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儒学超越的意义

    时间:2021-07-05 04:00:16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儒学是统领中国历史几千年的主流文化,儒学文化对政治的表达是其与所生成社会相契合的体现。儒学思想渗透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朝代中,这种思想文化的传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契合每个朝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实现的。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探讨儒家文化得以生生不息成为有古有今且有承继性的文化的原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儒学;超越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9-0077-04
      思想政治教育与儒学文化是两个极具时代落差感的语言符号,思想政治教育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产生的一个词语,它的演变历史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诞生,而儒学文化是一个具有历史厚重感的词语,可以说提起中国就会提到儒学文化,儒学文化起伏绵延至今,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这种文化能够绵延至今而不衰,足见其张力和包容,显示其内在的超越性,而与时代的结合,又显示其外在超越性。文化不能免于政治的内容,而是政治的一种表达[1]。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与其所包含的政治思想分不开,以及与政治的紧密联系分不开。传统儒学的思想文化渗透在其所生成的社会当中,并与统治者的治理理念融在一起。笔者拟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入手,分析儒学的超越及其在现代的意义。只有不断地实现这种超越,才能实现这种文化的延续,这种文化的延续也将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形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展现的政治文明。
      一、儒学溯源中之思想政治教育
      儒学在中国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商代。熊十力认为,儒家的传统要归于《易经》,而《易经》源头可追溯到甲骨文时代的商代文明。儒学之所以后来成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主流,这与孔子的巨大贡献分不开,虽然有学者认为,他实际上并不是儒家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创始人,因为早在孔子之前就有了儒学思想,但是孔子通常被认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所以把孔子当作儒学的代名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仁义礼智信”是其核心的价值观念,其最重要的政治思想“仁政”,在其生活年代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践行,但是这种思想却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可见印记。正是由于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其政治不得意,使得他所主张的“仁政”思想并没有施政的空间,虽然他治理鲁国仅三个月便显示出其杰出的政治才能,强大的齐国也畏惧他的才能。可以说政治上不得意,成就了他成为大教育家,孔子开始致力于其思想的传播,展开的途径便是教育,他打破教育的垄断,开创私学先河,正是这种私学讲学以及携其弟子周游列国游学的形式,使得其思想广为传播开来。
      由此,孔子的这种通过教育传播思想的形式,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可以看作是原初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谓“原初”,就是由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对后知后觉的民众的一种思想开启,这里撇开对思想政治教育缘起的争论。笔者认为,孔子的这种讲学传道的形式,不仅仅是传播知识,在这种形式中还包含着对人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个体的人的礼数道德修养,每个人修养好了,也就实现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君王作为统治的工具开始的,孔子是贵族阶层,但不能说是统治阶级的代表者,孔子的“仁政”“礼制”思想都有现实社会渊源,是由以孔子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群体对时政的反思而生成的,例如《苛政猛于虎也》,是孔子跟弟子子路游学路过泰山时遇到的真实景象,百姓不堪重赋,宁肯躲居山林被老虎吃。对现实政治生活的反思,回应到思想层面,形成孔子的政治思想。也可以说,是孔子“把儒家传统提升到了一种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的自我意识的层次”[2]467。这种知识分子群体的批判性,折射出在当时社会知识分子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他们并不是政治的主导,甚至不是政治的直接参与者,但是他们对邦国治理,带有一种批判意识、反思意识,他们的政治思想可以说与当政者的政治思想并不是一致的。先秦儒学时期,由于各诸侯国分立,各自为政,儒、法、道、墨等各个学派分立,存在多种政治思想。而儒学基本上是通过教育,通过思想的努力影响统治者,而不是通过实际的政权形式,从上而下的控制来影响社会。因此,“原始儒家的动向就是教育,是通过教化来转化政治,而不是依赖政治权力来塑造理想世界。”[2]469
      一般认为汉代是独尊儒术的时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实际上儒家只是众多思潮中的一派,汉代儒家的特色是五经博士的设立,儒学成为官学。由于官府推动,在政治文化中有一定的影响。而汉代政治的儒家化,是通过礼的方式来转化的。正因为如此,可以说“汉代以后,儒家思想和中国政治文化结了不解之缘。甚至可以说,儒学到汉代以后,不仅成为塑造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传统,它在政治结构、政治组织,乃至当时具有汉代特色的法律制度中,都发挥了相当积极的作用”[2]470。这突出体现了文化作为对政治的表达,其表达力越强,与政治的融合性就越强。
      儒学在由民间到官学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原初的意义,四书五经儒家经典不仅仅包含政治思想,还包含道德思想、纲常伦理等等,是治国安邦济世之学,这些思想不但让统治者要“仁政”“废苛捐”,还让百姓要讲究礼仪规矩,安居乐业,思想的直接推动者是社会当中的知识分子,他们通过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①实现他们的政治主张,而其政治主张并不完全是当政者的执政理念。秦王朝建立,实现了由先秦的政治分立到秦朝的政治统一,但是文化领域还是百家争鸣,而秦始皇治国需要立章法,实际是以法家思想为治国理念,在强推的过程中必然遭到反抗,尤以儒生为代表,因此,发生“焚书”“坑儒”事件。汉朝吸收秦朝的教训,政治上部分采取了“仁政”思想,但已经不完全是儒家思想,汉武帝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学派的思想,形成“儒术”,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结合起来,“霸五道杂之”。此时,儒生董仲舒迎合统治者需要,提出了“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儒学成为官学之后,儒学知识分子们有的成为统治阶层中的成员,独立性较先秦时期丧失。而从此时开始,儒学被视为是统治阶级维护统治的思想。

    推荐访问:儒学 视角 思想政治教育 超越 意义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