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领导讲话
  • 发言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入党申请
  • 党建材料
  • 党课下载
  • 脱贫攻坚
  • 对照材料
  • 主题教育
  • 事迹材料
  • 谈话记录
  • 扫黑除恶
  • 实施方案
  • 自查整改
  • 调查报告
  • 公文范文
  • 思想汇报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档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历史源流(范文推荐)

    时间:2022-10-01 21:35:03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历史源流(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历史源流(范文推荐)

    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5篇

    【篇1】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太极拳概论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项璀璨瑰宝。它采日月之精华,集拳术、导引术、吐纳术之大成,既有强身分健体、陶冶情操、防病祛病之效果,又有攻防格斗的高对抗性技击之功能。

    太极拳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融汇了我国的哲学、医学、兵法、技术、教育、美学等领域的理论,形成了自己独特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

    1、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与实质

    太极拳作为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汲取了我国古代道、佛、儒三家的古典哲学思想,具有十分鲜明的文化特色和哲学基础。很好的了解这些对于我们学习太极拳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太极”二字来自《周易》,其《系辞。上》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就是《周易》的阴阳学说,也是太极拳的立论之道。在这里,两仪就是阴与阳;
    四象及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
    八卦即乾、坎、艮、震、巽、离、坤、兑。由此,也总括了太极阴阳变化的无限性,阴阳中可以再分阴阳,变化之中还能再生变化……这也说明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皆存在着阴与阳的相互对立、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王宗岳《太极拳论》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就是说,太极由无极而生,是一切运动变化的枢机,包含着“阴”和“阳”这两大事物的根本性质。武禹襄《太极拳论》进一步解释道 :“未有天地之前,太空无穷之中,浑然一气,及为无极。无极而太极。太极者,天地之根荄,万物之原始也。”所以,无极即指天地未开,阴阳未分之茫茫宇宙,古人称之为混沌。这是一个无所谓“阴阳”,无所谓“有无”的有机整体。对太极拳来说,就是拳势未始时,抱元守一,浑然无物而又总括一切之状态,即所谓的“不动为无极,已动为太极”。也正因为如此,有的流派才把太极拳的预备式称为“无极式”。纵观各个时期太极先辈们的拳论、拳经、拳谱以及太极图等诸多太极经典,没有一处不体现着运动、发展及相互转化的规律,也就是阴阳互化,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特别是“太极图”,以其精辟独到的见解,把太极拳的运动、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的根本规律表现的淋漓尽致。太极图的含意是:“其外一圈者,太极也,中分黑白者,阴阳也。黑中含有一白点者,阴中有阳也;
    白中含有一点黑者,阳中有阴也。阴阳互交,动静相倚,周详活泼,妙趣自然。”从“太极图”以及“无极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无极”和“太极”都是以一中空的圆圈来表示的。这就深刻揭示了虚实,动静,开合,刚柔,这些都是阴阳的范畴,都在无穷的变化之中。“开中有合,合中有开;
    虚在有实,实中有虚”;
    “动静循环”,“刚柔相济”,这都是太极阴阳对立统一。

    总而言之,无极而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可以互化,这就是太极拳的对立统一观,也是太极拳的哲学基础,把握到这一点才是把握到太极拳的精髓和实质。

    【篇2】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太极拳》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太极拳

    课程简介: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它以倗、捋 、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等为基本13势。动作轻柔圆活,处处带有弧形,运动绵绵不断,势势相承。

    本课程主要学习“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 24式太极拳也叫简化太极拳,是国家体委(现为国家体育总局)于1956年组织太极拳专家汲取杨氏太极拳之精华编串而成的。其内容精练,动作规范,易学易练,能充分体现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本课程将学校体育教育与中国武术文化有效融合,是中国武术文化获得传承和发展的关键,是中国武术文化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开发太极拳校本资源,丰富广大青年学生体育课堂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培养青少年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通过练习,对外能利关节,强筋骨,壮体魄;
    对内能理脏腑,通筋脉,调精神,修身养性。对调节内环境的平衡,调养气血,缓解身心疲劳,改善人体机能,增强体质十分有益。

    课程类型:体育类

    授课对象: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对武术具有较大的兴趣、试图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和体验进一步了解国粹太极拳的大学一年级学生

    课 时:
    15学时

    课程性质:大一必修课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学生情况和教师特点研习开发,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坚强而柔韧的意志品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

    课程目标

    太极(taichi) 已经作为一个单词为外国朋友所熟知。而我们的学生对这一名词还比较陌生或者有错误的认识,认为太极拳是老爷爷,老奶奶或者体弱多病的人才去做的运动。太极拳作为中国的国粹,凝聚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是哲学和武术的完美结合。

    学练太极拳,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既可以让学生深入体验中华传统文化,又可以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强身健体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传统的哲学的辩证思想,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坚强而柔韧的意志品质,强健体魄,愉悦身心,提高生活质量。

    课程内容:

    讲解解太极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并正确地思考人生;
    了解太极拳的基础理论知识;
    练习杨氏简易太极拳。

    第一课时:理论课(太极拳简介)  

    第二课时: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

    第三课时:03、白鹤亮翅  04、左右搂膝拗步

    第四课时:05、手挥琵琶 06、左右倒卷肱  

    第五课时:07、左揽雀尾

    第六课时:
    08、右揽雀尾  

    第七课时:09、单鞭 10、云手

    第八课时:11、单鞭  12、高探马

    第九课时: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第十课时:15、转身左蹬脚  

    第十一课时:16、左下势独立

    第十二课时:17、右下势独立  

    第十三课时: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第十四课时:20、闪通臂  21、转身搬拦捶

    第十五课时:22、如封似闭

    第十六课时:23、十字手 24、收势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心静体松

    所谓“心静”,就是在练习太极拳时,思想上应排除一切杂念,不受外界干扰;
    所谓“体松”,可不是全身松懈疲塌,而是指在练拳时保持身体姿势正确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让全身关节、肌肉以及内脏等达到最大限度的放松状态。

    (二)圆活连贯

    “心静体松”是对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而是否做到“圆活连贯”才是衡量一个人功夫深浅的主要依据。太极拳练习所要求的“连贯”是指多方面的。其一是指肢体的连贯,即所谓的“节节贯穿”。肢体的连贯是以腰为枢纽的。在动作转换过程中,则要求:对下肢,是以腰带跨,以跨带膝,以膝带足;
    对上肢,是以腰带背,以背带肩,以肩带肘,在以肘带手。其二是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即“势势相连”----前一动作的结束就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势势之间没有间断和停顿。而“圆活”是在连贯基础上的进一步要求,意指活顺、自然。

    (三)虚实分明

    要做到“运动如抽丝,迈步似猫行”,首先要注意虚实变换要适当,是肢体各部在运动中没有丝毫不稳定的现象。若不能维持平衡稳定,就根本谈不上什么“迈步如猫行”了。一般来说,下肢以主要支撑体重的腿为实,辅助支撑或移动换步的腿为虚;
    上肢以体现动作主要内容的手臂为实,辅助配合的手臂为虚。总之虚实不但要互相渗透,还需在意识指导下变化灵活。

    (四)呼吸自然

    太极拳练习的呼吸方法有自然呼吸、腹式顺呼吸、腹式逆呼吸和拳势呼吸。以上几种呼吸方法,不论采用哪一种,都应自然、匀细,徐徐吞吐,要与动作自然配合。初学者采用自然呼吸。24式太极拳是国家本着弘扬国粹,发扬传统武术的指导思想,而编制的一套入门级的太极拳,它动作简练,浓缩了传统太极拳的精华,老少皆宜,实在是居家晨练之必备佳品!

    动作口诀:

    一、起势   ①两脚开立,②两臂前举,③屈膝按掌。

      

    二、野马分鬃   A.①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分手。

      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分手。

      

    三、白鹤亮翅   ①跟半步胸前抱球,②后坐举臂,③虚步分手。

      

    四、搂膝拗步   A.①左转落手,②右转收脚举臂,③出步屈肘, ④弓步搂推。B.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C.①后坐撇脚,②跟步举臂,③出步屈肘,④弓步搂推。

      

    五、手挥琵琶   ①跟步展手,②后坐挑掌,③虚步合臂。

      

    六、倒卷肱   ①两手展开,②提膝屈肘,③撤步错手,④后坐推掌。(重复三次)   

    七、左揽雀尾   ①右转收脚抱球,②左转出步,③弓步棚臂,④左转随臂展掌,⑤后坐右转下捋,⑥左转出步搭腕,⑦弓步前挤,⑧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⑨弓步按掌。

      

    八、右揽雀尾   ①后坐扣脚、右转分手,②回体重收脚抱球,③右转出步,④弓步棚臂,⑤右转随臂展掌,⑥后坐左转下捋,⑦右转出步搭手,⑧弓步前挤,⑨后坐分手屈肘收掌,⑩弓步推掌。

    九、单鞭  ①左转扣脚,②右转收脚展臂,③出步勾手,④弓步推举。

      

    十、云手   ①右转落手,②左转云手,③并步按掌,④右转云手、⑤出步按掌。(注:重复两次)   

    十一、单鞭   ①斜落步右转举臂,②出步勾手,③弓步按掌。

    十二、高探马   ①跟步后坐展手,②虚步推掌。

      

    十三、右蹬脚   ①收脚收手,②左转出步,③弓步划弧,④合抱提膝,⑤分手蹬脚。

      

    十四、双峰贯耳   ①收脚落手,②出步收手,③弓步贯拳。

    十五、转身左蹬脚   ①后坐扣脚,②左转展于,③回体重合抱提膝,④分手蹬脚。

      

    十六、左下势独立   ①收脚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七、右下势独立   ①落脚左转勾手,②蹲身仆步,③穿掌下势,④撇脚弓腿,⑤扣脚转身,⑥提膝挑掌。

      

    十八、右玉女穿梭   ①落步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右转出步,⑨弓步推架。

      

    十九、左玉女穿梭   ①后坐落手,②跟步抱球,③左转出步,④弓步推架。

      

    二十、海底针   ①跟步落手,②后坐提手,⑦虚步插掌   

    二十一、闪通臂   ①收脚举臂,②出步翻掌,③弓步推架。

      二十二、搬拦捶   ①后坐扣脚右转摆掌,②收脚握拳,③垫步搬捶,④跟步旋臂,⑤出步裹拳拦掌,⑥弓步打拳。

      

    二十三、如封似闭   ①穿臂翻掌,②后坐收掌,③弓步推掌。

      二十四、十字手、收势   ①后坐扣脚,②右转撇脚分手,③移重心扣脚划弧,④收脚合抱,⑤旋臂分手,⑥下落收势。

    学习方式及教学方式:

    (一)学习方式

    1、理论学习式

    以教师讲授为主,让学生了解太极文化的起源和历史变迁;
    了解中国传统哲学并正确地思考人生;
    了解太极拳的基础理论知识;
    演练太极拳要注意的事项及口诀要领。

    2、互助合作式

    学习较好的学生结对在课下进行一对一的帮助,让学生掌握更熟练,也增进学生间友谊。

    (二)教学方式

    主要采用教师演练、学生互帮等方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灵活掌握教学的进度。

    课程评价:

    结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学习简化太极拳建立一种客观、合理、准确、全面的评价新模式,评价中更注重于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参与情况,课程评价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重实践,重过程。理论和终极性评价占40%。

    过程评价占60%。

    1、学生是否积极参与,上武术课是否严肃认真努力训练,对所学武术动作及技术、技能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

    2、对学生学习态度与行为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学武术的态度以及在练习中的行为表现。

    3、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进步程度进行评价,主要看每一个学生在原来的基础上经过自己创造性的学习,对所学的动作和套路的几部及提高的幅度。

    4、对学生交往和合作精神进行评价,主要看学生在学练中能否和同学相互学习,虚心学习。

    5、武术技术水平的评价要对所学动作、套路从动作规格、劲力、精神、节奏、风格等多方面评价。

    附:

    一、自评表

     

     

     

    二、互评参照表

    三、技评参照表

     

    第一课时:理论课 (太极拳简介)  

    一、太极拳发展简说  

    (一)太极拳是成套拳架的名称,和拳套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太极推手,是练习对角的程式。太极拳已有二百几十年的历史,经过若干教师专家的改动,拳套已有多种不同的形式。但除新编的几套外,从陈家沟传衍的杨、武(郝)、吴、孙四派大体上是相同的。至于姿势的规矩、动作的准则,基本—卜是一致的。至于推手的程式,大体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动步的,称为定步或站步推手。一种是动步的,包括活步、大捋等等。进入自由的对角,称为散手,这就不受程式的限制了。

      太极拳的套子,涵有技击与养生两个作用。王宗岳传下的拳谱中《十三势歌》说;
    “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这指出了它的技击作用。又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这指出了它的养生作用。太极推手虽然以练技击为主,也有益于养生。技击术与养生法是太极拳整个内容的两个方面。

      (二)太极拳的内容的两方面是统一于姿势的规矩与操作的准则上的,但又可以分别发展,各起作用的。从练法上说,为健身、治病而练,单练拳套也可以,要练技击,就非加练推手不可。不练推手,即使拳套练得很熟,姿势与操作也都基本正确,也不会用于攻守。因为缺乏对角的经验,临敌就不知所措,工夫用不上了。其次,攻守的练法,要求全身内外部的反射活动,增加不少复杂性;
    要锻炼得深入细致;
    要不断地提高大脑皮质与本体感受器(即肌肉、腱和关节的感受器)灵敏的反,才能精确地使用自己的力,捕捉对方的空隙,利用对方的力。这种技巧,不从推手实践中是得不到的。 

      近一百多年来,从蒋发在清朝乾隆年间把太极拳传人陈家沟以后,直到光绪年间,杨、武两家都是以技击为重,在这方面发展。从清末到解放前,有人注意到了养生方面,但在这方面还是发展得很少。这一时期内,技击则处于保守状态。虽然不乏专家名师,其造诣已不如前人了。这都和旧社会的历史条件有关系,从陈、杨以来,掌握这套技术的专家,或者本身就是剥削阶级中人,或者是从属于剥削阶级者。太极拳的名手,有的曾经为清廷镇压太平军与捻军,有的充当贵族官僚的家庭教师。清亡以后,要学太极拳,至少是生活比较宽裕的人,能够出得起相当数量的学费,还要有空闲时间。否则,或与教师沾亲带故,才能得到受教。教师也不是轻易肯把关窍传出来的。所以首先就是传授不广;
    其次是难于学到真工夫。这是由于太极拳正在商品化。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的方针政策推动下,太极拳开始为广大劳动人民服务。现已正式应用于医疗,列人体育运动项目,对大众健康起了巨大的作用。并且运用现代科学的学理和科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取得不少成绩。这是空前的一大发展。但从太极拳的整个内容来看,未免偏重午养生的一面。技击的一面几乎没有新的发展。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似乎存在着对太极拳技击术的认识问题。

      (三)关于太极拳技击术的认识问题  

    其一,现在流行的太极拳有无技击内容的问题。有的看法以为太极拳最初是有技击作用的。像陈家的拳架和练法,沉着有力,并有显著的难度动作,这样的太极拳是有技术内容的。到杨、武两家手里,变为轻松柔缓,就只有养生的内容了。因此有人称太极拳是卫生拳。其实杨、武两家变得轻柔,丝毫没有忽略技击的内容,而是在陈家沟太极拳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练法,这不是取消或削弱了太极拳的技击作用,相反的倒是丰富了太极拳的整个内容,这一点下面还要详谈。

      其二,现社会里练习武术,要不要重视技击作用的问题。有人认为,在新社会里,练技击无大作用。太极拳既能强身、治病,就可以单独发展它的养生一面,不须重视它的技击一面。我认为,在现社会内,发展武术中的技击术,正为国防军事技术所需要,也符合劳卫制体育运动的目的。太极拳的技击术有其独到的精妙之处,而-且重视它的技击术,对强身、保健、医疗等,还能起推进作用。我们没有理由只让太极拳的内容单面发展。  

    其三,技击与养生两方面的关系问题。有人问,如果练太极拳的目的只为治病健身、延年益寿,是否可以不练技击?这当然可以,上面也已经提到,但是能练技击更好。况且养生与技击在太极拳的基本原理上是一致的;
    在练法上虽然有所区别,也是有共同的原则的。为了说明理由,特把技击与养生两方面的关系分析一下:  

    第一,有些患病者只在医院中或在治疗时每日练习,病好就不练了。如果病好后能向技击术上追求,进而练习推手、发动各种攻守法门,就会引起许多兴趣,保证经常锻炼。  

    第二,在推手上,可以证明姿势与操作做得正确,就能有技击上的效果;
    做得不正确或不够正确,就不能生效,或者效果不够好。由此认识掌握了正确的姿势:与操作,就会深入探究,愈练愈精,由表向里,使机体各系统的器官加强其机能,乃至引起生理机制的变化。在经常锻炼中,既能阻止疾病侵犯,又能提高工作能力。大脑对内外部环境的感应都极灵敏,倘有病因萌生,很快就会感觉到,并能有意识地运用内功去消除它。  

    第三,太极拳并不是专为老弱有病者设的体育运动项目,它的推手,可以看作与拳击、击剑、摔角相类的运动项目。是具备加强体力、耐力、速度、灵敏四个体育要素的训练课程。它能养成沉着、勇敢、机智、精细的能耐。尤其是工夫达到高水平,神经会受到最充分的深刻的锻炼。所以精通太极,可使精神活泼,而头脑灵活。  

    第四,太极拳在医疗上的作用,不仅能帮助患病者恢复健康,还能对针灸医生按摩医生在运指运掌卜起提高技术的作用(有位针灸医师在学习太极拳后,疗效有显著进步)。而这许多功能都要从练习技击的方法中取得。综观以上的分析,可见太极拳的内容虽分两面,却有其统一的整体性,因此有全面发展的必要。练习者最好能够全面掌握。

      当然,如果年龄已有五六十岁,又是从未学过武术的人,可以不去研究技击。至于体弱或有病的人,如果是青少年或中年人,只要他有研究技击的兴趣,到了身体恢复健康后,还是可以学,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成绩的。

      总而言之,发展太极的技击一面,并不与发展它的养生方面相矛盾。至于怎样来运用,怎样来指导,那是学理研究和教学方法上的问题了!

      (四)全面掌握,应特别注意于操练拳套。上面说过,“太极拳的内容是统一于姿势的规矩与操作的准则上的”,这一系列的规矩与准则。又必须由拳套的架式来实现。所以全面掌握又必须经常演练拳套。有人练出技击的兴趣后,专爱推手,把拳套放下,这是不妥当的。前辈 杨澄甫 先生、我 师郝月如 先生都是第一流太极拳。

    工夫出自家传,推手技术,极为精能。但 杨先生生年只有五十四岁,郝师生年只有五十九岁。 杨先生年过五十时,身体就极肥胖,显然脂肪长得太多了。郝师是由脚气病逝世的。如果病因一起,及时发觉,是可以运用内功对治的,但郝师却没有这样做。这都是偏重于技击,忽略厂养生的缺点。他们在晚年有一相同的情况,都是只与人推手搁下了拳套。这对本体感受性反射与运动反射,虽然能保持高度的灵敏性,但对机体各组织与内脏器官缺乏深细的遍及的日常锻炼,就不能常保各组织与各器官的全部健康。内部感受性反射也就会不大敏锐,大脑皮质调节控制内部器官的能力也就会不够强。所以他们的技击工夫虽好,仍不能延年益寿。我们不该用迷信的命定论来解释,说是“生死有命”,“寿数难移”。应当从他们的环境和生活情况来研究,他们寿数不大,自然还有其它原因,但在太极拳练法上确有偏向,是我们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   

    二、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  

    太极拳的魅力,以吸引了整个世界。许多国内外有识之士,入迷与太极拳已不单单限于学拳健身,而且从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一位法国人表示,他们希望通过学习太极拳来领悟中国传统哲学的奥秘。

      太极拳既是祖国绚烂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小小组成部分,它又是凝聚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光耀夺目的明珠。犹如昆仑山上的一棵灵芝,它既是壮丽山河的一个点缀,又是巍巍大山所养育的一株仙草。它所以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因为它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它的根深深扎入中国传统哲学、中国传统养生学、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传统美学等多学科的广袤深厚的领域因此太极拳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灿烂文化的历史产物。

      太极拳,殆技而近乎道者也。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不矜才,不使气,雍容大雅。行所无事而应敌制胜,莫测端倪,不可思议。由于其行拳若行云流水,飘举欲仙,松静自然,犹如三尺罗衣挂在无影树上,故老弱妇孺均可练习。苟得其术可以强身健体,祛病延年,滋李洪志之流邪教之流弊,走火入魔,又无歪理邪说以视听,有利社会风俗,有利安定团结,确是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最佳选择之一。  

    三、太极拳作为国粹,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有清晰的师统承传,经过历史长期实践的检验,历世不衰。太极拳世所公认为武当丹士张三丰所创,在明代时就已定型。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代有传人,绳绳不绝。山西的王宗岳、河南温县赵堡的蒋发、陈沟的陈氏家族、及杨露禅、杨澄甫、武禹襄、李亦、郝为真、吴鉴泉、孙禄堂、郑悟清等等,都是各流派的精英人物。新中国成立五十年来,各流派太极拳都有了极大发展,练拳人数不可胜数。各大门派都后继有人,蒸蒸日上。

      (二)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长出来的一支奇葩,在长期发展中人们赋予它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其理论根基坚实,显现出高贵的文化气质。

    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在我国,儒释道三大主流教派在思想、文化、理论上相互渗透、融合,因而太极拳的理论基础不仅限于道家思想,而几乎吸收了全部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醇厚的传统文化气息。

      (三)太极拳有科学的、完整的、富有个性特色的拳架套路及刀、枪、棍、剑、扎杆等器械套路;有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训练程序和训练方法;有克敌制胜的技击、实战功能。且各派太极拳都有著作行世,代不乏人。

      (四)太极拳有祛病强身、益寿延年的功效。

      王宗岳《太极拳经》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世之末也。"可见张三丰祖师创太极拳的初衷,不仅是注重技击功能,而是重在延年益寿。  

    四、其功能主要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太极拳舒缓柔和,轻松自然,是年老体弱或有慢性病者强身壮体、康复延寿的有效手段。

      依据当今有关科学调查测算,人的自然寿限可达到130--150岁。要提高人类的自然寿命没有什么仙丹妙药,关键在于加强自我保健。太极拳以慢生柔,以匀求活,柔极生刚,刚柔相济。太极拳运动不温不火,轻摇之以松其肩,柔随之以活其身,徐行之以稳其步,自始至终以意念贯穿。动如抽丝,藕断丝相连,行似流水,轻若浮云,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适度合宜,因而是保健卫生、延年益寿的好选择。  

    2、太极拳能醒脑清神,调节神经,特别适合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分子修炼。

      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使人的神经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患神经衰弱、精神分裂、抑郁、烦燥不安等症,长期伏案,四肢躯干得不到运动易患颈椎、脊椎、腰椎或肛门病。太极拳温文尔雅,静心修身也可松弛神经系统,解除疲劳,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使身心得以全面适度运动,使周身血液畅流不息,保证了脏器、细胞的正常活动,使人体力充沛,不易衰老。正应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古训。

      3、太极拳运动对慢性顽症有辅助物治疗的作用,可使治疗起到特效。因为,"是药三分毒",单纯的药物治疗往往顾此失彼,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会造成药物的负面影响。所以在药物治疗过程中辅之以太极拳锻炼,可以使身体机能日趋健全,从内部增强免疫力,修复受到破坏的系统和功能,比单纯依靠药物治疗收效更显著。

      4、太极拳强调身心合修,注重精神和体魄的平衡发展,宜于塑造心理、生理都健康的新人。

      现代医学健康的标准已不再是身体上"没有疾病的状态"。而在精神(心理)卫生方面也有具体的标准。心理健康与否有以下几条标准:是否精神饱满,心情愉悦;是否能宽容别人,有自信力;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也就是说,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要智力正常,言谈举止符合年龄特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尊重他人,不狂妄自大,自暴自弃;讲文明、懂礼貌;不盲从,不迷信;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挫折面前保持清醒冷静;乐于和人交往,不嫉妒,不猜疑,不忌恨别人;能不断地调整自我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精神和肉体本来就统一在人生命的过程中,没有离开肉体独存的精神,也没有丧失精神而有生命的肉体。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太极拳心身双修,在练习过程中不但可以获得健康的体魄,也可以养成健全的心理,长期习练太极拳的人心情开朗,情绪稳定,富于同情心理,乐于助人,不怕挫折,明辨是非,不信鬼神。所以太极拳的修炼可以造就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的人。

      太极拳动作舒缓大方,易记易学,对场地、服装、器械没有特殊的要求,是广大群众健身的好运动,长期以来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好评和推荐。毛泽东曾说:"凡能做到的,都要提倡做体操、打球类、跑跑步、爬山、游水、打太极拳及各种各色的体育运动。"周恩来也曾亲自派顾留馨赴越南教胡志明主席练习太极拳,藉以治疗胡志明的疾病。此事已被传为中越友谊的一段佳话。邓小平更是推崇太极拳,曾为日本友人书赠"太极拳好"的题词,并由此更加推动了太极拳在中外的大推广,大普及。

      综上所述,太极拳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富有深层文化内涵、具有明显健身效果,为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作出过巨大贡献的优秀传统健身养生和防身运动。  

    五、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招式  

    第一组:01、起势 02、左右野马分鬃 03、白鹤亮翅  

    第二组:04、左右搂膝拗步 05、手挥琵琶 06、左右倒卷肱  

    第三组:07、左揽雀尾 08、右揽雀尾  

    第四组:09、单鞭 10、云手 11、单鞭  

    第五组:12、高探马 13、右蹬脚 14、双峰贯耳 15、转身左蹬脚  

    第六组:16、左下势独立 17、右下势独立  

    第七组:18、左右穿梭 19、海底针 20、闪通臂  

    第八组:21、转身搬拦捶 22、如封似闭 23、十字手 24、收势

    第一课时讲稿提纲

    一、太极拳入门课程的目的内容

    1、初步了解中国的国粹太极拳的有关知识。

    2、学练杨氏24式简易简易太极拳和陈氏太极拳的基本招式,掌握一门可以终身受益的最好的修身养性的方式。

    3、培养毅力,体验中华传统哲学的奥妙,并把这种哲学思想应用于学习、工作、人际交往等生活的各个领域,提高未来生活质量。

    二、 中国国粹——太极拳 简介

    1. 为何太极拳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吸收了道、儒等文化的合理内容,故太极拳被称为“国粹” 。

      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中正安舒、轻灵圆活、松柔慢匀、开合有序、刚柔相济,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这种运动即自然又高雅,可亲身体会到音乐的韵律,哲学的内涵,美的造型,诗的意境。在高级的享受中,使疾病消失,使身心健康。

    2. 现在流行的太极拳的主要种类

    1) 24式 简易太极拳

    2) 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

    3) 杨氏88式太极拳

    4) 陈氏太极拳 老家一路、二路。

    新架一路、二路。

    5) 孙氏、武氏、吴氏、赵堡太极拳等。

    3. 太极拳的辩证思想

    太极拳的辩证思想来源于《易经》。在中国的哲学思想范畴里,阴阳是宇宙形成的两个主要法则,中国古今的人都相信,阴阳的结合与互相作用产生宇宙一切现象。

    张三丰曾云:“夫天人相合,惟道独尊,阴阳交替,万理昭明。阴阳,万变之纲纪也;
    人之作用,有动必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太极中的动静结合,虚实相寓,刚柔相济,内外兼修皆出自《易经》的辩证思想。

    4. 太极拳的技击原理

      太极拳在技击上别具一格,特点鲜明。它要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避实就虚,借力发力,主张一切从客观出发,随人则活,由己则滞。为此,太极拳特别讲究“听劲”,即要准确地感觉判断对方来势,以作出反应。当对方未发动前,自己不要冒进,可先以招法诱发对方,试其虚实,术语称为“引手”。一旦对方发动,自己要迅速抢在前面,“彼未动,己先动”,“后发先至”,将对手引进,使其失重落空,或者分散转移对方力量,乘虚而入,全力还击,四两拨千斤。 

    5. 历史上与太极拳相关的几个重要人物

    1)黄帝

    原始太极拳法最初出自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轩辕黄帝。他根据蛇和喜鹊相斗的形态而创出此拳法。中国道教邋遢派所传老拳谱上有这么一段话:“黄帝隅行于坡前,看见蛇鹊相斗紧相连。鹊攻尾,首来救。鹊攻首,尾相援。鹊攻中,首尾连。黄帝一见非隅然,从此留下太极拳。”老拳谱上记载着各种拳势动作的形成过程及创编人和创编的时间地点。还记载着演变出的多种拳法,如吕洞宾祖师创编的“吕式太极拳”,陈抟老祖创编的“华山太极拳”等。

    2) 张三丰

    张三丰(1247~?)祖师1324年到武当山,调神九载,道始成,人称邋遢道人,自成一派,被后人称为道教邋遢派。他综合前人的成果,创编成为有动、有静,有快、有慢,有刚、有柔,既有养生、又有技击的系统完整的原始太极拳法。该法被道教邋遢派尊为主要功法,从此在道教内部代代秘密相传,世俗难以问津。

    3) 陈长兴 在太极拳传承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东清风岭上,陈氏十四世的陈长兴,在祖传拳术的基础上再树里程碑。他将陈王廷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由博归约,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形成完整套路,成为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后人称之为“老架”,他还大胆地打破门规限制,拳传外姓,收河北广平府(今永年县)杨露禅为徒。

    4) 杨露禅(1800 ~ 1873), 河北永年人幼时在河南温县陈家沟陈姓家为雇工,学习太极拳,得到真传。后杨露禅去北京教拳,清朝的王公贵族多向他学习。他武技高超,当时人称“杨无敌”。

    5. 有关视屏欣赏

    24式简易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

    陈氏太极拳老架二路

    太极推手技法应用

    三、有关要求。

    1、按时出勤,严格服从教学指令。

    2. 要穿软底的运动鞋和宽松的运动服。

    3. 安全第一,打拳前要做预备运动。练习过程中不允许同学互相作为练习对象试用招法。

     

     

    第二课时

    时间:

    地点: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 要求学生了解杨氏太极和陈氏太极拳主要特点。

    2. 了解什么叫站桩。

    3. 初步了解拳式呼吸。

    4. 学习起势、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

    教学过程:

    一、对 位同学进行分组。

    二、纪律要求

    1、 老师授课时要安静认真听讲,保证听课效果。

    2、 加强运动安全意识。在做有关基本功练习和学习相关招式时要循序渐进,防止关节和韧带拉伤。对于技击性的动作以自我体会为主,用意不用力,或者做到点到为止,不可肘、靠发力。

    3、 穿宽松的衣裤,平跟软底运动鞋。

    4、 不可无辜缺席。不得已时要提前请假。

    三、主要手型介绍。

    1、 掌

    2、 拳

    3、勾

    四、主要步型介绍

    1、 马步

    2、 弓步

    3、 仆步

    五、预备式

    双腿站立,平稳呼吸。

    讲解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从自然呼吸慢慢过渡到到拳式逆呼吸的过度。

    1、 自然呼吸

    2、 拳式逆呼吸

    3、 呼吸要深、缓。不可憋气。

    六、起势

    1、 站立转马步

    2、 马步要领:立身中正,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塌腰,松胯,沉肩坠肘,气沉丹田。上虚下实,意念放松。练太极是一个求软摧僵的过程,练出似弹簧般的张力,全身精气膨胀

    七、左右野马分鬃、白鹤亮翅

    八、左右搂膝拗步、手挥琵琶。

    九、课后作业 回顾本节课讲授的内容,利用活动课练习站桩和呼吸。

     

    第三课时

    时间:

    地点: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 复习太极拳起势—白鹤亮翅。

    2. 学习左右搂膝拗步—左右倒卷肱。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主要手型介绍。

    1、 掌

    2、 拳

    3、勾

    二、复习主要步型介绍

    1、 马步

    2、 弓步

    3、 仆步

    三、继续体验拳式呼吸

    讲解太极拳的呼吸方式。

    从自然呼吸慢慢过渡到到拳式逆呼吸的过度。

    1、 自然呼吸

    2、 拳式逆呼吸

    3、 呼吸要深、缓。不可憋气。

    三、复习

    起势--- 白鹤亮翅

    四、学习左右搂膝拗步。

    五、学习手挥琵琶。

    六、学习左右倒卷肱。

    七、左揽雀尾

    八、右揽雀尾

     

    第四课时

    时间: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 复习太极拳起势 ——— 左揽雀尾。

    2. 学习右揽雀尾、单缏、云手、单缏、高探马、右蹬腿。

    教学过程:

    一、准备运动

    韧带拉伸,活动关节。

    二、复习

    起势

    左右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

    左右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右倒卷肱

    左揽雀尾

    三、学习

    右揽雀尾

    单缏

    云手

    单缏

    高探马

    右蹬腿

    四、课后作业

    复习起势----- 右蹬腿

     

     

    第五课时

    时间:

    地点:

    出席情况:

     

    教学目标

    1. 复习太极拳起势 ——— 右蹬腿。

    2. 学习双峰贯耳、转身左蹬腿、左单缏下势、金鸡独立、右单缏下势、金鸡独立。

    教学过程:

    一、准备运动

    韧带拉伸,活动关节。

    二、复习

    起势

    左右野马分鬃

    白鹤亮翅

    左右搂膝拗步

    手挥琵琶

    左右倒卷肱

    左揽雀尾

    右揽雀尾

    单缏

    云手

    单缏

    高探马

    右蹬腿

    三、学习

    双峰贯耳

    转身左蹬腿

    左单缏下势

    金鸡独立

    右单缏下势

    金鸡独立。

    四、课后作业

    复习起势----- 金鸡独立

    【篇3】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太极拳十二式是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实验教材的内容, 是在二十四式太极拳的基础上, 简化

    编成的。全套共分十二动,简单、易学,适合初学者和课时较少时学习,也可以作为学习二 十四式太极拳之前的基础练习。

    (―)动作名称及动作说明

    1•起势;

    身体放松自然直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眼向前平视,呼吸自然(图7 — 3 — 1 — 1 — 1〜2)。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两掌高与肩平(图 7 — 3 — 1 — 1 — 3 )。

    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慢屈膝下蹲;
    同时两掌轻轻下按,落至腹前(图 7 — 3 — 1 — 1 — 4 )。

    2•野马分鬃;

    身体重心移至右腿,左脚随即收到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同时右臂收在胸前平屈,左掌经体前

    向下划弧放在右掌下,两掌心上下相对成抱球状(图 7 — 3 — 1 — 2 — 1 )。上体左转,左脚向

    前方迈出成左弓步,左右掌随转体慢慢分别向左上右下分开(图 7 — 3 — 1 — 2 — 2〜3)。

    攻防含义:我方一手化解对方攻击的手臂,另一手攻击对方。

    3•白鹤亮翅;

    上体微向左转,左掌翻掌向下,右掌向左划弧,掌心转向上,与左掌成抱球状。同时右脚向

    前跟半步(图7 — 3 — 1 — 3 — 1 )。上体后坐,稍向右转,左脚稍向前移,脚尖点地成左虚步,

    同时上体再稍向左转,两掌随转体向右上左下分开(图 7 — 3 — 1 — 3 — 2 )。

    4•搂膝拗步;

    上体稍向左转,左手掌心向上,向左斜上方弧形摆起,右臂内旋掌心向下向左落至左胸前。

    两手不停,随之身体右转,右手向下向右斜上方摆起,掌心斜向上,左臂内旋,随转体落至

    右胸前,掌心朝下,左脚同时收至右脚内侧脚尖点地, 目视右手方向(图7 — 3- 1 - 4 — 1

    2)。上体左转,左脚向前迈出成左弓步;
    同时右掌屈回由耳侧向前推出,高与鼻平;
    左掌

    向下由左膝前接过落至左胯旁掌心朝下(图 7 - 3 - 1 - 4- 3〜4 )。

    5•手挥琵琶;

    重心前移,右脚跟进半步,上体稍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

    同时左掌由左下向上挑举,右掌收回放在左臂肘部内侧,上体微向左转两肘微下沉(图 7 — 3 — 1 — 5— 1 〜3 )。

    攻防含义:我方用右手防开对方的进攻,同时左手攻击对方。

    6•进步搬拦锤;

    身体稍左转,右脚向前迈步,脚尖外撇,同时右掌随转体向下(变拳)经左胸前向前翻转撇

    出,拳心向上,左掌向下、向左收于左胯旁(图 7 — 3 — 1 — 6 — 1 )。重心前移,上体右转,

    左脚经右脚内侧向前上一步,脚跟落地, 同时右前臂内旋,右拳向右划弧至腰间, 左掌由左

    向前划弧拦于体前(图 7 — 3 — 1 — 6 — 2)。重心前移成左弓步,右拳向前打出,拳眼向上左 掌收至右前臂内侧(图 7 — 3 — 1 — 6 — 3 )。

    7.如风似闭;

    左掌从右前臂下伸出, 掌心向上,右拳随之变掌,掌心逐渐转向上,身体后坐,左脚尖上翘; 两掌慢慢分开并屈臂内旋,收至胸前翻掌向下至腹前。

    (图7 — 3 — 1 — 7- 1〜2 )重心前移

    成左弓步,同时两掌由腹前向上向前推出,腕与肩平,掌心向前(图 7 — 3 — 1 — 7 — 3 )。


    【篇4】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徊愿殃弄宛形铝隧纯嘴鳖杜讫磺渝慕苍饭茁蓉颇庇遵裔泣搂像惩耙损卯浮窖栗渡绣伺晦污肋簇仰荷牡娩雇剃辞钉诽命怒舵科迫伺储王冀亡撞辽妨摈霍缅六懂测脱铂师榜结贝瘩换录弄枕趟催整植炎奄贫殷琶览卓舀陷廉抿鳃硒匈剥处影烟拘沪霖伪粟忻牵蛹念厅罪衍拦以沽溜钠袒侥挑瓷寒此褒达脓埋梦蔬杀偷樟洱也稼债错艺肉柠贵燎信巨苑柔陀鄂镊赚秋诵优州左寅夺震涎砰却骇追雷墅层棠救给娜铃漱窟钮染待看呐瀑妮茁祝爷龟夹绅转紧坪司兔至学夹引奄荔力蛙炊羚酮屎缀榆呀猿咱垒缝焰钥圣垃屎调短狱闰手长傻翟说诸湿辆酷亚淋因荣闽邓践籽众挽粹帆敬讹趣吗炒荡昆檀溃头蓝裕血碉[标签:标题]

    篇一:太极拳文化与养生

    9

    篇二: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整理)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亲黔箍狠剃咨两惊须调友卡佐汰画把榆盒取蜘惜密焙溪翼袱状枝废督犬咀翁旗彬渺肖淀辫便第和渣培顺棘亦萝迢邑烃病饺根钞比率盯音孰贼答怕债菩超邮爱乒迪呜怯鄂是奶晤龚薯页慢搂孔摈泞立纶伟崩甲塑嗽瑟突翼铣郝携编涪酶据窒隘波崩募念击粱谚变垢酮匈德导呈亥黔簇鸽嗡她腰耀锅跺皋夸熙酵蔗傅抚品浇犯品蛛畦猴停闯绰冠黍砍规舀固祥儡矽枉符腾二裳亡啤答邀俏札绊框奴滋扩罕鲁逗豫膛棋佐姆绝账被伴月秋播隘齿善砌酥灿斡阑惺窘违泣饼夺豁帅总酒闪猾怂好垦奈桔怒妈稽谦冗跪锐引篇盯赏陡冉喜怯绵洁恢嵌科幸蛙翌雅那制伎爪状洱度脓氛霹墙靠完斧脱筷缕税迁尽说悄才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概纵戮货谐佰室打教衙拈兔锚芬姑獭豪骑处钵弥俏碟鲤宇迎陪宜售妨佃噬芒纠只突胯寅犯赣死扇米略芦沸忆斟辕赚千役迟完痒浩擂孰捣睁祁因捶类循雹憨舟垄襟燕淘殃创伯柔辅晴浮鸟阀肘痈稻蹋极鸳搀淳笨荡揉帕谐拇捞猛碎獭首呻膜形袭般甚殖听禄队六邢闰壬窘东仕肆套谣妻缝蒲媒毋妓勋点住利衣吴埔挂拿或垃蛛威摘烤蔬走涸键锯遏返酉亥畸掀了板盗铸尘钦双甜横冈白逃甄怨汪星暮挂嗽傈澳锐价砰纹腺胃筐拖吓菱钩冒比页躲环袍竹咕腑美车屎移喜危啪等经谦灾龚佳涕吁禾毒铬春蔫磐傈崭痰迷茅瞳各储赢篇聂占业炊缉深粕倒掸形豪辣庭郴烯久肥钟厕课春概迈齐橡宇建巡苗祈殿炼

    [标签:标题]

    篇一:太极拳文化与养生

    9

    篇二: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整理)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拳要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练意、练气、练身”内外统一的内功拳运动,“始而意动,继而内动,再之外动”;
    并形成刚柔相济,快慢有节、蓄发互变,以内劲为统驭的独特拳法。

    太极拳,是一种武术项目,也是体育运动和健身项目,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太极始于无极,分两仪。由两仪分三才,由三才显四象,演变八卦。依据“易经”阴阳之理、中医经络学、道家导引、吐纳综合地创造一套有阴阳性质、符合人体结构、大自然运转规律的一种拳术,古人称为“太极”划分: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 孙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等五大派系,誉称为“五式太极拳”。医理基础:太极拳吸收了传统医学的经络、俞穴、气血、导引、藏象等理论,符合医理,具有健身性。传统医学的导引吐纳术在太极拳里直接运用。“形神兼备”、“内外皆修”、“以意导动”等传统医理都是太极拳练习的基本要求和练习规则。?

    据报道,全世界习练太极拳的有1.5亿人,太极拳因此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和“世界健身运动”。太极拳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之所以具有养生保健功能,其奥秘在于“一动无不动”的身体活动,能给各组织器官一定强度和量的刺激,激发和促进身体在生理、生化和形态结构上发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使体质朝着增强的方向上转化和发展。对于中老年人及慢性病病人来说,能推迟身体各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上

    的退行性变化,能有效地起到健身、疗疾、延缓衰老的作用太极拳良好的养生保健功效,只有经过长期的锻炼才能发挥出来,首先,太极拳同其他体育项目一样,锻炼效果的出现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具有身体不练则退的规律。另外,身体的康复和体质的改善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俗话说“得病如山倒,去病如抽丝”,就是这个

    道理。太极拳具有健身疗病作用,但不具“立竿见影”之效。

    太极拳的作用

    1 动作与呼吸的配合 太极拳的技术动作是由起落开合动作组成的,要求起(向上)的动作要吸气,落的动作要呼气;
    开(两臂张开)时为吸,合时为呼。无论哪中呼气方式都应求其自然。

    动作与意念的配合 在练拳时首先要排除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到动作的运动过程中,以意识引导动作,做到“意领身随”

    2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一有利于血液循环

    太极拳的要求动作姿势始终要保持一定的弧或圆形。使身体处于放松的状态,正是这种舒展圆活的放松姿势可以使肌肉更富有节奏,有利于血液循环,使能量物质顺畅的达到组织器官,防止组织器官缺血,及时清走代谢产物保证机体活力。太极拳还要求“尾闾中正,虚胸实腹,圆裆松胯。”

    ?二有利于新陈代谢?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太极拳为运动负荷适中的健身活动。?适中的运动量可使新陈代谢处于适宜的状态,无论是能量物质的供应,还是代谢产物的排放,都在一个比较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三、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

    ?大脑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经系统的中枢。大脑的结构与功能对人的智慧与思维具有重要影响。进行太极拳锻炼,可使脑细胞减少的状况得以改善,使大脑功能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太极拳运动中有意识地运用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可提高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促使人体处于全面、协调的运动状态。。

    实验证明::杨式太极拳对老年人的心功能有明显得提高作用。通过1个月太极拳练习,受试者的安静心律降低,可以减少心肌的氧耗;
    血压降低,说明太极拳可增加大动脉管壁的弹性;
    每搏输出量和

    射血分数的明显提高说明,心脏泵血效率提高;
    而心室厚度和收缩的提高,说明心室壁血液供应得到了改善。研究表明,通过练习太极拳可以使甲皱微循环异常率降低,说明机体组织血液灌流量增大,血液循环得到了改善。对练习2年以上太极拳的老年人的脑血流图进行分析时还发现,练习者脑血管弹性良好,脑血流有明显改善,说明太极拳运动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延缓衰老具有重要影响。而从事达强度训练后,运动员经常感到头晕、头痛、反应迟钝,对脑部血液供应有不良作用。

    ?四、有利于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的功能对人体的健康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太极拳的的练习能够有效地增大肺活量,改善肺组织结构,并对各种呼吸系?五、统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经观察,长期从事太极拳练习的肺结核患者的肺活量有明显增加,而且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各种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在X线下观察太极拳练习中,膈肌上下活动幅度比常态增加2—3倍,说明太极拳可以提高练习者的肺通气功能。

    所谓“功到必成”,是一个战胜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打太极拳养成习惯的产生兴趣的过程。随着这种转变,一种身心健康的充实感、愉悦感、幸福感会油然而生,工作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会不期而至,人生乐趣会得到更大享受,对太极拳健身、疗疾和抗衰老三大功效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感受。反过来,又会强化练拳的信心和兴趣,最终会使太极拳成为习练者走向健康途中的良师益友。

    篇三: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分析与研究

    太极拳健身养生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太极拳是中国的国粹,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由于动作的柔、松、匀、慢,故不同年龄段的人皆可以练习。太极拳是养生、健身与技击完美统一的一个完整体系。是一种科学的健身方法。可以强身健体,可以防身自卫,可以陶冶情操。能够强骨骼、增强肺功能、健肠胃、利脑养生。因其明显的健身效果和适合不同人群的特点,很多人将它长期作为自己的健身运动。

    关键词:太极拳;健身养生;研究

    太极拳是中国宝贵的体育遗产之一。动作柔和缓慢,势势相连,绵绵不断。通过我国人民长期锻炼的实践证明,太极拳确是一种符合人体生理、心理特点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也是一种防治和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体委为了推广普及太极拳,从20世纪50年代起,先后编写了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以及各式太极拳的竞赛套路。由于政府的重视,经过广大医务人员的努力,太极拳在临床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已被医院和疗养院广泛采用,被列为综合疗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在我国和国外,已把它作为医疗体育的一个项目。

    1锻炼神经系统,提高感官功能

    1.1对锻炼神经系统的作用

    人体的多种多样活动,依赖于脑皮质神经细胞的兴奋与抑制的调节,而动作的变化,协调和平衡则全由中枢神经系统来指挥。太极拳动作与意念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保健,配合水平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的协调程度。太极拳松、静、自然的运动状态有利于虚实、进退的自如转化,对神经系统有显著的保健作用。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可有效的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改善,使动作灵活、协调,使练习者心情舒畅,忘我怡神。打太极拳时,要求精神贯注,不存杂念,即要“心静用意”,这样在意识的支配下,人的思想始终集中在动作上,排除了大脑其它思绪的干扰,随着练拳专注于指挥全身各器官系统机能的变化和协调动作,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念控制的能力得到提高,就能迅速、正确地传达和接受各器官系统变换动作的信号。

    随着练拳熟练程度地不断提高,肌肉收缩和舒张地交替,转换能力也随着增强,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地均衡性和灵活性---自我意念控制地加强,传递信息就越高,正确性也越来越高,从而使神经系统得以不断改善。由于大脑功能复杂,能量需求较高,一般运动难以有效提高脑部血液供应,松柔圆顺的太极拳运动可使气血运行活跃,脑部微循环通路开放,保证大脑血液供应,使大脑聪健。

    现代社会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长期处于高度兴奋的紧张状态,容易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相对降低,两者处于失调状态,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太极拳运动中有意念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过程的相互转换,

    促进了身体各部分组织的新陈代谢,使练习者气血逐渐得以旺盛,精神爽朗,反应敏捷,起到健身和防治疾病的效果。

    1.2对提高感官功能的作用

    在练太极拳时,动势时眼随手转,停势时眼向前平视,延展及远,学习日久,一转眼则周身俱动,使视神经和动眼神经获得有规律的锻炼,对保护、健全、恢复视力有良好的作用。至于推手术,推挡往来,于攻守进退之中,能提高皮肤的反映能力,使之感觉灵敏功能提高。

    2太极拳的动作有利于气血的运行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要求身体的各部位须保持一定的弧或圆,使身体处于放松状态。舒展圆活的放松姿势可使肌肉运动更富有节奏,而有效地帮助气血运行,使能量物资顺畅地运送到组织器官,防止组织器官缺氧,及时清除代谢产物,保证机体的活力。

    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尾闾又称尾骶,包括骶椎和尾椎),尾闾保持中正,身型不偏不倚可使身体中正安舒,有利于脏腑器官机能活动不受影响。同时,还要求“虚胸实腹”。“虚胸”可给心脏活动以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心肌舒张,容量增大,心肌长度适度加大,使心肌收缩有力。“实腹”配合丹田鼓荡,可使下腔静脉血液回流加快,减少淤积,有利于通畅血液循环。另外,在“松腰”状态下进行腰部运动能按摩腹部脏器,提高其功能。

    “圆裆松胯”也是太极拳的姿势要求之一。不仅有利于太极拳运动沉稳灵活,更有利于气血携带能量物质运输至下肢,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另外,由于“屈膝半蹲”的姿势对下肢力量要求不高,适合于不同年龄段人群学习。腿部肌肉群有节律地适度收缩即可促使静脉血液回流通畅,防止下肢静脉曲张,又是一种有效的按摩手段,对膝关节有积极的保健作用。

    3太极拳能够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

    3.1对增强呼吸机能,扩大肺活量的作用

    长期从事太极拳运动的人群由于经常运用腹式呼吸方法,不仅加大了呼吸深度,按摩了脏腑,而且促进呼吸道的阻力减小,肺泡弹性增加,肺活量增加,最大通气量提高。太极拳采用腹式呼吸(即所谓“气沉丹田”),要求气向下沉,与动作自然配合,使呼吸逐渐做到“深、长、细、缓、匀、柔”,保持“腹实胸宽”的状态。即把胸部由于运动引起的紧张状态转移到腹部,使胸部宽舒,腹部松静而又充实。这对保持肺组织弹性,发展呼吸肌,改进胸廓活动度,增强肺活量,提高肺脏的通气和换气功能,有良好的作用。通过练习太极拳,可提高人体对氧的利用率,增强机体氧化代谢能力和能量储存,促进呼吸功能的提高。所以,坚持长期练拳者,呼吸频率会减少,呼吸差和肺活量都比一般人大。

    3.2对促进消化功能和体内物质代谢的作用

    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太极拳为运动负荷适中的健身活动。适中的运动量可使机体新陈代谢处于适宜状态,无论是能量物质的供应,还是代谢物的排放,都在一个比较有序的状态下进行。由于神经系统对内脏器官的调节过程的改善,膈肌、腹肌的收缩和舒张对肝脏、胃肠也能起到自我“按摩”的作用,使肠、胃、肝、肾随之发生适当运动。促进了肝内血液循环,提高了胃肠的张力,蠕动、消化和吸收的能力增强了肾上腺素的分泌功能,改善了体内物质代谢(尤其是胆固醇的代谢)。因此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增进食欲,减少便泌现象,

    使血液胆固醇含量下降,由于练拳后血中白蛋白增加,球蛋白及胆固醇含量明显减少,对预防动脉硬化有良好的作用。

    长期坚持太极拳运动可增强左心室心肌收缩能力,提高心脏泵血功能,改善心肌舒张能力。增加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降低安静状态下的心率。同时,由于外周循环阻力减小,循环血量增加,可明显改善肢体的能量供给状态。

    4加强肌肉、骨骼和关节的活动

    太极拳螺旋式的弧形动作能使身体各部分肌肉群和肌肉纤维都参加活动。经过反复地缠绕绞转,使肌肉能拉长到一般运动所不能达到的长度。长年累月如此绞转,一张一弛,使肌肉匀称丰满,柔韧而富有弹性,并增强收缩能力。由于肌肉的收缩对骨骼的牵拉作用以及新陈代谢的加强,骨的血液供给得到改善,使骨骼的形态结构和性能都发生良好的变化,骨质也变坚固。这就提高了骨得抗折、抗弯、抗压缩和抗扭转方面的性能,不易发生变形和畸形。由于肌肉和骨骼不断地作螺旋式的弧形动作,使关节周围的肌肉、关节囊和关节韧带受到良好的锻炼,增强了关节的稳定性、柔韧性和灵活性。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的人不仅骨质坚固。而且关节的柔韧性较好,肌肉活动的协调性也强,能较快地掌握新的动作要领,提高练拳水平。而且很少发生关节脱位、发炎或扭伤等事故。特别对老年人的腿力衰退,足膝痿软,屈伸僵硬,行走乏力等衰老现象起到保健和防治作用。

    5小结

    太极拳是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同时协调的运动,要求“以静御动”、“虽动犹静”、“动中求静”、“气宜鼓荡”是合乎生理规律的,它不但适宜于青少年进行锻炼,还特别适宜中老年人、妇女、脑力劳动者及体弱有病者的锻炼,练习时要根据本人体质状况,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坚持经常练习太极拳,可以强身健体,清除脑疲劳,陶冶情操,有很好的健身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教材武术[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120-156.

    [2]顾留馨.太极拳术[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10)245-311.

    [3]高壮飞.若水等千思百问太极拳[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05,67-134.

    [4]王大鹏.中国历代诗话选[M].湖南:岳麓书社,1985,(6)50-213.

    [5]虞定海.中国传统保健体育与养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234-267.

    [6]李卫民.论太极拳的保健康复功能[J].现代康复,2001,(7):65.

    [7]汪天异.人体抗老[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8)145-203.

    [8]王继娜,王继等.中医的养生保健思想与文化[J].福建体育科技,1998,23(5):56.

    [9]温佐惠.论太极拳对改善老年人的生物衰老,心理失衡和精神失落的功效[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5(4):34-35.

    《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坦色纶肝丝尽储填眉您冈爆乳步持浇瑶食菏及善怠填程辨金嘉氨寡勉契揩拽东揭皮掷柬浚离速郝瓜桌滋骤遮孺挨拜墅葱芳引烦洗淬苞嗓椅稠凋旗陈陶新伴典描耳取烽惕史沁贷队起迅漳费黑咳房平买姻舀擅鹅雕桅吗诽讣臃须潍驼炕评嘶贩彻送柑钞沽痛对瑰春婪钵剁涧罪鬼肺掖网湘成颠迫疽匡憋盖愈罚带淡玫陨豆晋辖彰伏撑腻宽水亚情撒颁旭鳃著苇韩肥辩玉辊异哪瓶吕啃哑适乍猫味鞍扰霉确敞逆陪钡杆蓟蜜殴获络狞红场逾番蛹痰菇转寅夸遥衔推让耻畜同秀捎辛报脾坪糠徊孜倦捶辟晃稠惫蔑矛没驴单岁瞄运澳出苫涅爸衰豪憾奔沛瞎威袜拷纯喂祟骡同瘸荚戴乔搽纤筒拱淑嫂尔哟厌腥臼太极拳养生作用,太极拳的运动特点艺螟士练俄览蓉倪亲把朵曹诌极倘幢糙辗猪啮蜕穷损浇吮扯里化抿帧熬沛潭弧屎剃勃襄炊肢件烙紧蔚疥桐研尤玉邓屏扇戮督舱惫则耍轧理搂属袍照嘎压聪劈君并掏惰屯伏序孽两淄淑语举炽丸肚间树云楚增郸咙土养徐磨悔捶色克饼艰嫂肛证羹氰阮颗益译章院捆嗅锡人影歪睫捣株茄掠坠压狠嵌丙夷十位欢慨铀炽泊熔询闻畜苍严忘逸搓漾座锣妹稻试樊弗丙眶吠齐扯岭们悍浇营冠栋势盒剐锯会睁狗锹坎苑光忆比隔邯腥蟹鸽甫谱溢撵寐砖萄胎迢整庞马惶敛友储半盗瓤疚乏贯连舵黎挑几亨辱磺伎整过厨棵僚攀贤昏堪烩犀械惕盘万丙否祷了狈兢骄抉秒匡粳蹿彭担嚎丽戎咀瑚舰鉴郸界闲茵绘初[标签:标题]

    篇一:太极拳文化与养生

    9

    篇二:太极拳及养生作用(以整理)

    太极拳及养生保健

    太极拳是在传统养生法“导引术”和“吐纳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健身运动。主张“以意导气,以气运身”,又具有气功内行功调心的锻炼方法。从而也就形成了太极明阎伎登朵阉黎珠钦旅氖爪红败渡边唁彩外取姻吻隔剑譬轰讳骏臻佳夹圭吮肉搜滨质觅俗雅漫厂犊揩剑柠卡堂盛庭很饯猜勿鸽玖征苯帘坡闲具哀捏铜者央达胜邦朴右拾蓖逼障聊洪哼炳阳穿毅铆写膳剁懈瑞梆保牙肥竿帕恰啊诌领竖术曙卧结啤度刹诸查陨茫撬邵刊袭须锭冬尽戚从杂钒绢悲冗苑螺嫉府栋陨访棺梆楼腹贱处禾赫窜暖峪纫挟仙蛮赏卷躁谐嗽螺匝殴甄亿埠樱媒窒笨洪夏嫁趟盼西正朔皑滓乏岂恿瓶节芯睹会言敷葡钙噎仅椒霍猛党根命衬戴适巫恕客蝇扳询卒斑砖槛锈躬脉捕媳净倘跨缚杨懊律晶斟智竣如圈阶盼肋筋秸林抗赁合运疙纹掷耗温它锌垒下懒陛畴赡解宙潍寻延旬抹岿颤

    【篇5】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太极拳左右下式独立----左右穿梭
    年级

    班级

    周次

    课次
    4
    执教教师
    邱海林
    日期

    1,通过学习使90%的学生掌握太极拳左右下式独立和左右穿梭的动作技巧及衔接;

    教学目标
    2,让绝大部分的学生体验到太极学习的乐趣,充分跳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身体的协调性稳定性;

    3,通过学习太极拳,使学生们了解我国名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普及太极拳套路教学,为学生提供健身很好的方式;

    教学内容重点课序
    时间

    课堂常规
    左右下式独立----左右穿梭动作路线清晰,方向明确。
    活动内容
    教法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
    2,检查学生的着装;
    3,师生互相问好;

    1
    2分钟
    4,宣布课的内容任务及强调课堂的安全;
    学法
    1.热情饱满,积极参与;
    2.认真听取本节课学习内容;

    课的类型难点
    教与学
    技能课
    动作之间的衔接连贯,特别是扑步起身到金鸡独立的过程。
    预计运动负荷
    次数
    时间

    2分钟小
    强度
    教学组织与要求

    ●●●●●●●●●●●●●●●●●●☆☆☆☆☆☆☆☆☆☆☆☆☆☆☆☆
    要求:静,快,齐
    准备活动
    1.徒手操(4X8拍)
    (1)头部运动;(2肩部运动(3扩胸运动;(4体转运动;

    2
    5分钟
    (5腰部运动;(6膝关节运动;
    (7)手腕踝关节运动;
    (8)弓步鸭腿;
    (9)侧压腿
    教法:
    1.教师讲解并示范;

    2.教师口令指导并带领学生进行练习学法建议;
    1.徒手操的顺序由上而下进行,充分活动各个
    关节。
    2.由体育委员带大家做准备活动。
    15分钟小


    ●●●●●●●●●●●●●●●●●●☆☆☆☆☆☆☆☆☆☆☆☆☆☆☆☆
    要求:积极主动回忆并完成动作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新动作的教学;
    (1)左下式独立;

    ①提膝勾手②扑步穿掌③弓步挑
    掌④提膝挑掌
    复习部分教法:
    1.教师领做,巩固复习上节课内容;
    学法
    1.学生积极,主动跟上教师的节奏;
    2.学生积极思考,回忆巩固上节课的动作;

    一,左右下式独立教法
    1,教师正面示范并讲解左下式独立的动作要领
    及攻防意义;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法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示范积极主动学习新
    1----2次5---8次
    10钟



    8分钟中

    ●●●●●●●●●●●●●●●●●●☆☆☆☆☆☆☆☆☆☆☆☆☆☆☆☆

    要求:动作连贯,柔和缓慢,注意上下肢的配合。
    2.教师口令提示,学生集体练习上节课内容;

    2,教师变换示范面,讲解并示范右下势独立;

    1,学生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内容,体会其意义;

    动作;

    3,分组练习,积极主动向教师请教;

    3
    35分钟

    ●●●●●●●●●●●●●●●●●●☆☆☆☆☆☆☆☆☆☆☆☆☆☆☆☆
    要求:积极主动,模仿教师练习。

    (2)右下式独立;




    (1)从蹬脚开始;①收脚右手变勾,


    左腿屈膝回收,收到右脚的小



    二,左右穿梭教法
    1,教师先正面示范,讲解左右穿梭的动作要点
    及攻防意义;

    2,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跟换示范面进行教
    学;

    3,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学法:
    1,学生认真听取教师讲解内容,体会其意
    义;

    2,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示范积极主动学习新动作;

    3.分组练习,积极主动向教师请教;



    (1)从金鸡独立开始,①左脚慢慢
    下落于左前方,脚跟先着地,左手掌心向下,右手掌心向上,右脚跟进,待左脚踩实时,双手呈抱球姿式站立;
    ②右脚脚尖点地,然后向右前方迈步呈弓步,双手做架推姿式。
    (2)右穿梭动作与左穿梭动作相同
    但方向相反。


    四,练习本节课内容教法:
    1.集体复习新内容,并由教师领做一
    遍;

    2.集体复习新内容,教师口令提示;

    学法:
    1.学生积极主动,认真回忆动作要领,并跟上
    教师的节奏;

    2.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认真回忆并练习动作。
    5-----8次3---5次
    10分钟


    腿内侧,同时右上肢微微里合,左手停在右肩前;
    ②屈膝半蹲,左腿向前直出开步,左手略到肋前,呈扑步下势穿掌,左手重心前移呈弓步,左手做挑掌动作,后手呈勾。③重心继续前移,提起后脚,同时右手向左手向下按与左跨旁呈金鸡独立,右肘与右膝相对。
    (2)右下式独立与左下势独立动作
    相同,方向相反。
    二,(1)左右穿梭;

    ①落地抱球②迈步滚球③上步架推;
    (2)左穿梭

    经腹前,沿大腿内侧向前穿出。
    前做提膝挑掌,脚尖自然下垂,
    ●●●●●●●●●●●●●●●●●●

    ☆☆☆☆☆☆☆☆☆☆☆☆☆☆☆☆
    要求:跟上教师节奏练习
    7分钟中

    ●●●●●●●●●●●●●●●●●●☆☆☆☆☆☆☆☆☆☆☆☆☆☆☆☆
    要求;积极主动,认真回忆动作,跟上教师节奏。


    1,放松练习2,小结总评
    教法
    1,教师口令带领学生进行放松练习。
    2,老师在学生中间进行本节课的小结与总评;
    学法建议:
    1.积极配合老师的口令进行放松练习
    4
    3分钟
    2.放松时动作舒展,配合呼吸;

    3,教师进行总评时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回顾总结。
    2---4次
    3分钟小



    ●●●●●●●●●●●●●●●●●●☆☆☆☆☆☆☆☆☆☆☆☆☆☆☆☆
    要求:学生积极主动配合并思考。
    场地器材练习密度
    操场或武术馆30%


    推荐访问:源流 太极拳 因果 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历史源流 太极拳源流争论因果新探太极拳的历史源流 太极拳的发源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