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共享发展的逻辑归属

    时间:2021-07-01 04:01:5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共享发展是党和国家针对我国发展现状进行思考的产物,既反映了时代特色,又创新了发展思路。研究唯物史观视阈下的共享发展,梳理它的渊源,明确它的逻辑,才能找到它的归属,在实践中更好的推动它的实现。
      [关键词]共享发展;归属;唯物史观;价值评判
      [中图分类号] A8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1-0040-0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改革已步入深水区,各种社会矛盾凸显,社会财富分配不公、贫富差距不断扩大、个人主义逐渐盛行,引发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利益诉求的多元化,这些问题本身及其衍生的新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的进步,激发着人民群众对发展成果公平享有的渴求。因此,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既要侧重国家经济发展,保障物质财富的不断富裕,又要促进社会公平,逐渐缩小社会贫富差距。而共享发展正是基于这些客观存在所提出的价值理念。共享发展的提出,一方面植根于我国具体国情的需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固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先富阶层并未担负起带动后富阶层的责任,导致社会发展主体在承担社会发展成本和享受发展成果上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人民群众不能公平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社會矛盾,因此必须要推进共享发展,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提升获得感,增强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共享发展也是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在全球范围内,从有形的物质共享到无形的物质共享,从物质层面的共享到精神层面的共享,可以说共享发展理念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共享发展正成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而被各国逐渐推广。由此可见,共享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我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观认识的深化与丰富。它蕴含着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即“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1],在昭示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治国理念,坚持把人民的主体性与社会发展的规律性紧密结合。它在总结我国以往的实践经验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指明实践方向,通过在各阶层、各行业、各地区实现共享发展,真正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2]。
      在实践中更好地推动共享发展,必须在唯物史观视阈下,梳理它的渊源,明确它的内涵,找到它的归属。共享发展的目标是要实现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即人民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共享发展的内容是要实现相对和绝对的统一,即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国内与国际发展的和谐统一;共享发展的过程是要实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即在摸索共享发展的道路上,既要勇于从获得的直接认识中去摸索共享发展之路,又要虚心从历史经验教训和国外既有成功经验中去完善共享发展之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与统一;共享发展的归属是实现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有机统一,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相得益彰。
      一、共享发展的目标: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共享发展的目标聚焦于人民群众和整个社会的发展,两者构成了共享发展的主客体,并在发展过程中实现和谐统一——主体为客体提供前提条件,客体为主体提供客观依据和现实基础。在共享发展中,客体是指现实的存在物,这种存在物不仅包含发展成果,还包含围绕共享发展所建构的社会结构体系,具体表现为现代化建设中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发展。人民作为我国共享发展的主体,在共享发展这一进程中,创造了社会财富,实现了生活质量的改善;加快了改革进程,促进了国家经济的腾飞;实现了自身发展,提高了个人的能力素质。共享发展强调共建共享,让发展成果普惠人民,这就改变了人民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具体表现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此外,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具体表现为人的认知力、创造力、独立性、自主性的提升,而公平的标尺相应的就为人民的个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必须强调的是共享发展的主体和客体的发展进程虽然有所区别,但是却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贯通。
      首先,共享发展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促进。主体通过自身的活动促使客体发生变化,客体的变化又能进一步促进主体发生相应的改变。在这一过程中,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是促使主体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主体的能动变化又反作用于客体,主客体在这一过程中循环往复,相互促进。作为我国共享发展的主体,人民创造了历史,推动了社会进步,是共享发展客体的承担者和享受者,他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创造社会财富,改善社会结构、制度体系[3]。而客体的发展又为主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脱离社会发展成果、社会结构体系的保障,人民就会成为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现实的存在。因此,人民以社会进步为发展依据,社会发展是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其次,共享发展的主客体之间相互渗透。主体在实践中将自己的意愿、需求、目的等主观意识自觉地渗透到客体和它的运动变化之中,客体将自身的性质、变化规律等渗透到主体的思想、行为之中[4]。在共享发展中,人民自身的公共利益诉求会通过国家方针政策、社会制度体系等客体表达出来并具体落实到实践之中。相应的,社会框架体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等也为人民谋求共享发展提供了遵循原则和参考依据,避免发展走弯路错路的现象。
      最后,共享发展主客体之间相互贯通。在主客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通过作用于客体,使客体按照其需要为其服务,客体反作用于主体,使主体按照客体的实际状况进行变化,从而让主客体相互服务于对方的发展。作为共享发展的主体,人民创造了社会财富,以共同富裕为其追求的目标,这就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载体。反之,社会结构体系、规章制度等方面的发展为人民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提供了切实的保障,并激发了人民对公平的追求,既迎合了人民的价值诉求,又加快了社会的全面发展。
      共享发展主客体的统一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确保了人民的主体地位,真正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公平地惠及人民,从而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推荐访问:归属 逻辑 共享 发展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