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论中关村创新的社会价值

    时间:2021-07-05 04:01:1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关键词]中关村创新;科技;制度
      [摘 要]中关村发展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中国科技创新方面,同时也存在于社会创新、制度和文化创新方面:中关村创新牵引中国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品质;中关村创新使中国经济开始起步迈向国际化和全球化;中关村创新孕育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中关村创新生成民族复兴阶段的文化内容。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826(2008)01-0046-06
      
      中关村发展对中国科学技术创新的贡献不容置疑,但是中关村发展的贡献不仅仅是在中国科技创新方面,同时也存在于社会创新、制度和文化创新方面。我们除了要研究中关村的科技创新价值之外,有必要深入研究中关村创新的社会价值。实际上,如果我们没有对中关村创新的社会价值的深刻认识,我们对中关村的科技创新价值的认识也是肤浅的。更重要的是,中关村不是一个孤岛,中关村的创新与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创新紧密相联。一方面中关村科技创新要以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制度创新为前提,如果没有全国的制度创新,中关村创新能走多远不得而知。另一方面,借鉴中关村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的经验,可以促进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制度文化创新,相得益彰。所以,研究总结中关村创新的社会价值对中关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发展也同样至关重要。
      
      一、中关村创新牵引中国科技、教育体制的改革,从根本上提升了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品质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开始于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家一户的农副产品买卖构成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初始形态,随后而来的是城乡粗放型工业利用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在相对落后的科学技术基础上的超速发展。虽然中国利用市场经济机制迅速占领了许多低端产品的世界市场,但是所获得的利润率却很低,整个经济增长的社会效率和生态效率较差,实践结果告诉我们这种形态的市场经济品质是相对较低的。单靠传统的农业和传统的工业市场化不能为中国人民谋取最大利益:单靠农业体制和工业体制改革,缺乏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建立高品质的市场经济体制,不能构成与世界发达国家竞争的国家创新力。
      高品质市场经济体制是一个释放科技生产力和教育生产力的市场经济体制。突破传统科技体制和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将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融入到农业体制和工业体制改革中,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体制改革发展的历史性需求,中关村创新恰恰适应了这一历史性需求。中关村创新的起点就是中国科学院和高等学校的研究员、教授的主动下海,从表面上看,科学家和教授的下海只是个人的一种选择,但是这种个人的选择却顺应了历史的召唤,直接促进了科技、教育体制的变革,科技和教育的发展开始摆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探索新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运行不再是建立在传统工业品和传统农业品的交易上,开始初步建立在科学技术的产品转化和高级人力资本要素参与的基础上,市场经济运行开始了从满足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向满足人们社会精神需求、参与国际竞争过渡。
      被誉为中关村科技人员创业第一人的陈春先1980年10月从中科院下海,迈出了创业第一步。陈春先的实验引起了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视,指出陈春先同志带头开创新局面,可能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一方面较快地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另一方面多了一条渠道,使科技人员为“四化”做贡献。随后许多科学家坚定下海决心:柳传志、倪光南、张玉峰、王选、王文京、苏启强、周明陶等第一批创业者纷纷从中国科学院和高等院校出来创业办公司,开始了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市场产品的艰难探索,高科技产品交易逐步成为市场的重要部分。
      从整个中国的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背景看,由于中关村地区汇集了中国最优秀的科研单位和教育单位,中关村科研人员和教育人员主动下海建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过程,带动了全国科技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从而带动了全国高品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现在中关村的高新技术企业近17 000家,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 000亿元,年增长率达到28%,年实现增加值1 000亿元,相当于当年北京市生产总值的20%左右,高技术服务业的比重已达50%,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兴起。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品质已经开始从低端向高端发展。[1]
      中关村正引领全国初步建立教育、科技、中介机构、企业、国内市场、国际市场之间的横向合作的市场主体链条,构建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
      
      二、中关村创新使中国经济开始起步迈向国际化和全球化
      
      中关村创业者以贸易开路起步,发展到自主研发为中心的全球性拼搏,正在开始与世界发展的步伐趋于一致。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上,中关村引领中国迈出自主创新与国际化全球化同步的坚实步伐。
      中关村创新的国际化、全球化表现在三个方面:
      1.中关村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流动已经初步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循环。人力资本流动已经国际化:至今已有近万名海外留学生在中关村创办了3 000多家高科技企业(不包括在中关村高校、科研院所、政府机关的留学人员),中关村分别在硅谷、华盛顿、东京、伦敦、多伦多派出了5个海外联络处。到中关村参观考察的海外留学人员络绎不绝。
      从货币资本的国际化看,近年来,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对中关村更是青睐有加。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内注册或设立办事处的各类创业投资机构有33家,管理的可投资中国大陆的资本总量为7亿美元。近年来,以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联想投资、英特尔投资等为代表的一批创业投资机构在中关村非常活跃。金融服务业的飞速发展,改善了中关村投融资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园区的科技创新。迄今为止,中关村园区共有上市企业79家,占北京市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13家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超过中国大陆在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总数的一半。[1]
      2.中关村从创业初期的制造业为主已经发展到以文化创意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知识经济的生产方式在中关村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中关村园区产业结构从制造业为主导发展到以高新技术加服务业为主导,2006年,在“第九届中关村电脑节”闭幕式上,共有60余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达392亿元,其中包括高端文化创意产业在内的信息产业占签约项目总数的53%,金额占签约总金额的30%;金融服务业的签约项目和签约金额分别占17%、40%。其余的主要包括环保、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配套设施等。透过签约项目可以看到:以海淀园为核心的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结构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三足鼎立格局。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使中关村产业结构呈现出高端、轻型、优质的新气象。
      3.中关村的最新科技成果中已经有一些正在向国际一流水平逼近。中关村在软件、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环保和新能源等国家战略领域的技术和产品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一些企业开始凭借核心专利参与创制国家和国际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园区企业牵头创制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98项。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出了六大类2 000多个品种的“中国芯”组群;曙光公司研制出11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使中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个能制造和应用10万亿次以上超级计算机的国家;科兴生物公司牵头,率先研制出“非典”灭活疫苗,与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同步研制出“人用禽流感疫苗”;大唐移动公司提交的TD-SCDMA标准成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三大国际标准之一;英纳超导公司生产的高温超导线材已投入使用并实现并网运营,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规模生产高温超导线材而且能够并网运营的国家(注:参见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报告2001—2006年》。)。

    推荐访问:中关村 价值 创新 社会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