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土地改革铸就了民众对党的信任和领袖的崇敬

    时间:2021-03-24 12:12:1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土地改革消灭了几千年来的土地私有制,广大贫苦农民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结束了受剥削的历史。共产党成为人民的救星,翻身的民众从内心拥护共产党,崇敬领袖毛泽东,坚定跟党走。在以后出现“左”的错误,造成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广大群众对党和毛泽东的信任没有丝毫的动摇,在生产、生活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然表现出建设社会主义高昂的热情。本文想通过事实说明:党和领袖的威信是要靠给群众办实事,让广大群众得到实惠才能树立起来,这样的威信才能长久而巩固。
      关键词:土地改革;人民群众 ;共产党 ;领袖
      每当回首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都让人震撼和庆幸。1921年7月30日,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13个人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开会,这就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如此弱小的力量,却在28年后夺取“一个人口占全人类近四分之一的大国”[1]政权,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取得政权后,尽管经历了一些曲折,共产党执政地位始终坚实稳固。总结党的历史,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共产党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拥护,特别是“占全国总人口的80%”[2](P.1)以上的农民的拥护。民众为什么要拥护共产党,追根朔源,因为共产党让广大民众,特别是广大的贫苦农民得到了实际利益,即:赖以生存的基础——土地。
      一、依靠土地改革,共产党带领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人民翻身得解放
      自古以来,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国家。中国共产党从创建开始就关注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1921年4月7日出版的《共产党》月刊曾发表《告中国的农民》一文,指出:“中国农民占全人口底大多数,无论在革命的预备时期,和革命的实行时期,他们都是占重要位置的。设若他们有了阶级的觉悟,可以起来进行阶级斗争,我们底社会革命,共产主义,就有了十分的可能性了。”那么,如何让农民觉悟起来进行革命呢?该文指出:号召农民“集合起来”,抢回你们被抢的田地,“共产主义就能使你们脱出一切的痛苦。”[3](P.3-7)因此,党的一大结束不久,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开始在浙江萧山、广东海陆丰和湖南衡山等地区逐步兴起。毛泽东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主要倡导者和主要实践者。早在1926年9月1日,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就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所谓国民革命运动,其大部分即是农民运动”。[4](P.60)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是依靠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最根本的就是土地问题。因此,“中国革命的根本内容首先是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5](P.610)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时,1928年1月毛泽东指导起草的《遂川工农兵政府临时政纲》中规定:“凡地主、祠庙、公共机关的田地、山林和一切附属,”分给“贫苦人民和退伍兵士耕种使用”。[6](P.327)如此,井冈山——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壮大。在此基础上,1928年12月,毛泽东先后主持制定了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1931年2月8日,苏区中央发出的第九号通告明确提出:必须使广大农民在土地革命中取得“他们唯一热望的土地所有权”。[6](P.362)这些举措取得了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根据地广大劳动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拥有从未有过的权利;二是开展土地革命,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得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是通过革命政权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支援了革命战争,使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四是广大农民群众深切体会到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为穷人打天下的队伍,由衷地拥护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军队。因此,“党的六大以后,红军和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其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毛泽东、朱德领导开辟的赣南、闽西根据地。”[6](P.364)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仍然能够坚持下来并不可遏制地得到发展,关键就在于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深入地开展土地革命”。[4](P.99)毛泽东在1936年有一段精辟的总结和预言:“谁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谁就得到了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7](P.103)
      在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标志着解放区变革封建土地关系,废除封建剥削制度的全面展开。大批农民获得了土地,如“晋察冀解放区的冀中地区,至1946年底有7012个村庄完成了土地改革,占村庄总数的83%。”[6](P.937)土改运动激发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政治热情和生产积极性,“晋冀鲁豫、东北等解放区出现了十数年未有的大丰收,连一些贫困的山区,农业生产也开始增长,农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许多地方出现了父母送子、妻子送郎、兄弟相争、村干部带头的踊跃参军参战的动人景象。“各解放区有300至400万农民参加了民兵。在苏皖边解放区的宣泰战斗中,仅参加担架运输的农民就有1.2万余人,当地几乎全部青壮年农民都参加战场勤务。”[6](P.934)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规模也从1936年10月三支主力红军会合时的“三万人左右”[1]发展“到1946年6月,全军共127万余人,其中野战军61万余人,地方军66万余人。”[6(P.895)到1946年6月,解放区的面积达到了228.5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4%;解放区拥有的城市达到464座,约占全国县以上城市总数的23%;解放区人口达到1.36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8.6%。[6](P.931)
      1947年7月至9月,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省建屏县(今属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通过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草案)》,这是中国共产党公开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土地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至此,党的土地政策基本成形。
      关于土地改革问题,国民党及其蒋介石是否意识到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呢?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曾在1930年9月提出过一套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具体方案与程序,并多次尝试过进行“二五减租”。但由于国民党是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极力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极力掩盖中国存在土地问题的实质,因此,也不可能把“耕者有其田”这种主张付诸实施。蒋介石曾说:“今日中国之土地,不患缺乏,亦不患地主把持,统计全国人口,与土地之分配,尚属地浮于人,不苦人不得地,惟苦地不整理。”[8](P.1564)国民党有时口头上也讲“耕者有其田”,但并没有真正实行。“这也是国民党政治失败,乃至最后军事上几乎全军覆没的重要原因。”[9](P.23)国民党在深刻总结失败教训时,认识到这个情况。退到台湾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土地改革。蒋介石这才真正认识到这是稳定阵脚、力谋发展的根本之计。

    推荐访问:土地改革 铸就 崇敬 民众 领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