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初中学习 > 正文

    基于角色理论视角的高校师生关系失调的研究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4步骤

    时间:2020-02-28 07:41:0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高校师生角色关系是一种围绕教育教学过程而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这一对角色互动的结果。基于角色理论的视角,探讨目前高校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主要表现为:师生角色间冲突、师生角色不清和师生角色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角色规范的表面化使得师生角色行为缺乏指导和制约、角色期望的模糊不清或者冲突使得师生角色行为无所适从;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从角色环境入手明确师生角色规范和期望、从角色主体入手强化师生对角色规范和期望的认同两方面改善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建议。
      关键词:师生角色关系;角色失调;角色冲突;角色不清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154(2011)06-0030-04
      
      目前,学术界对于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关注得比较多,并对此有过或实证或理论的研究[1-4]。而过去这些对师生关系的研究,较少从社会角色理论的视角来审视。社会角色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因此,角色不仅反映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行为模式,也包含了社会对处于特定地位的人的行为的期望。在高校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基本角色,两种角色围绕教育教学这个共同的任务而展开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依据社会期望和行为规范扮演好各自的角色,从而确保了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然而,之所以存在目前师生关系错位[5]、隔膜[6]、畸变[7]、异化[8]等问题,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来看,主要还是师生这对角色的行为模式出现了问题,他们的行为或者不符合社会期望,或者不符合自己的身份地位,或者不符合社会规范。
      一、名义师生关系:目前师生关系的本质
      高校师生关系是一种教育教学关系,但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这一对角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互动而形成的角色关系。根据角色理论的观点,角色与互动间存在紧密的关系,一方面,互动是角色间的互动;另一方面,角色的形成和扮演也是在互动中完成的[9]。由此可见,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天然的,而是建立在师生双方互动基础上的,是建立在师生双方都遵循各自的角色规范,按照社会的角色期待而行动的基础上的,也是通过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实现的。
      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师生关系的形成并不是建立在互动的基础上,只是一种身份角色关系,是因为学生选择了某所学校、某个专业、某门课程,而与老师之间建立了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虽然表面上看是直接的,且多数也是处于一种无冲突的状态,而实际上由于师生间缺乏必要的交流与互动,两者间的关系只是处于一种松散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状态,从而使得这种关系实质上表现为一种名义的、表面的关系。多数师生关系中主要以表面的教学关系(且仅限于师授学受,而非双方积极主动的合作性、平等性的学习)为主,缺乏师生关系应有的心理、道德方面的沟通、交融和对话,因此,师生间基于知识的互动要远远地多于基于情感、道德的互动,而这远远地偏离了教育育人的本质。
      二、高校师生关系失调的表现
      从价值上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师生间应有的状态;而从实际来看,师生间却并没达到这种理想的关系状态;从角色理论来看,由于师生间对于角色规范、期望的理解的差异,从而导致师生间出现角色冲突、角色不清和角色失败等。
      1. 师生角色间冲突
      师生角色间冲突是指师生间发生了矛盾、对立和抵触,妨碍了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在高校中,师生间角色冲突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主要以隐性角色冲突为主,真正显性的角色冲突并不多见和常见。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或者教师的业务能力不高,导致学生对教师的不满,进而使得学生内心里不尊重教师,甚至反感教师,这种不尊重或者反感并不一定表现为一种显见的对立状态,而是表现为学生消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不愿意与教师交流或者沟通;或者由于教师的要求过于严格,导致学生实际的心理抵触和表面的顺从;或者由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认真,导致教师的不满,进而使得教师内心里拒斥学生;学生反感教师的说教,教师反感学生的被动、消极、不明事理、无责任感、功利等;此外,也的确存在一些师生之间的显性冲突,比如语言冲突,肢体冲突等,但从总体来看,这种情况仍然是少数。这种表面上的无冲突状态却无法掩盖实质的师生矛盾、对立或者抵触的状态。之所以出现这种角色间的冲突,主要是由于师生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间的差别以及师生双方没有按照角色规范行事等原因引起的。
      2. 师生角色不清
      所谓角色不清,是指师生对于自身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一种行为的规定性与一种行为的实际标准间未必会形成一种天然一致的关系。也许每位师生都清楚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规定,但并不必然导致每位师生都会按照这种规定去行动。
      在中国有句俗话,当说到家庭中的父子关系不和谐时,我们通常用“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这句话很通俗却很形象地表达了角色不清的问题。其实,在高校中,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的现象也不少见。比如,教师敷衍课堂教学而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校外的社会事务或者课外的科学研究,只是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却不考虑如何育人的问题;学生因为就业的压力或者其他原因,放弃听课而选择去参加兼职或者社会实践,甚至是逃课;教师为了讨好学生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而不敢坚持管理或者评价学生的原则,学生为了达到自己的个人目的而讨好老师;等等。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也许导致师生角色不清的真正原因或许并不是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做,而是知道该怎么做却由于种种因素的存在而无法坚持该做什么、怎么做的标准。比如,教师对于课堂秩序的管理,这是教师的职责之一,但真正到课堂上,无论学生做什么,只要不太严重影响到教师教学,一般教师都不太会管理。同样,学生迟到、早退和旷课也不是多数教师都去干预的行为。也许教师认为来不来上课,来了听不听课都是学生的自由,而实际上,学生这种行为是不符合规范的行为,是应该受到制裁的,但教师却听之任之,视而不见。
      3. 师生角色失败
      所谓角色失败是指由于多种原因使角色扮演者无法进行成功的表演,最后,不得不半途终止表演,或者虽然还没有退出角色,但已经困难重重,每前进一步都将遇到更多的矛盾。这种情况通常只是少数,但其产生的恶劣后果使角色承担者受到重大打击却值得我们予以重视。比如,因教师的教学风格或者教学内容等方面的问题,学生联名要求更换老师;学生因主要精力未投入到学习,导致学业无法顺利完成而退学;甚至学生因教师在课堂上所发表的观点与自己或者社会要求不完全吻合而把教师告到公安局;等等。
      角色失败是角色扮演过程中一种极为严重的失调现象。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角色失败的情况要多于教师。学生因为厌学、弃学、违法乱纪等原因而退出学业的情况在高校不少见;但教师因为业务能力而退出教职的情况似乎在现有的高教体制下不常见,除非教师主动离职。学生角色扮演失败,固然主要是由于其自身的因素导致的,但我们仍然值得去反思作为学生角色的对应面――教师在学生失败的角色扮演中应承担的责任,如果我们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引导、教育、督促和帮助,也许学生们也能够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三、高校师生角色关系失调的原因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看到了,目前高校中的师生关系多数只是一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由于这种关系只是表现为一种因为身份属性而建立的关系,是一种缺乏互动、交流和沟通的师生关系。因此,这种角色关系缺乏由于互动交往而形成关系的实质性内容,尤其是缺乏通过互动交往的过程,教师以自己的学识、人格魅力、思想品质、道德品格对学生的人格、情感、行为、观念等方面产生实质性影响。角色的本质是一套行为模式,是一种符合社会期望和规范要求的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看,导致师生角色失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角色规范的表面化使得师生角色行为缺乏指导和制约
      角色规范一方面指导角色行为,另一方面也制约着角色行为,进而使得所有角色扮演者的行为处于一种适宜且适当的状态,进而形成并维系着适当的角色关系和角色秩序。角色规范只有被角色扮演者内化才能成为角色行为的指导和制约。然而,在现实社会中,角色规范却大多局限于一种外部规定性,并没有被角色扮演者有意识地内化,进而使得角色规范对角色行为的指导和制约作用淡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表达了规矩作为一种行为指导的重要性,但还需要更进一步,有规矩,更要按规矩去行动。目前师生角色失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教师和学生对于指导和制约自身行动规范的遵守不够严格而造成的。高校中既有教师手册,也有学生手册,有的学校还编印成册,组织教师和学生学习并加以考核,按理说,这样已经可以保证师生对于自身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做了不该做的事会受到怎样的惩罚都有清楚的了解。既然对规矩有清楚的了解,师生都按规矩办事似乎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了。然而,事实是,就算都清楚地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仍然没有按照规范去做。所以,我们才看到许多不符合角色规范要求的�行为。�
      从角色理论的角度说,角色是社会期望与个人能力相权宜的产物。从理想的角度来看,社会试图把每个人都放置在某一个位置,并赋予这个位置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并期望占据这个位置的人依照社会期望去行动。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占据某个位置的人,在考虑社会的规范和期望的同时,也在有意无意地引入自身的能动性,并不必然或者完全地按照社会的要求去行动。由于师生缺乏对于自身角色规范的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无法使角色规范对角色行为真正起到制约和引导的作用。
      2. 角色期望的模糊不清或者冲突使得师生角色行为无所适从
      角色期望既包括社会的期望,也包括个体的期望。这两者间如处于一致的状态,会让角色扮演者的行为处于一种与其身份和地位相一致的状态;相反,如两者处于一种冲突的状态,会让角色扮演者无所适从。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于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的期望并不是协调一致的,反而无论是从社会与个人还是从理想与现实的角度来看,师生角色期望都处于一种模糊不清或者相互冲突的状态,这势必会让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
      从理想的状态来说,社会对于教师的角色期望是“教书育人”,但从学校实际的教师业绩考核与评价的制度来看,教书只是考核与评价中非常小的一个部分,甚至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部分,而育人部分则由于其难以量化考核和定性就更是一个名义上的考核要求,从而导致教师无法在其主业“教书育人”上努力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种理想与现实间存在某种程度的矛盾的要求使得教师无所适从。对于学生而言,从理想的状态来说,社会对学生的角色期望是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然而,在实际的评价中,由于德和美等方面的考核评价的难以操作,而使得学生根本无暇去关注自身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最后,看似很全面的评价考核,最终都变成了只重其一,不重其二的状态。
      从角色理论的角度来看,用社会期望去引导和规制个体对自身的角色期望,并保证两者间的一致性,才有可能使个体的角色行为处于一种符合期望要求的状态。从个体自身的角度来看,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去体会社会对于角色的期望,并把这种期望变成自身的主观认同以及自我强化,才可能形成与社会期望相一致的自我期望。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采用合适的机制去激发个体认同或者强化社会期望,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制约作用。
      四、改善高校师生角色失调的对策
      从师生角色失调的种种表现以及导致角色失调的原因来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去改善师生角色失调的现状。
      1. 从角色环境入手,明确师生角色规范和期望�
      学校和社会是教育教学活动运行的两个主要外部环境,尤其学校是更为直接的外部环境,也是教师和学生这两种角色表演的主要舞台。
      首先,社会和学校都要消除对教师不尽合理的角色期望。由于教师担负着培养人的重要职责,因此其思想、情感、行为等的确会对受教育者产生较大的影响或者示范作用,所以应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是合理的。但作为社会职业体系中的一种职业,我们也不能把教师神化,以为教师就像神一样高尚、高大、完美,希望教师全心全意做“春蚕”和“蜡烛”去“奉献”,这都是不切实际的,或者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美好的愿望,就像儒家总是倡导人们做君子而实际上能成为君子的人却是少数一样。其实,只要我们把教师的行为置于一个严格的规范(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之下,并对违反规范的行为施以极为严厉的惩罚,就能保证教师行为的适宜性和适当性。只要我们让教师回归其“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角色,让学生真正做到尊重知识、尊重学习、尊重教师,师生角色失调的问题就会少很多。
      其次,社会和学校都要树立规范的权威性,减少规范遵守和执行中的随意性。一种规范一旦确定,就必须确保其权威性,而不能用“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借口来削减甚至是挑战规范的权威性。目前,社会和学校中并不缺乏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法纪法规与规章制度,而真正缺乏的是如何严格照章办事、如何减少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赋予规章制度以至高无上的权威性,让人们对于规范产生敬畏感而不是游戏感。
      2. 从角色主体入手,强化师生对角色规范和期望的认同
      从角色主体的角度来看,适宜的角色关系的建立,要遵循认知角色规范和期望,按角色规范和期望扮演角色,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角色规范与期望,从而使得每一种角色的扮演者的行为都具有一种适当性和适宜性,进而在行为互动中才能导致适当和适宜的角色关系。一种期望和规范对于人的行为只具有外控性,而当一种期望和规范被行为主体内化,并转换其自觉遵守的规则,这种被内化的规则就具有了对人行为的内控性。
      首先,教师不仅要了解自身的角色规范和期望,而且要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去践行这种规范和期望,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去认同和强化这种规范和期望,使得自身的所有教育教学行为都处于规范和期望的指引与制约之下。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等规范和期望必须被转化成每位教师的自觉认同,才能保证每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行为的适当性。
      其次,学生也必须清楚地认知自身作为学生的角色规范和期望,并在学习的过程中去认真践行这些规范和期望,并在实践中取得对规范和期望的认同与内化。“尊师重教”、“勤学好问”等规范和期望也必须被转化学生们的主观认同和自我强化,才能真正使学生的角色扮演成功。
      
      参考文献:
      [1] 翁礼成,高岳仑.高校和谐师生关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来自广东8所高校2850份调查问卷的分析[J].教育导刊,2008,(3):30-32.
      [2] 郑少君.高校师生关系影响因素与构建对策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4):67-69.
      [3] 郭小英,许若兰,王芳.近十年来高校师生关系现状研究综述[J].今日南国,2009,(2):217-218.
      [4] 万晨琳.中国高校师生关系研究述评[J].当代教育论坛,2009,(9):95-96.
      [5] 伊文婷.高校师生关系的错位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探究,2008,(4):90-94.
      [6] 胡银根.目前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隔膜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63-65.
      [7] 方跃平.高校师生关系畸变的主要原因解析[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78-82.
      [8] 蒋文昭.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J].教育探索,2009,(1):10-11.
      [9]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7.[HT]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 China)
      Abstrac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a special relationships that focus on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process, also is the role interaction results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Based on role theory perspective,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disorder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le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at mainly shows as follows: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role of teachers, the teacher-student roles unclear and the role fail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To investigate the main reasons are: the apparent of normative role made the acts of the rol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lack of guidance and constraints, the role ambiguity or conflict of the role expected mad the role confusion of the behaviour of teachers and student; and on this basis, the article put forward to clearing the role of norms and expectations of students and teachers from the role of the environment, to strengthening the recognition of the norms and expectations from the role of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n to improve the proposal to deal with the dysfunctional of the role relationship of teacher and student.
      Key words:teacher-student role relations; the role of disorder; role conflict; role ambiguity
      
      (责任编辑 周红)

    推荐访问: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