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理科资料 > 正文

    千锤百炼重生欧冶精神 千锤百炼始成钢下一句

    时间:2020-03-17 07:33:4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像笔者这样的年轻一代,对龙泉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闻名海内外的青瓷,而是爷爷晨练时,手里的那把“龙泉剑”。印象里那就是明晃晃、不锈钢制成,用来练太极剑的一种武术道具。在前文中提到的这次“龙泉国宝”中,位列五代青瓷五管瓶之后的,竟然就是一把刚刚制成不久的“龙泉剑”。
      然而再次见到龙泉剑,很将眼前这件精美的、闪着寒光的宝剑与儿时看到的那种龙泉剑建立起什么关系。它的刀鞘是银与紫檀制成,装饰雕工复杂,精美异常,而剑身打磨出了八个泾渭分明的面,在射灯照耀下,竟显出钻石般的光辉。从外面还看不到的精密之处,是这把新剑乃是十数把古老残剑的合锻,是古今工匠技术的合一体……
      龙泉大街上,除了青瓷铺就是刀剑店。有一家刀剑店颇有气势,带铜钉的对开木门,门口两尊金狮,关着门的话,从外面窥探不到里面的景象。和其他用橱窗装点门面的刀剑店非常不同。在这家名为“正武堂”的刀剑店里,笔者见到了前面所说那件“神兵”的铸造者周正武。他生于60年代末,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体型微胖,显得比其他龙泉男人都魁梧许多。为什么记忆里的龙泉剑与他所铸的龙泉剑差异那么大?是不是我见识太少呢?老周哈哈一笑,拍着笔者的肩膀说,“你小的时候龙泉出的剑就是那样,基本上都是用气压轧床把钢板压成剑的形状,然后用砂轮打磨出来的。最后配上几十块钱的一个刀鞘,包上一点铜的装饰,再拴上一个红穗,就飞人寻常百姓家了。”
      事实上,即便是这样的“糊弄”型的龙泉剑,在70、80年代的龙泉也是才刚刚开始制造。虽然传说中,从战国时欧冶子就在此地铸剑,龙泉在唐宋之时也一度是中国宝剑的主产地之一。但铸剑业就像青瓷一样,到清末就非常衰落了。一方面是冷兵器退出了战场,另一方面是国家动荡,很少有人愿意出钱打造名贵的宝剑来收藏。铸剑师有很多都改行打铁做农具了,到“文革”期间,宝剑作为“四旧”,彻底终止了锻造。
      老周之所以那么魁梧,是因为他本不是龙泉人士,他的祖上是河南人,后来迁徙到了这里。入乡随俗,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操起了打铁的营生,几代人没有人想到用这些铁去做什么剑。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柬埔寨发生了政变,原本执掌国印的西哈努克亲王流亡中国,并一住就是好几年。亲王有一段时间在杭州生活,闲暇时学习中国的剑术来锻炼身体,可遗憾的就是遍寻商店也找不到一把像样的宝剑。借此契机,周恩来发出指示,从各方面抽调一些人力,让龙泉恢复宝剑的锻造生产。老周的父亲本来在集体单位“龙泉铁器社”工作,结果被调到“宝剑社”当了主任,龙泉的铸剑行业才算是恢复了起来。但从那一代人开始,到周正武上世纪80年代刚刚步入这个行业时,龙泉的剑厂都是以制作武术所用的刀剑为主,也就是公园里老爷爷背上背着的那种剑。
      时间跳跃到2003年,龙泉市在北京民族文化富举办了一次手工艺术大展。名为大展,但是观者寥寥。周正武的展台出人意料地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光是北京的刀友,也有从东北、河北等附近地区赶过来的。说到此事,老周笑了半天,绝对比自己的汉剑刚刚被评为“国宝”还开心。因为这是他第一次作为一个龙泉人,体会到了铸剑师应该受到的尊重。这个场景,让一起来的龙泉同行们看得目瞪口果。从那次之后,老周逐渐成为了龙泉铸剑行业的领军人物。
      从上世纪末的铁条,到本世纪初备受瞩目的宝剑,这10多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老周的真心话竟然要从上网说起。
      早年问他在剑厂里干得不是很带劲,想参军或者当警察,却屡屡受挫,过着有点无聊的日子,唯一的兴趣就是搜集一些刀剑收藏与铸造的资料。上世纪90年代末,老周买了一台旧电脑,想闲来无事打发时间。学会上网后,无意中登录了一个探讨刀剑收藏的论坛,发现世界上竟然还有那么多同好,而这些同好的手中竟然有那么多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刀剑资料。原本打算就是把刀剑当作一个爱好,但2000年时,论坛里一位台湾铸剑师说的一句话激怒了他。“他说他曾经三次来龙泉,觉得这里、乃至整个浙江已经没人会造剑了。我当时心里火就上来了,立刻回帖说,你以后要对今天这句话负责!” 老周关上电脑,就开始行动。经过一年的反复学习与试验,他制出一些还算比较像样的刀剑,由于当时日本刀的资料最全,所以这一批刀剑以日本刀为主。当他把自己得意之作的照片发到论坛之后,一下就引起了轰动。但即便是在这个时候,老周也没想过成为一个铸剑师,他尝试古法制刀剑,只不过是作为一个龙泉人,有点咽不下那口气。但没想到,随着作品照片的一次次被评论和转贴,开始有人私下联络他订货了。老周这才突然觉得,铸剑不但是一项自己爱好的事业,同时又能帮着父辈们把龙泉的传统制剑技艺恢复起来,不如就做一下吧。这才有了从刀友玩票到职业铸剑师的华丽转身。
      让龙泉古剑重生,是周正武的终极理想。但是与做日本刀不同,中国古剑的资料异常缺少,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哥窑青瓷一样,今天的匠人们大多数时间只能自己摸索和试验。与其说是复原技艺,不如说是创造技艺。由于那几年心里老想着这件事,手头的锤子就不舍得放下,总是一夜一夜的不睡觉,周正武一度变成了一个很瘦的人,怕笔者不信,他还拿出照片来证明自己的话。
      原本老周打算用10年的时间来作出一些像样的中国古式宝剑,得到社会上的一些认可。但在超负荷的工作之下,2002年,他的第一把达到古剑水准的宝剑“光复”就问世了。2005年时,他代表中国内地刀剑铸造业参加了澳门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当代世界铸刀大师作品展”,荣膺“国际铸刀大师称号”。
      电视台、报纸、杂志的记者开始频频登门拜访,参加各种访问和节目录制,也从紧张到了应对自如。周正武开始体验到了当名人、当成功人士的滋味。他也将自己已经提前宴现的10年目标,修改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刀剑艺术的美妙,让刀剑成为和青瓷、书画等可以平起平坐的艺术品”。在这种目标的推动下,他自费创办了龙泉刀剑博物馆,搜集来了许多出土或传世的古代兵刃,同时也有来自欧美和日本的外国刀剑,并对外免费开放。让很多的铸剑师和刀剑爱好者能够零成本、零距离地感受古今中外刀剑的奇妙。
      与此同时,继续抡锤也是不可避免的,这时候已经不单有来自各地如雪片般的订单,还有电视剧《三国演义》等剧组发来的定制宝剑请求。在这部“新三国”里,曹操献给董卓的七星宝刀、以及他与孙权、刘备所佩的佩剑,都是出于老周之手。电视剧的好与坏,观众和剧评人们备有分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几支精美的刀剑,给电视剧加了不少分。
      “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干这行就是难免辛苦。”老周这些话说得很大声,可能是想说给旁边的徒弟听,但这句话确是铸剑艺术的真谛。出鞘一霎那,寒光四射,所有的辛苦都在其中一起进发出来,缺一分都不可。
      无论是抡锤打铁的铸剑师,还是那些拉坯烧窑的制瓷师,龙泉有,别处亦有。龙泉的独到之处,并非匠人的丰盛、乃是匠心的回归。在匠心面前,用料、物力、雕琢以及作品的价值,都是匠气之属,实在是微不足道之处。看似铸剑制瓷的营生,已经接近信仰修行的境界。似着力于手,实皆系于心。 天地之大,皆为用心之处。

    推荐访问:千锤百炼 重生 精神 千锤百炼重生欧冶精神 关于千锤百炼的诗句 关于千锤百炼的作文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