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斯大林民族定义的中国化研究

    时间:2021-06-10 08:01:18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对中国的民族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解读该定义,对于处理民族问题和开展各项民族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具体内涵和对解决我国民族问题所带来的反思,分析了该定义在我国民族识别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指导作用,以及其对党中央提出新的民族概念和民族认同感的培养有着的探索性启示。
      关键词:斯大林 民族识别民族认同
      一、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分析
      斯大林指出:“民族不是普通的历史范畴,而是一定时代即资本主义上升时代的历史范畴。封建制度消灭和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同时就是人们形成民族的过程。”[1]斯大林认为民族形成时间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在此之前不可能形成民族,一方面,“因为当时还没有民族市场,还没有民族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因而还没有那些消灭各族人民经济的分散状态和把各民族人民历来彼此隔绝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民族整体的因素。”[2]另一方面,封建主义时期中国家自身的内部割据、分散、林立的状况造成当时的人们没有很好地形成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来往,无法给经济市场、文化市场和民族形成创造良好的基础。
      民族是一个由人们组成的确定的稳定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同其他的共同体不同,如现在的各民族(如意大利、法兰西、英吉利、德意志等)都是由不同的种族和部落的人们组成的。因此要明确民族有别于种族和部落。同时民族不是偶然的、昙花一现的混合物,而是由人们组成的稳定的共同体。
      共同的语言。共同语言是考察一个民族所必备的一个因素,但我们不能把所有操着同一语言的人们一定认定为一个民族,同一个民族的人们是不会操着不同语言进行交流。如美利坚人和英吉利人操着同一种语言,却是两个不同的民族。
      共同的地域。人们经过长期不断地交往和共同生活,民族才能形成起来。而长期的共同生活又非有共同的地域不可。从斯大林提出的四个基本特征来看,它首先着重强调的是共同语言,再是共同的地域。根据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从这个逻辑推断应该是先有共同的地域再有共同的语言,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
      共同的经济生活。经济上的联系是民族的特征之一,但有共同的地域还不能形成民族,还需要有内部的经济联系来把本民族中各部分结合为一个整体。马克思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构成为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一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3]
      共同心理素质。除了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外,还必须注意到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精神面貌上的特点。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方面的精神面貌不同。心理素质本身,或者如人们所说的“民族性格”本身,既然表现在民族文化的特点上,它就是并非不可捉摸的,而且是不容忽视的。[4]
      二、对斯大林民族定义的理论反思
      全面理解和反思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定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民族的界限不应该拘泥于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而应该用包容的心态和变化的思维来处理不同的民族问题,包括民族识别,民族理论创新等。当研究者对于研究具体单个的民族群体时,要更加关注民族群体人员的自我意识为重点。民族作为一种社会和历史的产物,就是人们在实际交往过程中的自我意识的认同,是一种社会和文化角色的定位,其中包括对文化、对民族品性、对民族情感的一种认知和归属感。[5] 而民族自我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当今维系民族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纽带”,[6]关注民族的自我意识对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全有重大战略意义。
      其次,理解民族定义的内涵要遵循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形成自己的民族理论。中国没有经历过资本主义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之下。中国历史上封建割据现象虽然数次出现,但统一是主流,即使在暂时的割据条件下,任何一个割据政权都以统一全国为己任,它们之间始终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历史联系,因此,中国民族的形成不能以资本主义产生与否来做决定,只能说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为民族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最后,研究民族问题要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列宁说“个别一定与一般相联而存在。一般只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任何个别(不论怎样)都是一般。任何一般都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任何一般只是大致地包括一切个别事物。任何个别都不能完全地包括在一般之中。”[7]研究斯大林的民族理论,既不能把民族的四个特征和要素只限于资产阶级民族,也不能在研究观察其他民族的时候一律从斯大林民族定义的角度来衡量要求和对待。因为斯大林所概括的民族定义,是存在于个别(即资产阶级民族)中的一般。所以,在我们观察某个具体事物时候,就不能只局限于这个事物的定义的造句,而必须以这个定义为指导,把定义的各个要点当作线索,从实际出发,客观科学的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8]
      三、我国的民族识别对斯大林民族概念的实践反思
      民族识别是指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的辨别。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贯彻民族政策而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民族识别研究的工作中,我们首先要明确什么是民族。前苏联把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前已发展到资本主义阶段的人们共同体,称之为“民族”; 而把十月革命以后、人口较多的人们共同体,称之为“社会主义民族”,人口不足10万的人们共同体的称谓,翻译为“部族”,对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共同体,称之为氏族、部落。[9]斯大林总结了民族的特点并概括为4个特征,具有原则上和实践上指导意义。但把他认为缺少一个民族特征就不成其为民族的这一观点全盘用在中国就与实际不符。
      1953年,中共中央在讨论《关于过去几年内党在少数民族中进行工作的主要经验总结》时,毛泽东同志对于“民族”一词的含义明确指出:“科学的分析是可以的,但政治上不要去区分哪个是民族,哪个是部族或部落。”[10]根据毛泽东的这个指示精神,我们在民族识别工作中,不论人们共同体的人口多少、分布的地域大小,也不论其社会发展阶段高低,只要是历史上形成的在分布地域、经济生活、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民族意识等方面,具有明显特点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都称之为“民族”。这就是中国对于“民族”一词的定义内涵的识别和实践应用上的特色。[11]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民族的实际,是对斯大林民族四个特征的灵活运用。

    推荐访问:斯大林 中国化 定义 民族 研究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