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杜郎口教学模式失败了 “给学生留点空间”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

    时间:2019-01-26 03:38:5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新课程标准在实践中引发了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是中学思想政治课适应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几年来,我以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为“载体”,用“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学新理念,以教法与学法和谐统一为基本思路,实践探索出“给学生留点空间”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种模式对培养学生参与能力、调动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政治 留点空间 教学模式
      
      Thinking about and practicing the teaching mode------leaving students some space
      Kuang Rong
      【Abstract】The standard of the new curriculum has caused the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To choose the proper teaching mode for 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is the big question for discussion that the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lassroom teaching is facing. In the recent years, I treat the research o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s the carrier and practice out the teaching mode------leaving students some space, applying the modern teaching idea based on students with the basic thinking way of unifying the method of teaching and the style of learning. 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at kind of teaching mod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students’ ability to participate, mobilizing their interest, improving the class efficiency and achieving the teaching end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udy.
      【Keywords】Politics Leaving some space Teaching mode
      
      1.“给学生留点空间”教学模式提出的背景与理论依据。美国华盛顿大学教授、诺贝尔医学奖得主――埃德蒙•费希尔,2004年重返他的出生地上海。在同济大学演讲台上,充满激情地表达了自己的科学理念和对中国学生的期望,他的最大忠告是“少学习,多思考”。他认为把太多信息塞入大脑,会让学生没有时间放松,没有时间发展想象力。在演讲最后提出中国孩子要“减负”,他表示中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没有足够时间去思考、想象。
      爱因斯坦也明确告诉我们:“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上述论断表明了关注人才和培养人才对于倡导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促使我们在中小学教育方面对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反思。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什么?曾有记者专访过华东师大课程与教材研究所孔企平博士。孔博士说:这次课程改革不是仅把原来的教学大纲换成课程标准,换换教材,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尽管新课程改革已经多年,从教学目标、手段、内容、观念及思想上都有了崭新的变化,但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不少教师仍在走老路,无法从老一套教学模式中彻底解放出来,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得不到根本的改变,学习的主动性还得不到真正的发挥。
      为适应二十一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教学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模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具备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发现知识和主动探求的精神。因此,广大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弊端,积极探索顺应改革的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目的与整个教育的目的统一起来,把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与素质养成统一起来。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己任,把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切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探索并实施了“给学生留点空间”的教学模式。
      
      2.“给学生留点空间”的含义及其作用。
      
      2.1 “给学生留点空间”的含义。“给学生留点空间”是指在有效的教学“蓄势”后,留出一定的时间、空间,放飞学生的思维和想象,让学生自己归纳演绎、消化吸收、实践探索,更加高效地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智力发展的目标。
      2.2 “给学生留点空间”的作用。
      2.2.1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给学生留点空间”的主旨在于留给学生相当的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学习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之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2.2 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给学生留点空间”要求教师勇于打破陈旧的教学常规,彻底放弃“满堂灌”、“填鸭式”的传统落后教学方法,彻底克服教者“越俎代庖”、学者“囫囵吞枣”的现象。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要切实把学生推到教学活动的前台。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展能力。
      2.2.3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给学生留点空间”要求学生既要动脑又要动手,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会诱发学生的灵感,不同思维特点的学生都可找到用武之处,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从而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学习的信心。
      2.2.4 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给学生留点空间”要求教师在课前要精心研究和策划,科学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
      
      3.“给学生留点空间”的实施。
      
      3.1 留点“阅读、感知”的空间。阅读就是通过眼睛这个感官接受信息,现实生活中,大量信息是通过眼睛进入
      人的大脑的。阅读不仅有着想象力,更有着创造力。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作了这样的表述:“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教学提出了全新的理念,认为阅读是学生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见,阅读在学生的成长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还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开放阅读空间,“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一种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初中思想政治教材图文并茂,更具人文性、时效性,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且教材内容并不深奥,许多概念、原理等学生读后一般都能初步理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全面、完整地占有感性材料。只有通过阅读获得了感性认识,学生才会有自己的思考、感悟。因此,留点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理解教材内容的有效方法。但在有限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明确的阅读目的去引导学生阅读。实践证明,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时间,通过阅读初步了解教材的大意和知识结构,做到心中有数,再经过教师点化,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2 留点“思考、想象”的空间。学生通过阅读,初步感知了教材的内容,为教师组织教学作好了铺垫,但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新的要解决的问题,此时就应当给学生留点思考、想象的空间。古语有云:“学而不思则罔”强调的就是学习上要注重“思考、想象”。
      但事实上,不少教师总喜欢一味“满堂灌”,板书密密麻麻,对问题的解决追求标准化答案和思路的同一,把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强加给教育对象,学生自然就成了书袋子,只懂得机械地听啊记啊,没一点思考、想象的空间。教学中经常听到这样抱怨:“都讲很详细、具体了,学生再不懂,我也没办法了。”“我都讲三遍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可能与课堂没有空间、学生没有积极思考消化有关。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得不到拓展,知识也得不到真正的内化,在解决问题上当然不得要领。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体现“精讲”,留出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质疑求异,以激发创造性思维,再经教师点拨,来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以促进知识的内化,促成学生在思考和想象过程中的知识增值。
      3.3 留点“展示、表现”的空间。思考了、想象了,就要给学生展示、表现的机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摆在一个非主体的引导者的位置上,不要什么都包办,要相信学生有能力去化解知识。在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教师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敢于放手,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即是把表现的机会留给学生。但传统教学活动中,教师总以严谨的教学秩序为治学标准,学生被遏制住主观能动性,压抑着学习的兴趣和潜能,教师不点名提问,不准开口,否则,课堂就会“乱”,教师就不能按计划授课。这样,学生只能是机械地学习,阻碍了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的学习灵感是在积极发言、相互辩论中闪现的。如果学生的主体作用被压抑了,则原有的学习灵感就会被扼杀。当然,不是说乱成一团就好,但一个开放的、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课堂,就应该有学生自由表达的时空。适度的“乱”,在教师控制之中的“乱”,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能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例如,在教学《美好人生我选择》这一节内容时,我先放手让学生阅读,看完后问学生:“这一部分书上共讲了哪几个问题?对每一个问题你是如何理解的?该如何选择正确人生发表个人的看法。”然后组织、启发引导学生,问题一个一个地得以解决。显然,这样教学,教师讲得少了,学生活动多了,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而掌握的。如此教学,学生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成功的愉悦得到了体验。另外,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要立即给一个满意的回答,我们应该首先把机会让给学生。学生能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解决,要多给学生回答问题,展现能力的机会。以课堂小结为例,应多采用由学生自己总结的方法,也可以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形式进行,如教师可用“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几句话概括你所学到的知识。”等之类的语句,让学生概括总结,归纳整理,补充提炼。教师的责任只在于引导学生得出全面而准确的结论,而不是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让他去死记硬背。再如练习评判时,也可让学生互相评述,互相讨论,不但使他们能知其然,而且能说出其所以然来。
      3.4 留点“实践、探索”的空间。经过上面几个环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只是局限于理论层面,理论还要与实践相结合。俗语有话:听一百次不如亲身实践一次,实践出真知。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思想政治课最基本的原则。南宋诗人陆游曾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应躬行”,美国教育界也流行这样一句话:“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知道了;我做了,我懂了。”都一语道破了实践的重要性。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本身就是个实践探索的过程。学生学会自主实践探索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保证。
      现实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给学生充足的实践探索空间。可以精心设计一些习题让学生解答,通过这一过程来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和应用程度,从而全面、深化和巩固新知识,真正具体地解决问题。也可以通过设置变式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说一说、做一做、议一议、判断、辩论、表演等实践活动,提取、迁移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一方面是对已知的应用,同时训练掌握新知;另一方面,又可建构新知,进行存储,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得以开发,实践能力和创造人格得以培养。如我在教学《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这一节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学校要评选‘孝亲敬长’的文明班,请同学们拟一份实施方案,怎样才能把这个称号争取到手。”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把日常生活中孝敬长辈的表现整理出来,准备按这些要求去做,而且课后还向其他班同学展开调查,以设计出最佳方案。这样通过课内向课外延伸,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实践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高效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事实上“给学生留点空间”,易于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知识,探究解题思路,深化认识,领悟出结论,并形成系统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实践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让每个学生都愿实践、能探索、会探索。通过实践探索,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5 留点“记忆、消化”的空间。“理解”了、“实践”了,更有助于“记忆”,“记忆”了会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从而进一步更好地消化吸收新知识。每授完一节课,应留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即时强化记忆消化知识。例如:在教学中,我都会在课堂的前三分钟要求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在课堂的最后五分钟复习、反思、梳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自主记忆那些该记的内容,不要把“记忆”留到课后,这不仅仅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遵循教学规律,趁热打铁。
      
      4.“给学生留点空间”要处理好几个问题。
      
      4.1 做到求实。“给学生留点空间”要求从教学实际出发,反对生搬硬套的形式主义;恰当把握阅读、理解、记忆和实践的统一,反对形而上学。
      4.2 坚持适度。面对新知旧识,如果一味强调“给学生留点空间”,教师什么都不讲、不说,甚至将整节课都交给学生“自由”支配,则是放任自流,违背了教学规律。“给学生留点空间”并不是要求教师放弃主导地位,而是根据课型、讲授的内容和学情的需要而定,该讲则讲,该留则留,讲留结合,这才是“给学生留点空间”的真谛。例如:对于新授课、讲评课由于是侧重知识的感知与内化、思维的训练、技能与情感的培养,需要教师精讲点拨,拓展升华,留给学生的时间可能会少些;而复习课、综合实践课教师可以留给学生多些时间,引导学生学会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形成学习和发展能力。
      4.3 讲究科学。“给学生留点空间”是以“空间”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和谐统一的教学模式,我们应勇于探索、敢于革新: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发展,提高水平;另一方面还要不断拓宽视野,探求更好更新的教学模式,形成互补,互相促进。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
      “给学生留点空间”的教学模式,顺应了教学改革的潮流;是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种积极探索;是教学过程的深化,而不是教学过程的中断;是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机统一。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不能为“模式”而模式,要视其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来确定其教学程序。只有在“以学生为本”的新理论指导下,通过教法的改革,达到教法的转变,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学生的思维得以引导、教材内容得以延伸、学科综合的优势得以发挥,才能体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机和活力,才能为新课程实施铺平道路。因此,教师应不断地完善教学环节、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程序,积极探索教学模式,培育人才。
      
      参考文献
      1 吴立岗主编.《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初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实验).2004.3
      3 有关华盛顿教授费希尔在同济大学演讲的报道.《人民日报》.2004.12.09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决定》
      5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推荐访问:给学生 教学模式 留点 实践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