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塔西佗陷阱的消解与避免

    时间:2021-05-13 16:03:4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近年来警察公共危机事件愈来愈多,警察公共关系危机事件从上海“杨佳案”到贵州 “瓮安事件”,从近期的“启东事件”到“平度征地案”,吸引了大众媒体的注意,并引起了社会舆论的批评。公共关系危机对基层公安机关的形象和声誉造成严重损害,使基层公安机关处于社会舆论的负面焦点,稍有处置不当就会陷入“塔西佗陷阱”。本文从基层公安机关层面探讨了警察公共关系的现状,分析和研究警察公共关系危机的根源,从消解和避免两个不同的层面,探讨塔西佗陷阱出现后如何通过先期的工作和有效的对策去预防和化解危机,通过公安机关自身队伍建设和有效的机制改革远离“塔西佗陷阱”。
      关键词 塔西佗陷阱 公共关系危机 基层公安机关
      作者简介:洪世坤,江苏警官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201-04
      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体制转轨、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社会成分日趋复杂,社会矛盾集中爆发,群体性事件不断发生,腐败事件层出不穷,导致社会的满意度不断降低,社会稳定受到了严峻的威胁。最近几年,警察公共危机事件愈来愈多,从上海“杨佳案”到贵州 “瓮安事件”,从近期的“启东事件”到“平度征地案”,在社会愈加仇警和新媒体时代舆论愈难管控的背景下,涉警公关危机越来越多,社会治安形势愈加复杂,公安机关的公信力愈加受到挑战,“塔西佗陷阱”已经成为新时期影响社会稳定亟需公安机关破解的一个突出难题。而这些突发的警察公共危机事件往往源于地方基层的社会矛盾,事件发生时首当其冲的就是基层公安机关,尤其是县(区)公安所队。基层公安机关需要及时发现危机并正确处理危机,但是由于基层公安机关的舆论导向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都不及上级机关,对于公共关系危机的应对与预防都缺乏固定策略与处置方案,更容易陷入“塔西佗陷阱”。因此基层公安机关如何跨出“塔西佗陷阱”,重塑基层社会群众对公安机关的信任,更值得关注和调查研究。
      一、“塔西佗陷阱”的形成原因及特点
      “塔西佗陷阱”源于古罗马时代的政论家普布里乌斯·克奈里乌斯·塔西佗,塔西佗对“塔西佗陷阱”的定义是: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无论政府是在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民众认为是在说假话做坏事。这就是著名的“塔西佗陷阱”。当前中国的差序政府信任格局,对基层政府机关尤其是处于一线的公安机关的低信任甚至是不信任,使“塔西佗陷阱”在基层公安机关中表现的更为明显。
      这一定律在近年来爆发的社会群体突发事件中有充分的体现,当公安机关遭遇公信力危机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颁布什么样的政策,社会都会给以其负面评价。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由于利益失衡严重导致社会矛盾冲突的加剧,加上政府部门目前公信力的普遍下降的影响,尤其是公安机关作为政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某些公共利益的调整不力、对特定公共事件的处理不慎、非警务活动过多,或者工作中出现疏漏,都容易丧失群众的信任。由于缺乏相应的补救措施,以至于最后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公众都认为是在说假话,最终陷入塔西佗陷阱的恶性循环。
      政府机关尤其是公安机关的公信力的下降是“塔西佗陷阱”形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新媒体领域,网民成为信息发布的主体,计算机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舆论庞杂,传播速度加快,把基层公安机关暴露在公众视野里。一些矛盾和问题通过舆论的的传播和放大,有时显现出远远超出事件本身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影响公众的判断趋向,可能导致公众对公安机关的不信任情绪的滋生,从而形成“塔西佗陷阱”的舆论土壤。
      当公安机关公共政策的制定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公共政策价值取向与公众利益相违背,警务公开和透明化程度不够,公安机关基层干警素质不高,不能公正执法、规范执法时,会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公安机关的声誉和形象会被削弱,导致公信力下降。而公信力下降到一定程度会使得社会和人民群众普遍不满意或者不理解公安工作,公安机关难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日常工作难以展开,甚至造成纠纷和冲突,陷入“塔西佗陷阱”困境。
      “塔西佗陷阱”对公安公信力的打击一般都是毁灭性的,基层公安机关一个小小的决策失误或不当处置,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和大量精力去重塑公信力,极大的浪费社会公共资源。
      因此“塔西佗陷阱”现象产生于高度媒介化社会下积聚起来的情绪反噬,产生于社会转型期间风险社会所赋予群众的特殊心理,具体而言,一般地方的“塔西佗陷阱”大致会呈现以下几种外在特征:
      一是突发性和复杂性。公共关系危机发生的条件一但形成,就会因为极小的事件的处置不当而迅速爆发,而且往往很难被公安机关准确地分析和识别。警方到现场控制局面时,已经难以发现事件本来的真相,危机事件一般都会随着时间愈来愈复杂,公安机关难以获得第一手真实信息,做出准确的信息研判。
      二是破坏性或者负面性。在一些危机事件或非警务活动中,政府部门既不能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完美的处理问题,也不能通过沟通获取群众的支持和理解。有时危机貌似已经被解决,但由于缺乏公共关系危机事后处理和追踪机制,很可能造成危机的再次发生。而持续的负面效应和公信力危机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程度的混乱,造成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三是潜伏性。塔西佗陷阱发生之前都是有一定的潜伏期,都是由长期的政策失当,执行不严,沟通不畅造成的,一但遇上诱因就会爆发。基层公安机关对困难往往准备不足,缺乏预警机制和应对方案。如果危机能在潜伏期被发现,通过及时预警,尽可能做到事前控制,基层公安机关能充分的按照应急方案顺利的解决危机。

    推荐访问:消解 陷阱 塔西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