。该地区人口占陕甘宁边区三分之一。他到任后,即通过走访调查,座谈讨论,广泛听取广大干部群众包括地方士绅在内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意见,很快对这一地区的历史和现实有了全面的了解,尤其对抗战以来当地特殊的复杂政治状况与斗争形势做到了心中有数。根据党中央指示和面临的实际情况,他提出:深入调查研究,扩大党的宣传,用党的宗旨、方针、政策教育干部群众;处理好地方干部和军队干部、当地干部和外来干部、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之间的关系,彼此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对于留在人民政权和学校中的旧职员,要注意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做好教育转化工作,使他们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和社会事业服务。
      1942年12月,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上作《经济问题与财政问题》的报告,提出“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是我们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为了更好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习仲勋要求机关干部不仅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要深入农村,推动大生产运动。他同时决定带领调查组,到郝家桥村进行一个月的蹲点调查,以便取得经验,指导全区工作。
      习仲勋带领工作组通过一个月的蹲点调查,座谈访问,个别指导,总结经验,帮助群众改革完善农业生产措施,理顺了土地租佃关系,制定了扶持贫困农民、教育落后分子、改造二流子的措施,提出了组织群众移民南下,实行变工互助、精耕细作意见。地委根据调查组在郝家桥总结出来的经验,讨论通过了绥德地区生产计划和移民工作方案,一时间在绥德以至全陕甘宁边区对提倡自力更生、劳动光荣和发展生产、减租减息、厉行节约、渡过难关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至当年年底,粮食生产取得了较好收成,基本解决了全区52万人口吃饭问题。

    发现典型,学习先进,甘当群众的小学生


      习仲勋曾经讲,我们的工作人员,既然是为老百姓服务的,就应该站在老百姓中间,万不能站到老百姓头上。如果我们“板起面孔,摆起架子,叫人家一看他,是个‘官’,是个‘老爷’,那就很糟糕”。他认为,群众中蕴藏着很大的积极性、创造性,有许多典型模范人物。要做好工作,就要当好小学生。这不仅是个作风问题,还是个对待群众的感情问题。
      习仲勋在郝家桥调查时了解到,该村40岁出头的刘玉厚,通过辛勤劳动,带动了全村农民精耕细作,变工互助,合理安排生产,使这个佃户村粮食产量和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习仲勋即约请刘玉厚到自己住的窑洞详细叙谈。他一见面就紧握刘玉厚的手,一面拉起家常,一面详细询问当年的生产计划。习仲勋听了刘玉厚的生产计划后,十分高兴和欣慰。他认为刘玉厚勤劳、厚道,不仅自己家庭和睦,而且带动全村团结一致,发展了生产,支援了抗战,改善了生活。经过地委研究决定,授予刘玉厚模范党员、劳动英雄称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村村学习郝家桥,人人学习刘玉厚”活动。习仲勋和专员袁任远等领导共同署名将刻有“农村楷模”的牌匾奖给郝家桥村。
      真切关心群众疾苦,及时排解群众的实际困难,是习仲勋的一贯作风。一次调查中发现,当地医疗卫生情况差,群众中脓疮、头癣、红眼病等传染病流行较广。习仲勋便派人从地委领来碘酒、眼药等药品,调查组同志亲自为群众擦洗疮口、滴眼药水,帮助孩子们洗澡、理发,进行讲究卫生的宣传。

    只有做好调查研究,才敢于实事求是


      习仲勋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体会到,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坚持调查研究作风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做好调查研究是实事求是的前提条件和有效途径,是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想问题、做判断、定政策、办事情的基本遵循。他常说,调查研究是做領导工作的看家本领,也是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的力量所在。
      1947年冬,在贯彻7月至9月召开的全国土地会议精神和会议通过的《中国土地法大纲》过程中,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出现了“左”的思潮。习仲勋在党中央、毛泽东的领导下,与西北局其他领导同志分别到边区广大农村进行调查研究,提出了土改要区别老区、半老区和新区,确定相应的方针政策,正确引导,有序进行。他在1948年初的一个月内先后三次致信毛泽东,提出坚决防“左”纠偏建议。
      1948年1月4日,即杨家沟会议结束后的第七天,习仲勋致信西北局并转中共中央,就检查绥德地区各县土改中的问题作了报告。报告内容包括5个方面:(一)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传达后,获得了党内外热烈拥护。大大地安定了人心,把一切工作都推上了轨道。(二)苏维埃时期的老区,有许多问题与抗战时期情况是不同的。在老区发动群众运动,要坚决反对“左倾形式主义”。(三)在群众发动起来的地方,一般的都是过“左”。这种“左”的情绪,不是群众原来就有的,而是干部带去的。(四)在选贫农团、农会领导土改的成员中,要由能代表多数群众利益,并为全村、全乡群众所拥护的人来担任,工作团不能包办代替和搞其他形式主义。(五)许多地方是搞群众自发运动,这种为数不多的、盲目的、而为各种动机不纯分子所鼓动起来的群众斗争,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必将造成许多脱离群众的恶果。
      毛泽东看到习仲勋这封颇具真知灼见的信后,即于1月9日给西北局及贺龙、习仲勋回电,表示,“完全同意仲勋同志所提各项意见。望照这些意见密切指导各分区及各县的土改工作,务使边区土改工作循正轨进行,少犯错误”。

    推荐访问:甘当 衙门 小学生 调研 走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