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

    时间:2021-07-08 16:02:3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扩大将不利于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同发展。以技术产出的专利为数据源,运用大数据挖掘工具、泰尔熵指数及空间计量学的方法和理论,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差异整体上呈现下降态势,并以初期震荡向后期平稳有升过度。②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区域技术创新差异呈现高的空间集聚效应,且强强集聚与弱弱集聚具有一定时期内的稳定性,部分地区面临陷入技术贫困陷阱风险。③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差异存在趋同俱乐部现象,个别国家随时间推移可能经历不同俱乐部过度。针对这种趋同特征及各国技术需求特点可划分为4种类别:技术转出区、技术转入区、技术扩散区和技术承接区。技术转出区多集中在东欧某些经济发达、能源依存度高的国家。为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议:①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减排政策的同时,需要国际社会制定与其相适应的差异化且有侧重的援助方案。②技术创新强国在涉及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等事项上应该给予技术需求国让步。同时,技术转移应考虑区域协同及地理邻近的扩散。③中国应发挥好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的作用,加强特定区域内共性技术的帮扶力度,建立與适宜国家间关键技术联合研发与示范机制,树立大国形象。④中国应加快沿线战略布局,根据不同区域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现状及其技术能力制定差异化的产业和技术转移的政策,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技术合作与贸易往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
      关键词 气候变化;时空格局;技术需求与转移
      中图分类号 F114.4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2-2104(2017)09-0102-10[WTHZ]DOI:10.12062/cpre.20170454
      气候变化正逐渐危及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它是涉及地球各层级及人类社会各方面的综合性环境问题[1],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世界上第一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标志着人类重视保护赖以生存的地球资源和环境上升到了法律层面。当前人类活动深刻影响着全球气候变化,干旱、洪涝、台风等恶劣天气严重影响着包括水资源、农业生产等在内的主要领域,同时,生物病虫害、土地沙漠化等不利于农业领域可持续发展[2-4]。科学和技术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5],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是有效减缓或适应气候危害的重要途径。然而,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世界各国创新差异不断扩大。受技术保护、知识产权等不利技术扩散因素影响,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可能随时间推移出现较大差异,若各国无视这种差异的不断扩大而无应对措施,将极大地不利于各国社会发展和地区气候稳定。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创新差异,寻求适宜的合作对象和技术,将不仅有利于产能大国产业转移和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更好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而且能够实现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上的协同发展,避免技术贫困陷阱。
      有关区域创新差异与时空格局演进的研究较多,多以地区、省域、市域或更小区域的差异研究为主,涉及区域技术创新[6-7]、城市发展创新[8-9]、经济投入产出差异[10-11]、地区旅游发展等话题[12-13]。而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研究方面,学者们多分领域展开,如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学者多注重创新模式分析[14]、过程保障[15]、效率评估[16]、体系构建等方面的理论研究[17]。相对而言,专门研究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格局的文献还较少,多数研究仅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如何有效适应而建立创新机制进行了探讨[18-20]。基于上述考虑,本文试图挖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急需的关键技术,分析各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创新差异的时空格局,突出体现沿线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创新位置和中国在此背景下的战略制定,尝试构建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解决方案和以科学技术为支持的资源配置方案。
      1 数据来源
      1.1 技术识别与分类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技术需求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所在,对UNFCCC发布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报告进行文本挖掘,能够最贴切和真实的抽取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领域,同时由于技术需求报告涉及的相关技术还需细分,因此参照《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IPC Green Inventory)》以及《环保型技术索引(EST Concordance)》等将各技术领域进行细分,最终确立了9大技术领域,103个末级领域的技术分类体系(见表1)。
      1.2 技术记录检索与下载
      专利是衡量区域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1-22],根据上文所列技术末级领域建立专利检索策略,建立过程中我们遵循“主题关键词+IPC分类号”的方法,同时通过相关领域专家判断与建议对初步策略进行改进,以改进后的检索策略进行试检索,对检索策略不断训练和完善,最终确立本文相关技术领域的检索策略。基于EPO世界专利数据库,运用最终建立的检索策略检索和下载了2003—2014年相关领域授权的专利,总计2 184 291项,建立本地数据库,命名为A。
      1.3 分析对象选择
      “一带一路”是中国寻求与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战略举措,中国一带一路网信息显示至此与中国签订“一带一路”相关协议的国家已达到68个,且以发展中国家或转型经济体为主,“一带一路”路线轮廓明确,而沿线国家包括但不限于已有国家。本文从区域上对这些国家进行了界定,并选定部分具有代表性国家为研究对象。具体如表2所示。抽取数据库A中专利授权人为表2中国家的专利项,总计184 680项,占比8.45%,并建立本地数据库,命名为B。数据库B将是下文数据分析的主要对象。需要指出的是,本文研究对象未将中国划入在内原因有三,其一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的体量较大,技术创新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均与其不具可比性。其二是与中国地理邻近(接壤)的沿线国家较多,空间集聚特征对某一较大或较小数据表现灵敏,沿线国家技术创新时空格局可能会受中国较大数据的影响而表现不显著。其三是“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以中国为主推力,本文仅以其为“观察国”视角,试图摸清沿线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的时空格局,以期研究成果为未来中国开展“一带一路”气候技术合作的适宜伙伴遴选、制定发展战略等方面提供依据。

    推荐访问:技术创新 格局 气候变化 应对 差异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