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光荣使命1937 [1937]

    时间:2020-03-30 07:47: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者按:《重访》是中央电视台一档带有纪录片元素的历史类专题节目。他们将镜头对准历史中的焦点与疑点,通过今天的寻访与考证、口述与记录,在重访中捕捉答案与解密真相,触摸和感知历史的脉动。本刊将《重访》栏目的节目素材整理成文,让我们再次聚焦那一段段客观真实的历史,钩沉出那些令人难忘的往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辛德勒救下了1000余名在集中营里将遭厄运的犹太人。在20世纪那场残酷的战争的阴郁背景中,辛德勒的形象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在中国南京,当日军进行灭绝人性的大屠杀时,德国人约翰・拉贝为主席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在安全区收留25万难民,拉贝因此被后人誉为“中国的辛德勒”,受到广泛尊敬和怀念。鲜为人知的是,在南京,一个叫江南水泥厂的地方,从1937年12月初到1938年春的近半年时间里,德国人卡尔・京特和丹麦人辛德贝格,在战火纷飞的环境下,面对凶残的日军,保护和拯救了近3万中国人的生命。历史不容忘记,具有正义、勇敢和奉献精神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异国救命恩人
      
      1937年底的南京,历经浩劫,硝烟四起。一队日本兵举着枪来到城郊某个难民收容所准备施暴。就在这时,德国人卡尔・京特与丹麦人辛德贝格挡住了来犯的日军……日本兵走了,难民们得到了安全庇护。这个难民收容所,成为血流成河的南京城的“诺亚方舟”,没有人在这里被日军杀害。与栖霞寺难民营和城内的25个难民收容所相比,这几乎是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奇迹。这个创造奇迹的地方,就是南京江南水泥厂。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工厂,到底为什么能够免于日军的蹂躏?近3万难民又是如何在厂内躲过那场惨绝人寰的劫难?
      江南水泥厂坐落于距南京城外20余公里处的长江之畔、栖霞山下。如今,离那场震惊世人的浩劫已过去70多年了,硝烟早已散尽,当年的难民营也已无迹可寻。但是,那些曾经在这里躲过劫难的人们,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1937年那个漫长而凄惨的冬季,更是念念不忘他们的救命恩人德国“老昆”和“丹国人”。在江南水泥厂躲过那场劫难的幸运者苏国宝、王利民、戴有霞、王维佳等老人,说起两位异国的救命恩人时,仍然热泪盈眶,激动不已。湖山村的苏国宝回忆:“德国人黑头发,丹麦人则是红头发。后来我想给每人磕个头,感谢他们救命之恩。他们每人给我一块洋钱。”王利民说:“那时候喊德国人叫‘老昆’,他扛着双龙枪到处转。”戴有霞说:“老百姓一直躲到那,日本兵闯过来的时候,德国人不让进,日本兵也不敢乱来。”王维佳补充道:“我们大家都在那避难,几乎整个村的人都在那里避难。”
      老百姓口中的德国人“老昆”、“丹国人”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们和江南水泥厂是什么关系?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到底做了些什么,让70多年后的中国人依然念念不忘呢?
      
      寻找辛德贝格
      
      2000年5月,中国青年报记者戴袁之在一次偶然采访中,开启了他近10年寻访“南京辛德勒”的过程。戴袁之回忆:中国和丹麦当时建交50周年,有一个文化交流活动。南京大学历史系高兴祖教授到丹麦的奥胡斯市去搞一个叫“国际大救援”的展览。高兴祖教授提及,南京大屠杀期间,有一个叫辛德贝格的丹麦人帮助、营救过中国难民。他想弄清楚辛德贝格是丹麦什么地方的人,然后找到他的家,看他是否依然健在。此时,戴袁之正在进行关于南京大屠杀期间栖霞山地区两个难民营――栖霞寺和江南水泥厂的专题调查。通过查阅档案资料,戴袁之发现:在当年的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的日记上,曾多次出现辛德贝格的名字,并提到他交给拉贝的报告。也正是这位辛德贝格,在1937年冒着炮火,给拉贝带去栖霞寺众僧和难民写的题为《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信件。
      在高兴祖教授访问丹麦期间,戴袁之就迫不及待地赶往当年收留难民的江南水泥厂,希望能够找到一些新的线索。戴袁之回忆:“当时,我是自己骑摩托车去的。跑过去以后,厂里的人说,我们江南水泥厂是有过丹麦人,而且不止一个,但没有辛德贝格这个人。”
      事情似乎陷入僵局,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过对江南水泥厂档案资料的查阅,戴袁之发现,一个名为辛波的丹麦人在1937年12月初到1938年3月间在此任职。在江南水泥厂工作时间如此吻合,这个辛波和高兴祖教授所寻找的辛德贝格是否为同一个人,是不是对同一个人名字的不同音译呢?不久,在丹麦访问的高兴祖教授等人发来了好消息。他们利用访问奥胡斯市的机会,在报上刊登了一篇题为《寻找中国战争中的丹麦英雄》的启事,并很快得到回应。凑巧的是,辛德贝格居然就是奥胡斯市人,而且刊登这份启事的报纸,早在1937年和1938年就多次利用辛德贝格给家乡的来信,报道了他的东方传奇。
      辛德贝格的故乡找到了,但他到底是不是在江南水泥厂的那个辛波呢?通过更加深入的调查,戴袁之推断:辛波就是辛德贝格,只是译法不同。后来,戴袁之终于与辛德贝格的亲属取得联系。他们陆续寄来了辛德贝格的照片和一块南京难民送给辛德贝格的丝绸感谢状。经过当年幸存者对照片的确认,证实了辛德贝格就是江南水泥厂的丹麦人辛波。几十年以后,中国人终于第一次看到了辛德贝格的影像,同时也看到了京特博士的影像,并了解到辛德贝格的基本情况。1911年,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出生在丹麦奥胡斯市一个普通家庭,天生的冒险精神让他从14岁开始便四处游历,17岁时他去了美国。1935年,辛德贝格搭乘一艘美国轮船来到他一直向往的神秘东方――中国上海,开始了他的中国之行。两年后的1937年12月,辛德贝格作为丹麦史密斯公司的代表来到南京江南水泥厂。
      
      请来保护神
      
      但一系列疑问又留给了戴袁之等人:辛德贝格和京特博士为什么来到南京?他们在南京有哪些传奇的经历?
      为了挖掘并还原这段逐渐被岁月风尘掩埋的历史,戴袁之除了探究相关文献外,还组织南京高校的学生进行了广泛的乡村调查,完成长达数十万字的调查笔记。然而,在寻访过程中发现,无论是江南水泥厂的现存资料,还是当年在此避难者的口述,对于那段历史的描述,不仅有“丹国人”辛德贝格,还更多地集中在一个叫“昆德”的德国人身上。
      江南水泥厂历史档案记载:“(民国)廿六年(即1937年)冬,各地逃难人民麇集于栖霞山者綦众,闻其中不乏不及撤退之少数高级军官,以(已)失却政府保护,咸惴惴不可终日,幸赖昆德博士设难民区于江南水泥厂,收容男女难民约四五万人……”昆德博士又是谁?隐没于岁月风尘背后的到底是一段怎样的历史真相?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迅速占领东北,并威胁华北。当时,中国最大的几个民族工业资本家如陈范有等决定在江南一带建厂,并最终选定在南京栖霞地区建立水泥厂。1937年底工厂落成,定名为江南水泥厂。1937年11月4日,江南水泥厂试运行。但是,此时日本的铁蹄已经踏向江南,随着沪淞失守,南京也濒临炮火,危在旦夕。江南水泥厂何去何从,如何应对?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说:“战火已经逼近南京,机械设备要迁走也不可能,这个太庞大了,所以只有设法保护。当时,江南水泥厂的董事会煞费苦心,进行了多次研究,特别是到1937年11月日军占领上海后,兵分三路向南京包抄、围攻,南京就要失守,怎么办?”
      考虑到主要设备来自德国和丹麦,丹麦是中立国,德国和日本更是同盟国,陈范有决定利用这种特殊关系,以江南水泥厂设备款二成未付,尚未点火生产,“产权仍属丹、德”为由,请求丹麦和德国以债权人的身份派员入驻,以应对即将到来的日军,保护刚刚建成的工厂。对此,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张生认为:“当时他们(陈范有等董事)有个想法,虽然当时中日两国开战,可日本跟德国关系很好,这个举世皆知,丹麦又是个中立国。他们觉得日本按照国际惯例,不会触动德国和丹麦的利益。所以就请求德国、丹麦派人出面维持。对付日本人时,说江南水泥厂这个产业是德国和丹麦的,造成一种威慑。”就这样,12月4日,辛德贝格受丹麦史密斯公司派遣,从上海来到南京的江南水泥厂,同天抵达的还有34岁的德国工程博士卡尔・京特。
      在南京大学历史系曹大臣老师收藏的关于江南水泥厂的资料中,有辛德贝格和昆德的相关记录。曹大臣说:“1937年11月21号至12月底的资料中,有一个收支表,其中支出部分就有‘西人费用’,这个‘西人’指的应该主要是京特和辛波(辛德贝格)这两个人,一共是800多块钱,应该是他们的薪金……”令人惊喜的是,资料里出现了一个相关当事人频繁说起的名字――昆德。
      
      挺身而出
      
      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12月初,日军除了不断派飞机轰炸南京外,还兵分三路包围南京城。村民苏国宝回忆:“日军是农历冬月初十(12月6日)下午来的,进了城后,他们砍树的砍树,捉鸡的捉鸡,打狗的打狗,到处烧杀抢掠。”顷刻间,战火纷飞,家园被毁,惊恐的老百姓不知向哪里躲藏,人群中不知谁说了一句“江南厂有外国人,日本人可能不敢去”,于是12岁的苏国宝在家人带领下拼命向离家不远处的江南水泥厂跑去。面对汹涌而入的难民,江南水泥厂没有拒绝。12月8日,江南水泥厂成立难民营,这也许不是以护厂为职责的两名外国人的初衷,但他们尽力而为保护着这些素不相识的难民。经盛鸿教授说:“卡尔・京特和辛德贝格在江南水泥厂墙外面,圈了一大片空地作为难民营,里面有江南水泥厂职工为难民搭建的草棚,也有难民自己搭建的草棚。当时草棚很简陋,砍下几根树枝搭个架子,上面盖几张竹席、芦席,是不能遮风避雨的。”
      为了防止日军的侵扰,江南水泥厂门口的牌子换成了“德丹国合营江南水泥厂”。而在难民营和工厂的周围,则用竹竿挂满了丹麦和德国的国旗。他们还组织职工用石灰和木炭在地面上画出巨大的德国国旗图样,以防日军飞机轰炸。虽然做了如此多的工作,日军仍然十分怀疑江南水泥厂的身份。日本人当时对这个厂到底是中国人的还是德国和丹麦人的,产生了怀疑,因为他们看到有不少中国员工在里面活动。日本人要求辛德贝格和京特提供江南水泥厂属于德国和丹麦的证明。这个问题本身就很复杂,因为有一些设备刚刚到中国,还没有完全交接,所以辛德贝格和京特就打擦边球,千方百计瞒过日本人。
      日军的一再骚扰,让难民营的老百姓感到恐惧不安,为了让难民营的百姓生命不受到威胁,京特和辛德贝格常常挺身而出。每次日本兵企图进入难民营施暴时,辛德贝格和京特都会立刻站出来进行呵斥。看到德国人的袖标,日本兵当时还是比较紧张的,看到丹麦人,他们也觉得这是一个中立国的白人。总之,对他们还是比较忌惮的。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说:“厂里面有一个叫夏玉华的职工,被日军拉到了栖霞。在那种情况下,如果中国人去救,就基本上救不出来,但昆德和辛德贝格可以去要人,对日本人说这是我们厂里的职工,那可能把他救回来。事实上,他们那次就领回了4个职工。”
      就这样,在京特和辛德贝格的支持、保护下,江南水泥厂的护厂河、筑坝附近住满了难民。栖霞镇80多岁的村民王利民说:“一张张席子挤在一起,不管男女,一起睡在那里。搭的棚子很小,现在是看不到这样的棚子了,当时确实很惨啊!”苏国宝老人当年全家在江南水泥厂避难,他回忆,一天,难民区不慎失火,京特和辛德贝格曾经到他家调查登记火灾情况,他的父母就将苏国宝说成孤儿,没想到京特和辛德贝格听说后,便打算把苏国宝留在厂里工作。苏国宝说:“德国人和丹麦人住在一块儿,他们每人给我一块洋钱,说让我上学,穿呢子衣服,我说,你们外国人讲话我不懂,我不能去。”
      1937年12月20日,拉贝日记里第一次出现了辛德贝格的名字:“回到宁海路以后,我认识了栖霞山江南水泥厂的伯恩哈特・阿尔普・辛德贝格先生。辛德贝格先生打算将几名受伤的中国人送到南京来,因为日本人不让这些伤员通行,因此整整一大段路他都是步行走过来的,他后来搭上了一辆日本卡车,安全地通过了北城门。现在的问题是,他怎么才能重新回去。”
      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江南水泥厂收留的大批难民中本来就有不少伤员,加上下了一场大雪,天寒地冻,又有一批难民病倒了,于是辛德贝格决意冒险送几个危重病人进城救治。听到日军造谣粉饰说南京已经是太平世界的广播后,辛德贝格信以为真,认为南京城已经很好了,百姓安居乐业了。因此他就冒着风雪,开车把几个负重伤的难民送往南京城。结果还没送到城里,就听到消息说戒严进不去,而南京城仍然是一片血山火海,根本不是日军宣传的那样,他不得不把这些难民重新送回去。为了使伤病员得到及时的救治,他们还从鼓楼医院请了两名护士,带上一些药品、绷带,在水泥厂开办了一个临时的小医院。经常有难民到这里进行包扎、对伤口进行消毒,而这些事情也常常由京特和辛德贝格亲自来做。
      1938年2月3日,辛德贝格再次冒着生命危险进城,向拉贝和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秘书刘易斯・斯迈思博士递交一封控诉日军暴行的信。信写好以后,由卡尔・京特把它翻译成德文,然后又由辛德贝格把它送进南京城,交给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拉贝,拉贝立刻把这封信通过不同的途径送到上海,在上海租界的西方新闻出版物上公布出来,这对向全世界揭露日军大屠杀暴行十分有利。
      
      永远铭记
      
      1938年3月,辛德贝格离开江南水泥厂来到上海,年底他收到工厂附近11名村民联名赠送给他的一幅锦缎,上书“见义勇为”四个大字,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在日内瓦,辛德贝格受中国方面邀请,为国际联盟成员和新闻记者放映了玛吉所拍摄的反映日军暴行的纪录电影。正在出席世界劳工大会的中国劳方代表团团长朱学范,在辛德贝格的护照上题词,赞他为“中国之友”。后来,辛德贝格去了美国,成为一名海员。二战期间,他驾驶美国商船,执行多次航行任务,每次都化险为夷。1972年辛德贝格退休,1982年在美国病逝,终身未婚。
      2004年12月17日,为了纪念辛德贝格在南京的正义之举,他的故乡丹麦奥胡斯市将当地的一种黄玫瑰命名为:“永远的南京・辛德贝格黄玫瑰”。2007年,辛德贝格的外甥女丽安应邀来中国访问,她将辛德贝格当年获得的勋章、护照和一些原版照片赠送给中国人民,如今它们被珍藏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
      后来,戴袁之又通过他在德国工作的华人朋友,历尽波折找到了卡尔・京特的夫人,从而进一步揭开了京特,也就是昆德的神秘面纱。
      卡尔・京特,德国汉堡人,1903年出生于中国唐山,中文名字为“昆德”。1933年卡尔・京特毕业于柏林工业大学并获工程博士学位。因长期生活在中国,所以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成立期间,凡有日本兵来厂滋事,也都是由他出面交涉,日军顾忌他的德籍背景,言行有所收敛。
      1938年3月,辛德贝格离开后,昆德一直作为临时负责人,主持江南水泥厂的日常工作,并在此结婚生子,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离开。所以,讲一口流利的中国话的昆德,给当地百姓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德国“老昆”。据资料记载:“敌日嫉视昆德博士维护江南水泥厂,不断到厂严词查问。以武器示威者,数见不鲜,蛮横狂妄,为任何人所难忍受”,而昆德博士“为维护厂产,忍辱含垢,处之泰然”。
      当年栖霞寺长老所写的《以人类的名义,致所有与此有关的人》的信件,就是由京特译成德文,然后再由辛德贝格送到拉贝手中的。不久以后,美国的《密勒氏评论报》在报道中引用了这封信的内容,向全世界公布了日军的暴行。京特的善举得到超越国界的红十字会的认可,就连与日本结为“轴心国”的德国也嘉许了京特的义举。1939年3月,德国红十字会为感谢和表彰京特在南京的特殊功绩,授予他红十字二级荣誉勋章。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中国对德国宣战,此后,卡尔・京特遭遇了他在中国最灰暗的一段日子。张生说:“京特变成了一个敌国的侨民,战争结束以后,就要开始对他进行清算,所以京特博士给当时跟他一起共同维持江南水泥厂的中国员工写过很多信,希望在他困难的时候能够给予帮助。”1945年9月,江南水泥厂写信给当时的国民政府,为卡尔・京特在抗日战争期间为保护中国难民作出的贡献提供了证明。12月,当时的南京市政府批示允许京特继续留在江南水泥厂。1950年,卡尔・京特和他的家人一起离开中国回到故乡。1987年,这个出生在中国并在这里生活了30年的德国人在他的故乡去世。
      2002年4月5日,卡尔・京特的夫人携儿子应南京市对外友协邀请,故地重游,来到她50多年前生活过的地方,并向南京人民赠送了有关江南水泥厂难民营的历史照片复印件41张。
      
      1937年冬至1938年春,人道、公理、正义与兽道、残忍、邪恶,曾经在南京栖霞山下尖锐地对峙过,当年的罪魁祸首已经永远地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国际友人珍视生命,维护南京难民生存权的事迹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见义勇为和人道主义精神也将永远为我们所铭记。
      
      (本文素材由中央电视台《重访》栏目提供,节目播出时间:CCTV-10每周日13∶45,重播时间为次周日7∶15)
      
      (责任编辑 文世芳)

    推荐访问: 1937 1937年 1937年鬼子就进了中原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