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数学学习 > 正文

    高校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时间:2021-03-20 00:05:4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伴随着教育部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提出、实施、验证,各部门对高校卓越法律人才的探究的相关论述很多,但针对高校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相关论述比较少。大家针对的是对相关文件的解读,而对如何培养并输送卓越法律人才也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本文从何为卓越法学人才着手,立足教育部下发的文件,探析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构建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更多的卓越法学人才,进而为我国推进依法治国建设输送更多的卓越法律人才。
      关键词 高校 法学人才 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政法学院十八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专项项目《高等政法院校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5F18Z”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秦增忠,山东政法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10-231-0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召开进一步助推了依法治国的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自往昔至今,法便是社会公众所关注的热点。法是一种规则、一种社会规范、一个无形的长满荆棘的圈子,它束缚着每一个人,人们的行为、人们的言语都受其影响,有时候,法甚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如果说经济是推动这个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那么法则是维持这个社会平稳发展的最佳保障。法有着强大的作用,其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喻。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便非常注重法律的研究,随后中央政府在一系列的改革中提出依法治国的战略。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更加强调依法治国,人们对于依法治国有了更多的认识,也更加重视依法治国的作用。所以,如何完善法以及当前的法律体系也就成了非常紧迫的问题。当然这一项大工程需要一大批优秀法学人才来完成,而优秀法学人才的缺失,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当前法以及法律体系的完善,同时,培养大批法学人才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高校教育。高校通过开设法学专业,实现法学教育的系统化,在此基础上达成培养法学人才的目标。目前,大部分高校法学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虽然高校可以培养出大批法学专业毕业生,却难以培养出大量的卓越的法学人才。面对卓越法学人才的巨大需求量,如何去培养则是一大热点。因此,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重点之一,我们自应对其进行深刻探索。
      一、 何为卓越法学人才
      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和。那何为卓越法学人才呢?仅仅从字面上理解,则可以定义为优秀的法学人才。然而就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长久以来在国内并没有明确的认识以及准确的定义。其争执点自是在于何为卓越,法学人才需达到何种标准才能真正称为卓越的法学人才。首先,对于法学人才的最基本要求便是应具有法律知识、法律技能和法律素养,另外还需有深入研究法学理论的能力。而卓越又应作何解释呢?法学人才无非就是以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主,而卓越则要求法学人才在实践过程中、在理论研究中有很强的领悟能力和独到的见解,最基本的应该定位为有利于法律深入人心、有利于法律体系完善、有利于推动社会法制建设、有利于使法学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入发展。卓越法律人才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大发现,最重要的是要长久、持续的促进法学研究、法治完善以及维持法学秩序。又或是可以作如此解释即可以明辨前人的结论,践行其中正确、相对完善的观点并且在总结继承前人的观点后可以提出新的法学思维、推陈出新的法学人才。
      二、 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何解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的制约下,我国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如下:培养目标略显单一,管理体制呈条块化,对专业设置划分过于细致,教学手段守旧,考试方法过于传统,教研体制的缺失束缚了进步等等。不能说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无是处、毫无价值,但是对于人才质量的需求而言,如此人才培养模式益处并不突出。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情况下,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赶上社会发展的脚步,无法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卓越法学人才的质量。对于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即是效果显著的又是完善的,有利于培养出高素质法学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该人才培养模式所培养出的法学人才不仅满足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满足社会法制建设的需要。卓越即要超越,超越以往不适应当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综合素质更强的法学人才。如何向卓越靠拢呢?例如:培养目标应达到多样化,创新教学途径,开放学生审核方式,继而使管理体制呈现整体化特征。若能如此,势必有利于卓越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法学人才。
      三、 构建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借鉴国内外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在发掘国内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优秀成分为基础上,充分把握创新的重要性,把握开放的必要性。同时尊重教学规律和法学教育规律,推进新世纪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诞生。而对于具体的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则需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应用型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其二便是学术型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分析一下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的共同要求:
      (一)明确培养目标
      不论是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学术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一,要明确培养目标。我们要确定各模式的培养特色,而不是将应用型法学人才进行学术性战略培养,或者将学术型人才进行应用性战略培养,要努力避免在极力追求面面俱到的同时,往往得到一面都不到的境况。这一目标只是针对普通法学本科时期的人才培养,而对于后续的应用型、学术型的人才培养,学术、应用间的相互贯通自是必不可少的。应用型与学术型兼具的人才自是最好的结果,但是把这样的目标放在高校本科专业教育阶段明显是不合适的,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加大了校方的压力,也自然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这种双型人才培养模式历来受到广泛支持,但是在国内大部分高校的教育资源是不允许的,难以达到双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程度。如此,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与学术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冲突即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需要破解的,如果过分追求某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则难以达到培养大量优秀法学人才的效果。因此,明确培养目标是卓越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前提,即专于应用型法学法学人才培养或是学术型法学人才培养,首先追求一面到,专于一门,在往后的深造中再追求面面到,精于多门。

    推荐访问:探究 法学 高校 人才培养模式 卓越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