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浅析策划出版《“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 走进大自然

    时间:2019-04-17 03:14:5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由于市场弱小,每年推出的精品科普图书更是屈指可数,例如霍金的《大设计》、科学松鼠会《冷浪漫》、科学出版社的《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等就是近些年仅有的亮点科普图书。  自1961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国内第一套完整的科普类图书《十万个为什么》以来,中国原创科普图书已经走过50多年的历史。据开卷信息技术研究公司的研究报告统计,我国2011年共出版科普新书750种,比2010年的614种增加136种(少儿科普未统计在内)。然而与全年20万种新书相比,品种数仅占0.4%,这说明科普出版非常弱小。由于市场弱小,每年推出的精品科普图书更是屈指可数,例如霍金的《大设计》、科学松鼠会《冷浪漫》、科学出版社的《20世纪科普经典特藏》等就是近些年仅有的亮点科普图书。缺乏精品图书,科普图书市场萎靡也就不用质疑。在社会文化大繁荣的今日,如何打造出版读者喜爱的科普图书是很多出版同行需要思考的问题。现笔者结合自己策划出版的《“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谈谈自己对科普图书出版的浅思考。
      提出选题,以重点图书领衔
      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只有公众的科学素养提高了,我国的经济才能遵循科学发展观顺利转型。对此,笔者思考:出版一套与读者生活息息相关的科普图书,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一些有益的贡献。2011年6月,笔者深入各地新华书店对现今科普类图书进行调研,一个周六上午,在某市新华书店,笔者发现许多读者在三个科普图书书架前翻阅、选购,看似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科普图书,依然有如此大的魅力;在某县新华书店,营业员告诉笔者,科普类图书很受中小学生及家长欢迎;某民营书店总经理说,“该店投标中小学馆配项目,需要多品种的科普图书”。随即笔者发现市场上主流的科普图书有三种:第一,国外引进版权的科普图书,这类书基本以欧美发达国家的科学家原创为主,但是版权引进价格不菲;第二,整合资料型的科普图书,这类图书的内容大多根据现有资料整合出版,缺乏新意,出版成本较低;第三,国内原创的科普图书,科学松鼠会出版的图书就属于该类,读者群体大多为中青年知识分子。笔者经过反复的市场调研,以及与编辑部同事、读者、作者进行深入的交流后,决定策划出版一套涉及动物、植物、天文、气候、低碳生活五个方面的科普图书。为了广泛普及,笔者把丛书定位为大众读物,采取简洁生动的文字配精美的照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介绍相关专业的科普知识,让具备小学水平的学生、民众皆可以轻松阅读。
      2011年7月,笔者和同事反复讨论,并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最后把选题定为《“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丛书共出版5本:《寻找鸟儿的翅膀》《神秘的植物》《星星的秘密》《变幻莫测的天气》《低碳生活就在你身边》。选题确定后,由笔者牵头组建《“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编委会,邀请学者、环保专家担任编委会主任、副主任,笔者担任总策划。在组稿的过程中,笔者一直在思考,能否在5本丛书中选出一本最有特色、最有亮点的图书,让其成为该丛书的重点图书来吸引读者,带动读者关注其他4本。
      正在笔者为考虑选择哪本图书而焦灼之时,笔者收到《寻找鸟儿的翅膀》的作者书稿,其中一部分是作者观鸟日记的手稿。笔者第一次阅读就为之感动,手稿中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照片记录了鸟儿的起居生活,这是一位观鸟者的生活再现。把这样的真实观察日记放到《寻找鸟儿的翅膀》中,这本书将会很精彩!笔者到北京王府井新华书店调研时,发现鸟类图书有几十个品种,大多是画册,内容为鸟类的分布、习性、观鸟知识,唯一没有观鸟人的日记。这个时候,《寻找鸟儿的翅膀》的作者又主动把她多年来观鸟的经历、感受和照片一齐交到了笔者手中,让笔者喜出望外。笔者将观鸟日记手稿与编辑部同事分享,他们看完之后,都感叹这样的观鸟生活应该是每一个读者都希望了解的。于是,笔者决定把丛书重点定在——《寻找鸟儿的翅膀》。随后,笔者多次和作者沟通,希望出版一本原创性鸟儿的科普图书,得到作者的大力支持,并把书名定为《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丛书出版后,《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领衔作用不言而喻。
      打造原创,传播科普
      《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在《“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中获得成功并非偶然,因为原创科普图书三个独特的效果在书中完全展现。
      第一,科学的直观性。从我们的生活中发现科学、学习科学是普及科普知识最直接有力的途径。《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作为一本原创科普图书,作者从一个普通观鸟者的角度,将第一手资料整理出来,书中不仅有作者的观鸟技巧总结,还有作者的观鸟日记。在书的第三章《“鸟人”日记——山雀的繁殖》一文中,作者认真记录了16天中看到山雀父母给雏鸟喂食的情形。在日记中,作者用科学的态度去观察一种生物的繁殖工作,以普通人的笔调去描述这些场景,没有过分的花哨,没有深奥的理论,只有作者最直观的感受。作者用图片和文字将山雀的繁殖展现在读者面前,这样的科普传播比起理论性较强的鸟儿繁殖图书更加有趣味。在图书的排版过程中,编辑巧妙地为作者原作的配图添加趣味的文字,如“今年这个繁殖季节,这只雄麻雀只能做‘王老五’”“抗议我的山雀”“山雀似乎得意地说:‘你拍不到我们kiss的照片,你没戏了!’”这些编辑为图片添加的文字,带着拟人的口吻,可以给科普图书带来趣味点。或许我们听不懂山雀们对话的内容,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想象将这些内容传递给读者,让读者在读此类科普书时不会觉得乏味。
      第二,科学的思考性。科普图书的出版要为读者提供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思考。《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的第二章在介绍鸟类的种类时,采用“淩波仙子”“湿地之神”“空中雄鹰”“攀援冠军”“竞走健将”“无冕歌王”六种头衔总结了鸟类的习性,即游禽、涉禽、猛禽、攀禽、陆禽和鸣禽。这样的总结看似带有作者的主观性,但认真一读就不难发现,它是作者经过思考的结果,作者根据科学的方法来区分鸟的种类。因为鸟类的种类繁多,要把鸟名记熟还是要花费一定的工夫,所以对读者们来说,认识鸟必须从读顺鸟类的名字开始。作者采用六种分类方式,将空中飞的、陆地跑的、水上游的鸟类根据习性统统分好类别。同时,读者可以通过思考鸟类的其他特点,重新给它们分类,而不是像以前鸟类科普书中以“某某目”来介绍鸟儿的种类。这样的做法更贴近读者,方便读者在认识一种陌生的鸟类时能快速找到熟悉的切入点,避免专业术语的出现降低读者的兴趣。假如一本科普书能做到既有科学的态度,又有作者思考的内容,将是有特色的科普图书。
      第三,科学的可读性。科普图书作为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渠道,它的存在既要确保科学性,又要具备较强的可读性。现今市场中购买科普图书的人群,以儿童、中青年知识分子、老年人居多。如何进一步扩大科普图书的阅读群体呢? 《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在书写时做出创新的尝试,全书遵循鸟类基本知识到鸟类种类,再到观鸟常识,最后是鸟类保护这一个循序渐进的线索,其最终的目的是告诉读者要爱护大自然,与大自然和平相处,希望读者阅读这本科普图书后,能够运用科学的态度将书中的知识传播给更多的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日,生态平衡已经遭到严重的破坏,每年都有大量的动植物濒临灭绝,鸟类作为人类最熟悉的伙伴,也难逃这样的厄运。人类在关心自己生活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拿出科学的态度去关心在大自然中一起生活的动植物呢?这样的原创类科普书融入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呼吁读者行动起来保护大自然,其出版的意义是不言而喻。虽然原创科普图书的出版过程比整合的科普图书的出版过程要长,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一定会高于整合的科普图书,但是其价值远远高于整合的科普图书,它们往往带有更多科学的真实味道。
      2011年11月,随着《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出版,《神秘的植物》《星星的秘密》《变幻莫测的天气》《低碳生活就在你身边》陆续面世,《“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的出版工作宣告结束。经过50多年的历史,中国科普图书的出版道路依然任重道远,《“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对于笔者来说有两点重要的意义。第一,《“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中的《寻找翅膀的痕迹——爱鸟、观鸟与护鸟》是原创鸟类科普图书,与读者分享观鸟人的感受在国内鸟类图书出版中少有,丰富了鸟类图书的品种与特色;第二,《“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成为“农家书屋”推荐书目意义巨大。在图书上市后不久,《“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便被列入2012年新闻出版总署“农家书屋”重点推荐书目,这对于《“走进大自然”系列科普丛书》的策划者、编者、作者是最大的肯定和奖励。“农家书屋”工程作为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工作之一,其目的就是将优秀的图书推广到乡村,满足农民的文化需要。

    推荐访问:浅析 科普 大自然 丛书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