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文科资料 > 正文

    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_新时期德育的思考

    时间:2019-05-20 03:24:3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德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在物质文明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将德育做深入,做到位,是家庭、学校乃至整个社会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议题。通过对德育体制建设、德育主体、德育中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及网络媒体等重要精神文明传播途径等方面的思考,希望进一步巩固德育效果。只有充分发挥德育的作用,使人的价值得到扩展,人格得到健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新一代的才能,使社会和谐、全面、快速地发展。
      关键词:德育;经验;思考
      德育自古便是人才培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有云:“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德育直接决定着社会道德素质的高低和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现今社会发展呈现多元化、复杂化,要做到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德育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发展。
      一、外国德育的经验
      由于东西方文明发展的不同,引申出不同的哲学思想体系,使东西方国家在德育中形成不同特色。下面以美国与日本为代表对其德育特点进行简述。
      1.美国德育
      美国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娱乐、教育等方面均领先并影响着世界。其德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鲜明的西方文明特色。该国的价值观体系以个人主义为主:强调个体的平等、竞争。这种价值观体系正与市场经济体系的观点不谋而合,进一步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在公共品德培养上美国有着广泛而良好的基础:该国宗教团体种类众多,信教民众比例高达91%以上。为诚实、仁慈、宽容、博爱等公共品德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宗教、社会、家庭基础。在教学体系上,美国德育教学体系层次分明、内容涉及广,有鲜明的政治性。注重一对一的咨询和指导性质的德育方式。高校注重学生行业道德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大批在工作中有责任感,爱岗敬业,有良好职业操守的公民。其社会服务性德育实践受到高度重视,自21世纪80年代后美国的学校普遍要求学生最大可能地参与到为社会做各类工作中来,并将实践学分的高低作为毕业和升学的考核依据。
      2.日本德育
      日本作为具有东方特色的经济强国,其文化有“和魂”这一突出的民族特色,民众更展现出无法小觑的团体主义精神,在东方德育体系中展现出了迷人的光彩。日本的德育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其文化将儒学精髓、西方民主主义与日本传统文化结合,使“和魂”这一民族精神能兼容并蓄、与时俱进。在价值观方面,重视团队精神培养,强调个人利益服从于国家利益。在教学上,日本德育课程课时多,早在1879年,便颁布了《修订教育令》,确定以修身为“本”,知识为“末”的原则,使独立的德育课程——修身科的口授学时占总授课学时比重的10%,在各学科中跃居首位。日本非常注重不同年龄层次德育的细节教学,从青少年最基础的公民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生活礼节到大学生职业道德伦理教育各方面都有专门的课程设置。另外,日本德育教学的参与主体广泛,除学校以外,还动员了家庭成员、社区管理者、社会成功人士和优秀企业参与到德育的队伍中来。将对学生的德育蕴涵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每经历一件事情就得到一次道德教育的洗礼。
      
      二、我国德育现存的问题
      (1)对德育教学认识不足: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学校在进行基础性教学时重智育,轻德育,重政治教育,轻道德品质教育;德育课程开课率相比别国严重不足,德育教学体系涉及范围狭窄,内容重复性高,教学层次不分明。
      根据心理学家科尔伯格道德的认知发展理论,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种水平:第一阶段为前习俗水平,这个阶段道德标准未内化,年龄约为10岁以前,这期间儿童是根据行为本身的后果和利己主义原则来判断事物,处于被动受教的状态。所以这个时期道德规范的主要任务是灌输规范性行为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向应该是礼节礼仪性教育和生活中相关法律法规内容、条文,以规范其行为。第二阶段为习俗道德水平,这个阶段道德标准仍未内化,但开始能顺应并模仿父母或社会认为正确的道德标准。这个阶段应该注重通过正面历史、文学、思想政治宣传,逐步扩展视野,了解社会,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规范打好基础。第三阶段为后习俗道德水平,该期间道德判断内化,个体对伦理问题开始进行主动思考,显示出个体的道德特性。这个时期的教育需要采取开放式教学,引导个体根据其自身习得的知识或参与的实践对事物进行判断,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加深教学效果。因此德育教学课程体系要求政府相关部门和教育者能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查与研究,重建符合心理发展规律的教学体系。
      (2)德育方法单一:目前我国进行的德育主要依赖各级学校开设的思想政治课程来进行,采取说教的方式居多,“参与式”、咨询类教学少,内容难以深入人心,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难以提高。社会上教育者的家庭、社会优质企业、社会成功人士对德育参与率低。同时,网络媒体具有对信息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途径,其作用被严重忽视。目前由于网络媒体、影视节目的写手众多,道德尺度各异,对于新闻或剧情只求经济价值不考虑社会影响,导致社会黑暗面异常扩大,而真正优秀的社会现象,在这些黑暗面报道的浓墨渲染下反而黯然失色。这使得很多价值观待形成的年轻一代产生了严重的价值偏差,社会中不断出现像药家鑫、马加爵等价值观、人生观扭曲的人。
      (3)专业学科伦理教育不足:高校的专业学科教育,除个别对应行业设置的职业道德课程外,教师将主要教学精力集中在职业化专业性教学中,未将专业对应行业中存在的伦理性问题进行深刻反思,致使学生进入社会后,对行业中存在的道德问题缺乏明确的判断标准和应对准则。如中国近年来一再出现上市公司食品质量问题,大型超市价格标签与售价不相符问题,制假售假摊贩百灭不灵,种种报道的出现,使得开展专业伦理教育的要求迫在眉睫。
      (4)缺乏有效的实践课评价机制:德育实践就是使学生走出校园,以多种义务形式服务社会的过程。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在工作中培养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我国目前一些发达城市和各大高校都出现了各类义工组织,教学中开始侧重公义服务的教育,但大多数活动仅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考评机制。学生参与率低,积极性没有被广泛调动起来。实践课程是否落实,实践效果如何,实践后怎样进行方案调整等方面的信息都无法及时考量和反馈。
      三、关于新时期德育提高的思考
      (1)高度重视德育教学。重塑德育教学体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分年龄、分层次地建立德育课程。将公民生活礼仪规范、法律基础条例、伦理道德等内容以不同的形式灌输给学生。将德育中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内容配合起来使教育效果能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更要强调提高德育教师自身的素质:思政战线上的教辅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水平以符合各时期政治上的要求;要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外的哲学思想的学习,以提高逻辑思辨的能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以便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类心理发展规律,最终能在课堂中游刃有余地进行开放式教学,课后也能完成对学生各类问题的指导和咨询。
      (2)扩充德育生力军。德育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从家庭方面,学校可协助在读者家庭成立家长教师协会,定期对青少年存在问题进行交流,使学校和家庭的资源得到整合,起到联合育人的作用;从社区方面,社区机关可以协助学校组织学生了解生活社区的历史发展,与老一辈社区生活长者交流了解社区变化等课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增强对本地区的认识,增强为社区服务的热忱;地方政府也可以协助学校邀请地方社会成功人士、道德模范到各级学校开展道德讲座,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唤醒民族自豪感。而优质企业则更应该设立开放日,宣传企业成功经验,企业文化、精神等。一方面提高社会企业的社会公信力,另一方面给学生更多接触社会、了解职场行业的机会,使其改变学习态度,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奠定职业选择基础。
      (3)德育必须占领新时期网络媒体和影视节目这个重要战场。网络媒体、电影电视,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80后、90后年轻人的休闲时间70%以上是应用在这些现代化娱乐中,因此德育必须占领这个重要战场。在新时期,主管文化教育类工作的机关应该进一步规范网络媒体、影视节目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更多地宣传儒学中的忠、孝、礼、义,帮助社会转变扭曲的价值观;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以建立民族自豪感,焕发爱国热情;宣传真善美,扩大正面舆论影响,减少人们错误理念的习惯化思维,弘扬新时期的中国文明风尚。
      (4)建立行业德育标准,注重专业伦理教育。学校培养的人才必将走向社会进行职业分工,每个行业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道德标准。专业教师要调整教学的角度,对当前存在于行业中的问题进行深刻思考,克服功利主义,使学生能带着明辨是非、爱岗敬业的良好从业操守走入社会。
      (5)建立有效的德育实践机制。学校德育实践课程的设置必须根据学生年龄层次、工作能力、专业性等方面综合考虑。实践活动前尽量提高学生的参与率,统筹分配实践任务,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实践内容的重复。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应该配备具有咨询资质的教师在适当的时候配合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督促学生保持热情。活动后及时让学生对活动目的和意义进行反思和讨论,增强活动的成就感。
      总之,德育的价值在于:为人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人类在物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更大程度地满足其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各方面的能力,使其人格更高尚,心理更健康,促进社会和谐。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人群中,会不断孕育出新的德育课题,这需要政府和学校因人因事不断调整青年人的道德教育内容及方法,以保证德育的价值与效果。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且意义深远,需要通过社会各界力量齐心协力共同参与,从而“通过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最终推进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提高。

    推荐访问:德育 新时期 思考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