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高等财经院校综合评价课程内容设计初探_综合评价招生的院校有哪些

    时间:2019-04-29 03:31:1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由于综合评价方法的合理,国内涌现出大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文章,但是这个方面的教材一直没有跟上,关于综合评价的课程内容设计一直滞后。中国目前仅有的几本教材,大多是学术研究的专著,注重方法研究,很少有注重应用研究,即使应用研究中也不谈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软件实现过程,不适合做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综合评价的教材。对教材建设国内一直没有人探讨,从设计思路、设计架构出发阐述了综合评价课程内容的设计。
       关键词:综合评价;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设计;高等财经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4-0297-02
      
       评价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极为重要的认知活动。综合评价,又叫多指标综合评价,即每个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事物的某一方面;由于每个指标各有所长;而且每个指标的量纲通常不统一。实际生活中人们对上述问题的解决办法通常是从多指标中选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标或者对多指标进行综合,合成一个综合指标。为了避免单指标评价的片面性,人们常选择后一种方法,这才是真正的综合评价。
       由于综合评价的优越性,综合评价方法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应用越来越广,且普遍为人们所接受。国内涌现出大量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和应用的文章,但是这个方面的教材一直没有跟上,关于综合评价的课程内容设计一直滞后。根据国内外对综合评价的研究方向可以把其分为: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及综合评价应用研究。中国目前仅有的几本教材,大多是学术研究的专著,注重方法研究,很少有注重综合评价应用研究,即使应用研究中也不谈综合评价方法的具体软件实现过程,不适合做财经类院校本科生综合评价的教材。对教材建设国内一直没有人探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综合评价课程应包含的内容。
       一、综合评价课程设计的思路
       综合评价的一般步骤通常是根据研究目的,首先选取指标,然后对数据进行搜集和处理,最后是权重系数的选择与综合评价模型的选择;所以设计综合评价课程的体例和内容,要明确高等财经院校本科生培养的目标、培养对象特点,在此基础上确定学科的内容。(1)课程培养目标定位。通过综合评价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娴熟的应用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地区、行政事业单位等排名和效益评价,写出分析总结报告,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和政策建议。(2)课程培养对象定位。高等财经院校培养对象是普通本科生,很多学生毕业之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所以综合评价课程的内容设计不应过多、过宽和过深,而应适度、适量,在强调理论的同时,突出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与实现。(3)课程教学内容定位。依据上述的培养目标定位、教学对象定位,综合评价课程则必然按照“理论适度、适量,强化方法,重在应用”的原则进行撰写。
       二、综合评价课程设计的架构
       按照上述高等财经院校综合评价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综合评价课程的框架结构应该每章内容包括四个部分:
       1.介绍本章综合评价方法的思想和原理,即这种评价方法的来源和思路。然后是这种评价方法对数据的要求,例如熵值法中的数据不能为零和负数。这种评价方法依据权重的确定不同是主观评价方法还是客观的评价方法,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例如,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等一些客观的赋权方法,通常经济意义不合理,因为这些方法常会出现某个指标的系数为负数(在所有的指标都正向化处理后是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的),但优点是权重的确定排除了人为的因素。最后是什么数据适合这种评价方法,什么数据不适合这种综合评价方法等。
       2.本章评价方法的模型和步骤。这个部分是每章的核心之一,只有模型阐述清楚,才能使读者掌握要领和正确应用该方法。对于本科综合评价课程这个部分要适度,我们应该让学生明白这个是什么,理论清楚了需要计算机编程时才能容易实现;但也不能太复杂,否则课程就会变成是研究生课程了,学起来也比较吃力,课时时间也有限。
       3.本章的综合评价方法的数据来源和程序实现。很多综合评价的教材很不注重这个方面的内容,只有综合评价的一些中间过程和最终的结果,没有原始数据,这导致学生没办法依据数据实际操作与作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当然也许有的数据较多,不方便附上,但这可以通过附盘或作者的主页上存放数据来解决。另外,没有程序操作步骤对于数据较多计算复杂的问题,学生学了综合评价方法之后,还是一个空架子,不知道如何实现。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有时需要不同的计算机软件来实现,如果书中没有这种程序的操作步骤,学生在有限的时间下很难进行实际操作,这也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喜的是目前很多发表的综合评价文章中附带了数据,如果将发表的文章数据作为例子进行软件程序的实际操作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结果的分析撰写要点。通过综合评价得到企业、地区以及行政事业单位等排名。这种排名与感性的认识,与实际的情况是否相符,不相符的原因是什么?是评价指标的选择问题造成的,还是数据预处理导致的,还是评价方法选择的问题,还是数据本身的问题,要不要用组合评价的方法来弥补这种缺陷等。
       三、综合评价课程基本内容
       根据上面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架构,综合评价的基本内容安排如下:
       1.综合评价概论。主要是综合评价问题的提出,综合评价的合理性,综合评价对预修基础课程的要求。国内外综合评价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展望。综合评价所涉及步骤,综合评价合成多指标时采用线性形式还是非线性和其他形式,各自的优缺点。综合评价依据模型合成中权重的确定不同分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以及分别所包含的内容是哪几块。
       2.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价指标选取的好坏对后续的评价举足轻重,所以指标的选取非常重要。评价指标的选取的总原则指标宜少不宜多,宜简不宜繁;指标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被研究对象的特征;指标应具有差异性;指标应具有独立性;最后是指标要有可操作性,有实际的数据来源。根据指标的性质可以分为定性选取评价指标和定量选取评价指标原则。
       3.指标的预处理,搜集到的原始指标数据必须进行预处理,因为很多指标量纲量级通常不一致,有的指标有缺失值,有的指标有极端值出现。这样在指标的合成时进行加减没有实际意义。指标的预处理包括无量纲化方法和指标正向化。无量纲化方法的种类有标准化法、重心法(或归一化法)、中心化(或均值化,比率法)和阈值法。如果有指标是逆向指标或适度性指标或区间型指标,必须将其正向化;指标有缺失值时常要进行修补,大多数综合评价方法对缺失值比较敏感或要求不能有缺失值,修补的方法可以采用整个序列的均值或相邻点的平均值等来代替这个缺失值。指标极端值的存在同样影响到分析效果,所以在分析前应将极端值进行转化,常用的方法有把极端值界定为在三个单位的标准差之外的数值,处在范围之外的数值要么进行剔除;要么把小于下限的指标值我们以下限表示,而对于大于上限的指标值以上限表示。
       4.主观赋权综合评价方法。按照综合评价中权数产生方法的不同,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可分为主观赋权评价法和客观赋权评价法两大类。其中主观赋权评价法采取定性的方法,由专家根据经验进行主观判断得到权数,然后再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如专家会议法、Delphi法、指数法、综合指数法和功效系数法等,这些内容与常规综合评价方法联系在一起。常规综合评价方法一般指不涉及模糊数学、多元统计分析等其他学科的综合评价方法(胡永宏、贺思辉,2000)。常规综合评价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也应该属于这部分内容。这一部分可以将每种综合评价方法作为一章来进行。
       5.客观赋权综合评价方法。客观赋权评价法指根据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或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确定权数,排除人为的主观确定权重的方法。如熵值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神经网络分析法、TOPSIS 法、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判别分析法等。这一部分可以将每种综合评价方法作为一章来进行。以上所有的综合评价方法对于统计学或非统计学本科高年级学生没有涉及到更高级的数学知识,加上软件操作都是比较容易理解和实现的。
       6.组合评价方法和合成方法的探讨。主观赋权评价法依据专家经验衡量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受人为因素的干扰较大。客观赋权评价法综合考虑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根据各指标所提供的初始信息量来确定权数,能够达到评价结果的精确,但是当指标较多时,计算量非常大,且指标前的符号有时与经济意义不相符。于是人们越来越不满足一种综合评价方法对被研究对象进行排名和评价,又提出了应用几种方法综合进行对同一被研究对象进行评价,这就是组合评价方法。
       综上所述,对高等财经院校综合评价课程内容的设计,是根据高等财经院校本科培养对象的特点,综合评价学科的性质,旨在推动高等院校综合评价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以实现高等院校综合评价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出具有应用综合评价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不能只理解某种综合评价方法,我们还要会就具体问题,运用软件进行实际的操作,这才能真正的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 邱东.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2] 胡永宏,贺思辉.综合评价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3] 杜栋,庞庆华,吴炎.现代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精选[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陈 鹤]

    推荐访问:初探 综合评价 课程内容 院校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