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什么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时间:2019-01-10 03:21: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学好语文并不难,关键在于做一个有心人,学生要定计划,抓重点;会比较,善总结;重细节,增知识;理错题,记心间。坚持这样做下去,学好语文便为期不远了。   关键词: 学好语文 关键 有心人
      
      课间,与学生闲聊,有学生问我:“老师,怎样才能学好语文呢?”我回答:“学好语文并不难呀,只要做个有心人就行了。”“如何做个有心人呢?”学生又问我。“比如,认真做好语文课堂笔记,记下老师讲的重要内容,以备复习时使用。”我耐心地回答。又有学生问我:“老师,我也认真做笔记了,为什么还学不好呢?”我笑着问他:“那你有没有用心去识记、去领会,把记下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呢?”他不好意思地笑了,说:“这方面我做得还不够,还需努力。”与学生的这段对话,使我想到了一个问题:在很多人的意识中,语文这门学科是最基础、最简单不过的了,无外乎读读、背背、写写、练练,要想学好它,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然而现实却是:愈认为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那么不容易,不是有很多学生苦于学不好语文吗?这是为什么呢?我觉得主要的原因还是:在学习语文方面没有学会做一个有心人。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有心人就是订计划、抓重点
      有的学生每天早上都起得很早,急急忙忙地奔到教室,又马不停蹄地拿起语文书就读、就背,可读了半小时,收效却甚微。这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事先在心里没有制订一份计划:这节早读课我该读什么,务必掌握哪些内容。只有把这些盘算好,读起书来才胸有成竹,才倍有精神,倍有信心,而不是盲目地翻到这页读读,再翻到那页读读,像只无头的苍蝇,没有方向和目标。当然这种高涨的热情应该是用在刀刃上,即抓住重点知识来读,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不然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比方说,学了钱钟书的《读〈伊索寓言〉》后,想利用早读课的时间来复习一下,那就应该抓住本文的重点。本文的重点有二:一是九则寓言的原意和新意,二是本文的写作目的。对于第一个重点,老师在课堂上肯定作了认真的分析,学生应该先加以理解,在早读课上要做的就是领会和识记,大声地朗读,一遍、两遍、三遍……直到记住为止,以后遇到考查这方面知识的题时就会毫无惧色、信心十足了。对于第二个重点,在课文的最后一段交代得清清楚楚,所以学生们该做的就是把该段认认真真地多读几遍,特别是其中关键的几句话,最好做到熟读成诵。这样有目的、有重点地去朗读、去背诵,就成为了一个有心人,就不愁学不好语文了。
      二、有心人就是会比较、善总结
      事物之间都是有一定的联系的,课文与课文之间也不例外,找到这种联系,再进行比较、总结,就会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就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这就要求学生们以联系的眼光来学习课文,不要割断其中的联系。例如在学习第三册中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时,我让学生思考:“本文的文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题目中标明得很清楚,稍加思考,学生们就异口同声地回答:“是序文。”接着我继续发问:“在第二册中,我们也学过一篇序文,是哪篇课文呢?”一些学生仍记得,说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然后我让他们找出二者的联系,很快他们就发现二者的联系了,即文体相同,都是序文。接下来,我就进行引导:“虽然都是序文,但是这两篇序文是完全一样的吗?”学生经过思考、比较,最终得出了结论:“《兰亭集序》是一篇书序,是说明写书的意图、经过,或介绍、评价书的内容的,而《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是具有临别赠言性质的文字,多为劝勉、推重、赞许之辞,二者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这样,学生对序这种文体就有了全面的了解,再遇到类似的文体就自信满满了。确实是这样,在第四册中又接触了一篇序文,即孙文的《〈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由于前面的知识积累,学生一下子就判断出了它属于书序的范畴,并且经过深入的学习和比较,还明白了这篇书序和一般的书序有所不同,表现在:这篇序不是就书论书,而是就书以评史论世,借序以勉励国人。这使得学生对序这种文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应该都归功于联系、比较,所以说学习中不能就文论文,而要联系、比较前后文,善于总结,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有心人。
      三、有心人就是重细节、增知识
      细心的学生会发现:几乎每篇课文的最后面都会有一个方框,里面有一小段文字。可不要小看了这些巴掌大的文字,它们都和课文相关联,有的是名人名言,给学生以思想的启迪;有的是写作方法的探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还有的是历史故事的补充,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例如在郁达夫《故都的秋》这篇课文后面,选用的是刘勰《文心雕龙・知音》里的几句话:“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世远莫见其面,觇文辄见其心。岂成篇之足深?患识照之自浅耳。”如何来领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呢?这就要从分析文章的语言文字入手。《故都的秋》亦是这样。文中描绘了故都北平的秋色,即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秋雨、秋枣等,学生通过对这些写景的文字的分析,就可以体会作者郁达夫的情感:抒发赞美、眷恋故都自然风物的真情,流露出作者深远的幽思和孤独感。再如在课文《张衡传》的后面,选用的是《汉书・李广苏建传》中有关苏武的历史故事,写苏武在匈奴被扣十九年,执汉节而不屈,坚强地支撑了下来,这种不屈的精神使学生感动不已,同时也满足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不仅深入了解了科学家张衡,而且初步了解了外交家苏武。再比如在一些课文后面选用了一些名人名言,如泰戈尔的《飞鸟集》中的几句:(1)鸟翼上系上了黄金,这鸟便永不能再在天上翱翔了;(2)不要因为你自己没有胃口而去责备你的食物;(3)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这些语句富有哲理,在读完之后,我便让学生们进行讨论、交流,结果他们不仅理解得透彻,而且联系自己的实际来谈,如第(2)句,他们有的举例说,当自己生气时,心情很不好,见到别人也没有好脸色,甚至把怨气发泄到别人的身上,这是很不正确的做法,自己要学会克制,学会调整,学会乐观。只要这样持之以恒地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关注细节,从细节中学到知识,领悟人生的真谛,那么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地就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自觉不自觉地就成为了一个学习上的有心人。
      学好语文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内因决定着外因,只有学生主观上认真了、 努力了,学好语文才不是一句空话,才有可能变成现实。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自己变成一个有心人,只要有心,就会成功。

    推荐访问:只怕有心人 世上无难事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