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冲击及应对

    时间:2021-07-07 20:04:1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微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给不同思想观念的传播带来了便利,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体、客体以及教学本身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此政府必须强化网络管控,重视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教育者要树立微媒体思维理念,不断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与时俱进,同时引导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关键词】微媒体;思想政治理论课;冲击;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担负着育人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的双重使命。近年来,由于全球化、网络化和信息化步伐的加快,尤其是新媒体形式——微媒体的出现,以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而高频的使用,为大学生快速获取信息与学习知识的便捷提供了新的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有利条件。但是,不可讳言,微媒体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也成了不同社會思潮、不同思想观点传播、展示、交锋、博弈的新场域,错误的思潮和思想观点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了冲击,同时也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及其实效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微媒体时代信息和思想观念传播的新特点
      微媒体的出现虽然只有几年的时间,但是它的传播和影响范围之广之大,却是以往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从影响的空域来看,上到国家机关治理权力的行使,下到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无不在它的影响范围之内。微媒体与传统的传播媒介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
      1、融合性和便利性。微博是微媒体的典型代表,以140字为上线,融合了文字、图片、动图GIF、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支持在电脑、智能手机等客户终端实现消息互通。微博的信息编辑比较便利,无需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便可以“随时随地发现新鲜事”,其极大的融合性和便利性给信息的传播带来极大便利,这种特性有利于第一现场的真实披露和曝光,从而真正实现了4A(Anytime、Anywhere、Anyway、Anyone)的发布。
      2、草根性和及时性。微媒体的普遍使用使人人都有发言权,人人可发声、人人都有被关注的可能,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第一记者,超低的技术门槛使微媒体深入草根阶层,人人都可以是自媒体。通过微媒体手机客户端实现了发布和接收信息双重功能,例如,新闻客户端每天推送国内外最新大事件,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国家大事,并有评论反馈功能,更是让每一位热心公民都可以共商国是。
      3、独特的互动性和多级的裂变性。各个媒介载体客户端,都提供了关注、转发、评论、回复等基本交流功能,实现各种形式的互动而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也真正实现了随时随地个性的自我表达:“我的地盘我做主”。随着时间增长,微媒体的受众越来越多,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信息传播显示出裂变性特征。一条新闻或者信息经过受众层层传递从而使新闻或信息以裂变的形式不断蔓延和放大,从而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影响甚至“挟裹”公众的思维、判断和看法。
      4、内容的多元性、开放性。在微媒体时代,多样化的信息和思想观念有了更多的生存空间。然而,也有一些不良思想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比如: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低门槛的信息传播,增加了信息的开放度,多元的思想观念,但是却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政治课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5、信息传播的“马太效应”。“美国学者罗伯特·莫顿将‘马太效应’归纳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一旦在某一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网民的注意力总喜欢投向关注度高的网络议题上,这种新、热的网络议题很快就会聚集越来越多的人气,滚雪球的效果使信息传播不断发酵,同时也使相关事件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最终使整个事件成为热点或焦点。
      6、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分散、去主体化。传统信息媒介对意识形态的宣传,大部分是通过报纸、教学灌输、定时新闻频道宣传,民众对意识形态的接受是自上而下的被动式理论灌输。而在微媒体时代,其与生俱来的草根性、裂变式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打破了这种单向度的信息传输方式,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挑战。不良信息的大范围传播,让不明真相的网民对主流价值观产生质疑,这无疑是分散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外来思想对微媒体的冲击、微媒体去主体化和中心化的传播机制,给主流社会意识形态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二、微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冲击
      要科学衡量和评估当前我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是个相当复杂和困难的工作。无论从教育学、传播学的视角,还是从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视角,都会发现其影响因素庞杂。这些因素既有静态的,也有动态的;既有心理方面的,也有教学行为方面的;既有来自于教师的,也有来自于学生的,这使得课程功能目标指向的实现程度,呈现出一幅相当复杂的“现实图景”。微媒体的普遍使用给这个复杂的“现实图景”罩上一层朦胧的面纱,也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客体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
      (一)微媒体对教育主体的冲击
      1、对教育主体的主体地位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主要是一线教师,以往的的教育者掌握着一手的教育资源,拥有教育上的绝对权威。其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是自上而下的教导,而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则少之又少,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在过去长期处于主导地位。微媒体的出现,把大学生置于便捷获取信息的新环境中,微媒体信息传播的裂变性可能使学生比教育者获取更快、更多、更准的信息,他们获取的信息多,发出的声音也相对较多。这冲击了教育主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动摇了教育主体高高在上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教育主体对教育资源的垄断优势,同时也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传播与话语中心”作用,增加了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难度。

    推荐访问:政治理论 实效性 应对 冲击 思想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