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沙盘上的命运》:倾覆与永恒

    时间:2023-06-30 15:40: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陈心怡

    沙盘,常用于制造建筑模型或清晰地再现军事地形。它们既能以很简单的泥沙为材料,也可以制作精美,永久保存。以泥沙为材料的沙盘,就好比天地浩荡间孤独的人,来去皆无声息。强风推翻一个制作不尽如人意的沙盘是轻而易举,人的命运被时代的长河吞没、身不由己也是司空见惯。这也许就是《沙盘上的命运》——这一书名想传达出的第一层意图,即人的命运常落入宿命的圈套,脆弱且无常,就像是随时能够被推翻的沙盘,倾覆过后了无痕迹;
    但如果这是个制作精美,可以永久保存的沙盘呢?那就是人被铭记在心的一种感受。纵观全书,作者李菁选取的,或是卢沟桥事变、远征军入缅等著名历史事件,或是溥仪、张学良、蒋介石、宋美龄等在民国浮沉年代中赫赫有名的人物。这些事件或是人物,尽管也曾叱咤风云一时,但终究逃不过像沙盘倾覆一样的命运。他們或黯淡或沉默,直到再次被有心人打捞,才得以重见天日。而书名的第二层意图也就浮现了:李菁作为一个有心人,她基于详实的史料与自己对那些特定历史的理解,重新打磨出一个新的沙盘——它展示出那些不平凡的命运,将明言或沉默的过往都悉数复原。我认为这算是对人物的一种“追寻”:观察、记录他们曾经或后来的生活,还原褪去身份符号后,每一个趋近真实血肉的人物形象。

    还原:遗落在时间长河里的细节

    沙盘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再现对应的对象,为的是产生一目了然和全面逼真的效果。李菁以“沙盘”为书名,在写作中也照应了沙盘的特点——或许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偶成。虽然时间不能倒流,但她在写作时,采用了类似纪录片的写法,相比单纯的故事叙述,这种写法有强烈的画面感与镜头感,仿佛带领读者穿梭在一段段影像之间。由此产生的效果,首先就是真实。譬如《点燃战争:1937年的卢沟桥现场》这篇,李菁的书写落到了每个时间点上。以每半小时、一小时或更长的时间间隔,环环紧扣,营造出卢沟桥事变前后氛围的剑拔弩张。她通过抓住那些以往被忽略的细节——对天气的描写,分析引文中的人物心理,细描人物神态与动作——写出了卢沟桥事变时那种压抑的紧迫感,也写出了深陷这场事变中的人们的心情。这就在真实之外,又多了一重效果:让人身临其境,更容易引发共情。而相似的心理体验,是拉近今时读者与这段历史间距离的基础。

    再如《远征军记忆》,李菁整体上是将远征军入缅的重要时间线串联,在时间线的主干下,分出许多分支,这些由亲历者或其后代的回忆组成。在文章开头,她写道:“太多太多的问题,驱使着我们开始下决心用自己的双脚重新踏访这段历史。”之后,读者顺着她的寻访轨迹,深入那段历史:热带雨林中流洒的鲜血,陷落在熊熊烈火中的仰光,凝望祖国方向却抱憾而去的戴安澜……写下这些画面的文字,真实而沉痛。那些遗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细节被如数拾起,拼凑起来,在最大程度上还原出那段血与火的岁月。

    记录:在浮沉中抉择与挣扎的人

    历史永远不会离开人群。因为人的存在,历史才得以创造。所以即便《沙盘上的命运》不再以故事叙述为主要写法,但依旧有对历史人物的详实记录,只不过不再着重于人物经历的故事,而是在动荡年代里的抉择与挣扎。人物所经历的故事在此成为背景,是一个盛放他们所作所为的容器。李菁不再以宏观地叙述围绕人物发生的故事为目标,而是借故事作为背景,写故事中的这些人,这就从“故事”转移到了“人”本身,所要突出的,是在故事里有所行动的人。相比看人所经历的往事,这种直接写“人”的阅读体验更为直接,但也因此,文章更像史料,精简、平铺直叙。如《张学良:“九一八”前夜与台湾的幽居岁月》一文,除了在后半段写幽居时期的张学良时,有抒情的成分,这来源于亲属口述所带的感情。通篇其他部分则更多的是将人物嵌入史料中,写在具体历史背景下的人物抉择。很少掺杂主观情感,文章理性的风格油然而生。

    更精彩的当属《1938年:深渊边缘的汪精卫》。在此篇中,李菁抓住几个重要的时间点,将汪精卫的心理变化和堕落前的挣扎写得淋漓尽致。她引用复旦大学历史系黄美真教授的评价,让读者能够置身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去了解历史人物,做到较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而完整地呈现出“汪精卫堕落的全过程”,让读者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后果,也是另一种路径的记录与解读。

    追寻:褪去身份符号后的普通人

    人的一生,或叱咤风云或平淡无奇,但到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尽头,都是一样的结局。有人说过,时间的公平,就在于它从不放过每一个人,无论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时间的无情之处。声势浩大如“蒋宋孔陈”这四大家族,在时间与历史的云烟褪去之后,也逐渐隐于幕后,销声匿迹。李菁作为有心人,再次找寻他们的痕迹时,却多了分温情。她没有再顺着当年的那种声势去寻找,她的本意并不是恢复他们在公众视野中那段已经逝去的辉煌。她选择剥去曾经那些光辉的身份符号,以普通的眼光,像看待普通人一样去看待他们。于是我在《“草圣”于右任的最后岁月》里,看到了为“草书标准化”而孜孜努力的于右任,知道他也是个有自己独特爱好——“爱吃硬硬的面”的老人,知道他一直无法放下大陆的亲属,是个重情有义的人……一首《望大陆》,仿佛一声飘荡在无尽旷野上的呐喊:“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关于这首诗,李菁在书中有这样一句解释:“……可是当年这首诗被抄送给‘台湾中央通讯社发表时,被误为‘山之上,有国殇,继而传播到大陆,谬传一时。”

    与于右任一样,褪去身份符号后,成为“普通人”的陈立夫,也同样有趣而真实。在《我的公公:陈立夫》中,李菁根据陈立夫儿媳林颖曾的口述,以文字勾勒出了陈立夫的一生。其中最有温情与趣味的部分,是陈立夫携家带口在美国的20年。他们在新泽西州开养鸡场,所做的“陈立夫辣椒酱”在纽约唐人街一度风靡……对这段时光最恰当的概括,莫过于陈立夫儿子的那句话:“父亲离开了政坛,而我找到了父亲。对这个家庭来说,是一个丈夫的回归,一位父亲的回归。”这无疑是一个普通家庭最可贵的温情,文字读来让读者的心不禁柔软和温暖起来。

    (源自“农家书屋杂志”)责编:马京京

    猜你喜欢陈立夫沙盘命运老照片修复师:寻回褪色的记忆中国工人(2021年10期)2021-12-14命运的更迭西江月(2021年2期)2021-11-24沙盘游戏幼儿园(2021年3期)2021-07-28ERP电子模拟沙盘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应用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年1期)2021-05-22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年1期)2020-05-28命运秀海峡姐妹(2018年12期)2018-12-23命运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Coco薇(2015年1期)2015-08-13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当代经济(2015年4期)2015-04-16陈立夫流亡美国卖皮蛋幸福·悦读(2012年5期)2012-09-22

    推荐访问:倾覆 沙盘 命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