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建构主义分析

    时间:2021-07-06 20:02:5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建构主义理论为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供了一个思考的维度。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着眼于事物背后的观念因素,探究相互间关系的影响。因此,依托建构主义的核心理念——身份定位和角色认同,从高校内部因素间的关系出发,可以分析当前对思政课实效性的阻碍因素,并在改进沟通机制的基础上重构新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实效性 身份 认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6-0028-02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指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际效果。”[1]但是,根据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实际情况来看,不仅尚未达到大学生运用思政课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的目标,甚至一些学生从开始就认为思政课“无聊”“没用”,缺课成风;高校的一些思政课教师也对学生的表现头痛,有些甚至自我安慰“习惯就好”。高校思政课的实效性如何提升意义重大,也引发了诸多学者的思考,研究角度也可谓多种多样,但是我们在研究其课程模式、方法等操作性要素的同时,更应该深入背后,探究观念上的成因。同时,除了研究教师的角色,还需要进一步探讨思政课程本身的地位以及学生身份的认同。
      一、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下的身份和认同
      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利益核心和自由主义对于成文规范的重视,建构主义将身份建构作为核心概念之一,强调在互动过程中的认同,它认为世界是人的群体构成的世界,行为体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之中对身份和利益的建构构成社会关系和世界。
      对于高校思政课,也需要不同主体之间的身份重构,在互动过程中实现认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高的方式和方法要真正发挥其功用,还需要学校教育管理者、教师、学生三方转变传统的固有观念,给思政课程新的“身份”定位、内化思政课教师新的身份,促进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并扮演好在思政课中的角色。因此,身份定位和观念认同是本文依托于建构主义理论探讨思政课实效性建设的核心和关键。
      二、当前影响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身份定位问题
      1.高校宏观层面的学科“身份”问题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被赋予的政治任务重大,对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但是落实到实践上,学科和课程的发展却远远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思政课在全校学科中一般处于办公条件较差、职称评审较难、经费不够充足的地位,正因为高校内部思政课的地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地位在在高校教育改革的进程中被日益边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现状易产生‘群体价值威胁’,进而影响到个体的社会认同威胁。”[2]基于此,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形成了思政课不受关注“弱势”的身份定位。
      2.思政课教师的旧有身份认知问题
      (1)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定位的已有研究
      从思政课教师的身份(或者说应该承担的角色)出发进行研究的较多,如探讨思政课教师在学生心理健康中的心理角色(郭霞,2015),民办高校中青年思政课教师应当塑造成为的课程领导者、双师型、科研型和育人型角色(李辉,2015),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应该具备的学科建设与拓展者、大学生学习促进和帮助者的角色等(葛丽2015)。但是,越过研究具体身份的思路,从事物背后的观念出发,又可以进一步挖掘高校思政课教师身份的认知问题。
      (2)思政课教师“我”与“他”观念下的身份定位问题
      高校思政课实效性不高的外在具象的背后是觀念的问题,为什么一些思政课教师扮演不好上述研究中的诸多角色,其深层次“我”与“他”的固有观念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西方的建构主义理论中,身份具有两种观念:一种是自我持有的观念,一种是他者持有的观念。从一些思政课教师的传统观念来看,教师扮演着“我”的身份,思政课程本身的要求和学生的观念则扮演着“他”的身份,而“我”和“他”之间是脱节的或者是有冲突的,没有相互接受或者融合。
      具体表现为:(1)一部分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传统的固有观念中,课程的要求高于自身接受的要求,是一种超出“我”的文化范围之外的“他”的存在,特别表现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宣讲和创新方面,对思政课的科学研究,教师的“我”要么认为思政课难以研究,要么超脱于思政课的范围选择另外的方向,导致学科的建设不足;(2)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往往以“我”的观念单方面输送知识,不去了解学生“他“的观念,较少进行与学生的互动及课堂课外学生的交流等,使得学生主体性作用较难体现。在“我”与“他”的观念之下,思政课教师难以取得学科的新发展、科研的创新、教学的改进,也就难以提升课程的有效性。
      3.学生所固有的身份认知问题
      在影响思政课实效性的因素研究中,学生这一主体很少单独作为一个研究的对象,基本上包含在教师主体研究之内。但是学生主体却是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研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相反,从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来看,学生不只是被动地对教师教学活动产生反应,学生本身的观念和身份定位同样反作用于教师。目前思政课中学生所存在的身份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于自身的身份定位,一是学生对教师的身份认知。
      (1)思政课程中学生的自身身份定位问题
      学生普遍存在的对于自身身份的认知问题表现为“弱相关者” 和“非受益者”。首先,一部分的学生持有思政课与我无关的观念。认为思政课只要及格,拿到学分就可,不必认真听认真学认真想,除了学分与自己毫无关系;认为思政课所授内容与自己生活无直接关联,也就形成了学生主体对思政课“弱相关者”的身份定位问题。其次,很大程度上,学生认为自身在思政课中没有实质性的收获。简单地将思政课完全当成空洞的教条式理论,从观念上先入为主,排斥思政课程;在技能及对未来就业指导方面远远不及专业课和课外兼职实践,加深了学生在思政课中“非受益者”身份定位。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实效性 思想 高校 建构主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