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中国社会工作学科:百年论争、百年成长与自主性研究

    时间:2021-06-13 04:00:55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社会工作学科建设是该领域百年成长和百年论争的核心议题。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已经走过萌芽初创成长、民政社会工作和专业化快速发展阶段,在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主要目标上一直是宏观社会变革与微观个体治疗并重。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在社会工作高等教育、社会工作学科准入、社会工作知识基础建设、社会工作专业成果发表、社会工作学科伦理规则、社会工作专业报酬等多个方面缺乏专业自主性。化解社会工作学科的弱势因素,强化社会工作学科的自主性,才能使中国社会工作真正成为专业化和本土化结合、学术和实务结合的独立学科。
      关键詞: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专业标准;专业自主性;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7-0066-08
      在中国社会治理的背景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任务之一。社会工作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分支和实践领域。推进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建设、建构本土社会工作理论话语体系和支持体系,是社会工作发展必须坚持的方向。在具有实践取向的社会工作学科领域中,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实务都是与学科内容互相重叠又各有不同的概念1。社会工作专业构建专业理论与方法知识,培养人才的社会工作教育传递专业理念方法,实践知识并产生新知识的社会工作实务指向社会服务。它们共同构成社会工作学科体系。
      一、百年论争:社会工作专业之主要目标
      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中的专业理论与方法的知识体系、大学社会工作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体系、社会工作专业的行业协会、社会工作专业期刊都已经建成,中国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已经形成,但是,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道路还很长,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与国际社会工作发展一样,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主要目标是促进社会改革还是从事个体治疗,是百年来争论不休的尖锐问题。这个论争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由此,社会工作者有必要回顾这个跨世纪的百年论争。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社会工作实务以慈善组织运动(the charity organization movement)和睦邻友好运动(the settlement house movement)为代表;其间以Mary Richmond为代表的强调科学、理性的专业化的个案服务模式和以Jane Addams为领袖的注重融合、公平的能力导向的社区发展模式对今天的社会工作实务模式仍然有重要影响。在20世纪30、40年代,早期的睦邻友好运动逐渐转变成社区组织的活动方式,并且和小组工作一起成为社会工作实务的一部分;同时出现了部分小组工作和社区组织也逐渐朝向个案工作的治疗修补的发展方向。1955年,由七个独立的社会工作专业组织组成了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ocial Workers,NASW),1956年成立了专门的委员会,由Harriet Bartlett领导,积极地寻找社会工作实务的主要要素——价值、目标、权威、知识和方法。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准则:社会工作的专业目标是增进人类福祉,帮助实现所有人的基本需求,特别关注弱势群体的需要和赋权。社会工作的专业传统和最典型特征是关心社会环境中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健康。准则以弱势群体为焦点,将个人幸福和社会健康的两个目标整合在一起。然而,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争论往往强调两个目标的相互排斥性而非内在统一性。
      1994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年会,受邀做主题演讲的Harry Specht因身体不适无法出席。Karen Haynes临危受命,决定采用与Specht演讲文稿对话的方式进行演讲1。Specht等严肃批评了社会工作对社会福利和公共事务的忽视和不作为,认为社会工作背叛了专业使命。这一批评将社会工作专业目标的争论推向了高潮。Haynes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在政治上的不作为确实让人失望,但这种批评在某些方面是不准确的。社会工作专业在20世纪20年代错误地转向了现代精神病学和精神分析;对此转向有不同的理解,但一致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忽略了宏观层面的社会服务。首先,自社会工作专业诞生开始,便一直在何为专业的问题上被男权话语左右。1915年以来,Flexner等人认为社会工作算不上一个专业,这些话语左右着八十多年来社会工作的教育与实践。第二,社会工作者们可能忽略了20世纪30年代、60年代所发生的社会变革浪潮。第三,不能在社会工作的临床实践和心理治疗之间划等号。Specht指出,社会工作机构把心理治疗作为主要模式;心理咨询还被用来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实际上他们解决不了,例如歧视、孤独、虐待儿童、经济依赖和暴力。如果把花在个人治疗方面的资源花在社会改革方面,社会能从中获益很多。社会工作的先驱者们,如Jane Addams和Mary Richmond對专业目标是相当明确的。他们都关心社区改善和社会变革。2
      这个论争在中国也存在,但与欧美特别是美国的情况相反。不少社会工作研究者的背景是社会学或者社会保障等等,一开始进入社会工作领域时缺少微观社会工作的专业训练,直接进入宏观社会工作领域(包括社区社会工作、社会福利与社会政策)。不少社会工作者在学科建设过程中重视宏观社会工作,忽视微观社会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学者注重社会工作的治疗功能,忽视社会工作的改革功能;关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与互动,忽视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和互动的问题。最近一些社会工作者不断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双重聚焦、促进科学知识与实践智慧的融合、倡导全球视野与文化自觉的结合、推动理论整合与学科对话的综合。社会工作追求专业化不能以放弃社会性为代价。自上而下的主动变革和自下而上的社会抗争是社会工作转向社会导向的必要条件。改变对社会工作专业和目标的认识,就是对这些问题的反思3。总体来看,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过程中学者们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声音较弱,参与者不多。

    推荐访问:论争 社会工作 中国 自主性 学科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