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两张毕业证书见证黄埔军校的变化

    时间:2021-05-23 12:01: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xcq/wxcq201107/wxcq20110710-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xcq/wxcq201107/wxcq20110710-2-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wxcq/wxcq201107/wxcq20110710-3-l.jpg
      1924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长洲岛创办了黄埔军校。这所新型的革命军官学校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事政治人才。黄埔军校曾经三迁校址:1930年迁往南京,1938年迁往成都,1949年迁往台湾至今。“自1924年6月在广州创办至1949年底,在大陆共办了23期,毕业学生包括各分校、训练班在内,计有23万余人。”(湖南省档案馆校编:《黄埔军校同学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黄埔学生在东征讨伐陈炯明、北伐统一中国、抗日救亡等战役中浴血奋战,为中华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
      随着时代的变迁,当年的金戈铁马已经变成历史的记忆。黄埔军校的长洲校址已经变成了纪念馆。1984年,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成立,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的陈列馆中,那一张张的照片向我们述说一件件的往事。其中有两张不同时期的毕业证书非常引人注意,分别是:第一期学生潘学吟和第十一期学生曾会奇这两位黄埔同学的毕业证书。细细观察这两张毕业证书,可以看到黄埔军校的种种变化。
      
      一、第一期学生潘学吟的毕业证书
      
      (一)潘学吟毕业证书概况。潘学吟(1895—1930),1895年出生在新丰县沙田镇羊石上湾。1924年5月,考入黄埔军校,是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注:黄埔军校第一期从1924年5月5日至1924年11月30日),当时“实际毕业生为645人”(黎显衡等:《黄埔军校》,广东省地图出版社,1998年8月版),毕业后留校在政治部任职。1925年入国民党中央宣传讲习班及党务训练班学习。第一次东征随军从事党务工作,后留任潮安国民党党部筹备处主任。1925年秋任黄埔军校第三期入伍生队第六队队长、入伍生第三团中校团附。1926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二预备团第一营营长,第十四师政治部代理主任。1928年,被选送日本东京士官学校学习。1929年1月,潘学吟回到上海,参加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活动(以下简称“改组派”)。“改组派”在1928年11月成立,总部设在上海,领袖是汪精卫,核心人物为汪精卫派系的陈公博、顾孟余等人。“改组派”的政治主张是改组国民党,标榜恢复国民党“一大”、“二大”的改组精神,奉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实现国民党“一大”通过的最低限度纲领。“改组派”的主要活动是反对蒋介石集团的统治,联合各派军阀进行军事倒蒋活动。“改组派”的一系列活动给蒋介石以很大威胁,他秘令特工秘密搜查、跟踪同志会的有关人士。1930年3月17日,蒋介石派“蓝衣社”将潘学吟暗杀在上海法租界。
      潘学吟的毕业证书长约42厘米、宽约40厘米,蓝框黄底,正上方有孙中山的头像和国民党“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蓝框四角各有一字,即校训“亲爱精诚”,黄底隐约用篆书写有孙中山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毕业证书的字体是楷书繁体字,内容竖写右起,具体内容如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证书,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潘学吟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的签名和印章。他们3位的签名按一个“品”字形来排列,即:孙中山在最上方,蒋介石和廖仲恺并列在孙中山的下方。毕业时间“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校印)”,证书的左侧有半骑缝存根文及学校的印“埔字第玖拾伍号”。
      (二)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证书的特点:1.存世数量少。黄埔军校第一期的毕业人数为645人,但是现存的毕业证书只有7张,其中3张毕业证书在中国大陆,分别是:贾伯涛、潘学吟、蔡升熙,另外4张在中国台湾,分别是:王锡钧、伍诚仁、俞济时、容有略。2.惟一一期同时有创校3位最高领导人签名。黄埔军校创校时有3位最高领导人:总理孙中山、党代表廖仲恺、校长蒋介石。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所以从第二期开始就没有孙中山签名,只有廖仲恺和蒋介石的并列签名。1925年8月20日党代表廖仲恺被暗杀,汪精卫接任党代表,从第三期开始就没廖仲恺的签名,只有汪精卫和蒋介石的并列签名。所以只有第一期毕业证书才同时有3位最高领导人签名。3.第一期毕业证书的珍贵之处,有孙中山的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长期以来,很多人都认为这名言出自孙中山先生1925年的遗嘱,其实这句话是“孙中山1923年11月为《国民党周刊》出版的题词”(张磊:《孙中山词典》,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9月版),并不是出自1925年孙中山的遗嘱。
      
      二、第十一期学生曾会奇的毕业证书
      
      黄埔军校第十一期约有1273名学生(不含转学同学)(湖南省档案馆校编:《黄埔军校同学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7月版)。曾会奇(1915—)湖南益阳人,1934年9月入读南京中央军校,是黄埔军校第十一期学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军第六十二军一五七师炮兵营排、连、营长。1945年10月随军到台湾高雄接受日军投降,任第六十二军高雄接受处军械股中校股长。1947年随军到华北天津一带驻防,任第九十四军第四十三师副团长、师参谋主任等。1949年1月任第九十四军军部副参谋长。同年率部放下武器,接受人民解放军改编,后入华北训练第三师受训,同年夏天任人民解放军江南地下第四十一师参谋长,参加湖南和平起义。建国后,入湖南军政大学学习,任区队长。1951年,任中南军区司令部军事研究员。1955年转业,任广东省参事室参事,民革广东省委会组织处长、副秘书长、秘书长,广东省政协第二至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民革中央团结委员会及民革广东省委会顾问,广东黄埔同学会副会长等,1994年离休(正厅级)。著有《赴台湾解除日军武装片断》、《回忆在南京中央军校学习生活片段》等。
      曾会奇的毕业证书长约28厘米、宽约27.5厘米,蓝框白底,正上方有孙中山的头像和国民党“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蓝框四角各有国民党党徽。毕业证书的字体是楷书繁体字,书写的方式是竖写右起。具体内容如下:“毕业证书,兹有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炮兵科学生曾会奇年二三岁湖南省益阳县人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证书印刷有军校领导层的名字,分别是:“训练总监唐生智(红方印),校长蒋中正(红方印),校务委员:蒋中正、汪兆铭、吴敬恒、戴传贤(戴季陶)、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唐生智、程潜、李宗仁、白崇禧、刘湘、龙云、余汉谋、张治中、陈诚,教育长陈继承”。证书的最后一行是毕业时间“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十月二十七日(校训练总监红方印)”,“炮字第肆号(半骑缝存根文)”。在证书蓝框的左下角有曾会奇的1寸黑白照,并盖有学校的骑缝钢印。
      (二)黄埔军校第十一期毕业证书的特点。1.骑缝钢印:在曾会奇的1寸黑白照片上盖有骑缝钢印。钢印中有学校的名字“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和校训“亲爱精诚”。民国时期印章的主流是红色的方印,而这里却出现钢印,显得十分特别。2.唐生智排名第一:一般而言,学校的毕业证书校长排名第一,但是,这张毕业证书却是训练总监唐生智排名第一,蒋介石以校长的身份排第二。训练总监名义上“掌管全国军队教育”,实际上却是不掌握兵权的虚名(杨天石等:《战略与历次战役》,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月版)。唐生智的名字排在蒋介石的前面,“位高”却又“权轻”,蒋介石的谋略之深可见一斑。
      
      三、从两张毕业证书分析黄埔军校的变化
      
      (一)校名发生的变化。黄埔军校从建校开始至今曾经五改校名。1924年,黄埔军校最早的名字是“陆军军官学校”(注:黄埔军校的毕业证书和同学录则写完整的校名“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1926年3月,黄埔军校和全国其他军校合并,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这是黄埔军校第一次改校名。1928年3月,随着北伐的胜利,黄埔军校北迁到南京,南京本校命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这是黄埔军校第二次改校名。1928年5月,黄埔本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注:1928年至1930年期间,南京本校、黄埔本校两校并存,蒋介石为了加以区别,将南京本校称为第一总队,黄埔本校称为第二总队)这是第三次改校名。1929年9月,黄埔本校改名为“国民革命军黄埔军官学校”,这是第四次改校名。1946年1月,把校名改为最早的校名“陆军军官学校”,这是第五次改名。这5个校名中“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大约使用了18年,是大陆时期使用最长的校名。

    推荐访问:黄埔军校 两张 毕业证书 见证 变化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