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廖承志的美术爱好

    时间:2021-06-06 12:02:07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sfy/zsfy201802/zsfy20180208-1-l.jpg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zsfy/zsfy201802/zsfy20180208-2-l.jpg
      廖承志,著名民主人士廖仲恺、何香凝夫妇之子,原籍广东惠阳,建国后,历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
      作为一位职业的革命家,廖承志革命意志坚定,政治本色不变,同时,他能文能武,多才多艺,兴趣广泛。他的母亲何香凝是中国著名国画家,建国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何香凝能诗善画,国画造诣颇深,所作山水、花卉,笔致圆浑质朴,尤工狮、鹿、鹤、虎等动物画,形态生动逼真。由于得天独厚的条件,廖承志自幼在家庭的熏陶下喜爱绘画,而且颇具功底。每当何香凝作画时,廖承志都会专心守候于母亲身旁,一边研墨,一边琢磨。有时实在忍耐不住,就提笔画起小人像来,虽然笔法稚嫩,但人物却栩栩如生。在母亲的精心指导下,廖承志的绘画技艺进步神速,不论素描、国画、漫画,无不画得十分精妙,尤其擅长画人像。但由于长期处于漂泊不定的革命斗争环境之中,加上建国之后走上了领导岗位,廖承志不可能做一个专业画家,美术创作于他而言只是兴之所至,偶而为之,纯属业余爱好。
      长征岁月的美术宣传
      在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队伍中,有一位被押解着行军的特殊“罪犯”:他白天戴着手铐,晚上套上脚镣,受尽折磨,然仍不改乐观之天性,革命意志坚定,照样从事宣传工作,画了大量的宣传画,后经周恩来解救才重获自由。他就是廖承志。
      廖承志是岭南大学毕业生,长征前化名何柳华,曾任川陕革命根据地川陕省委常委和省总工会宣传部长职务。川陕根据地留下的200余幅书报刊头、课本、邮票、税票、钱币、证券上的马克思像、列宁像、插图、图案等美术作品,多是由他绘刻、设计制作。由于他与罗世文等同志批评了张国焘的错误,张国焘诬蔑他是“蒋介石特务”,被当作反革命分子关押起来,带着手铐随军长征。著名军旅作家铁竹伟在《廖承志传》一书中说:“张国焘之所以没杀廖承志,除了他的家世,除了共产国际和党中央的压力,顶实际、顶重要的还是他会刻蜡板,会画画,张国焘在根据地要印行钞票,都离不开他。”
      长征中,红四方面军被张国焘带着过了三次雪山、草地,历尽千辛万苦。一路上,作为“犯人”,被押着随军长征的廖承志的处境更是苦难重重,但他革命意志坚定,照样乐观豁达,坚持真理,积极工作。他悲愤地吟出了《戴枷万里行》:“莫蹉跎,岁月多,世事混如此,何独此风波?缠索戴枷万里行,天涯海角任消磨。休叹友朋遮面过,黄花飘落不知所。呜乎,凭他沟壑填,腐骨任它荒郊播。宇宙宽,恒星移,地球还有亿万年,百年人生一瞬过。笑,笑,笑,何须怒目不平叫?心透神明脑自通,坦怀莞尔心光照;绳套刀环不在手,百年自有人照料。”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跃然纸上。当时红军中能画会写的美术人才极少,每当开大会挂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画像,沿途张贴各类政治宣傳画、写标语,就叫廖承志出来。而画完写完后,又把他关起来。即便如此,廖承志仍然积极投入宣传鼓动工作,哪怕再苦再累,也要完成任务。他承担为刊物刻连环画的任务,更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每天送去的连环画的文字说明,他不完成刻图任务,哪怕再晚也不休息。每天行军几十里,夜里别人都进入了梦乡,他仍然在油灯下工作到深夜。他常对我们说,刻图任务很紧急,宁愿不吃饭不睡觉也要尽快刻出来,部队当前急需精神食粮。”
      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前妻海伦·斯诺,1937年5月21日在延安访问廖承志以后,有这样的描述:“我发现他的确多才多艺。……他说,长征过草地时,吃的东西很差。他丢失了他自己那份炒面,因而,靠给同志画像‘混饭吃’。……他写过剧本,搞过蚀刻画、木刻画、漫画、油画以及水彩画。他给徐特立等领导者画过像。”在长征中,廖承志除了完成绘画任务之外,还在沿途画了许多肖像和风景画,其中有朱德、刘伯承、傅钟等。据傅钟回忆:“过了噶曲河小休息,廖承志(当时叫何柳华)同志来了,掏出铅笔和纸问‘哪个要画像?’刘伯承同志要他画,还要他把岸边的渡船也画上。许多同志围上去看他运笔,称赞他画得好。”可惜,这些亲历长征的图画没能流传下来。
      延安时期的美术设计
      1936年12月,廖承志到达陕北后,被分配到苏维埃中央政府西北办事处主席博古主持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红中社)工作。西安事变前,九死一生的廖承志给母亲发去一讯报平安,母亲回电鼓励:“须努力奋斗。”1937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给何香凝的信中说:“承赠笔,承赠画集,及《双清词草》,都收到了,十分感谢。没有什么奉答先生,惟有多做点工作,作为答谢厚意之物。先生的画,充满斗争之意,我虽不知画,也觉得好。今日之事,惟有斗争乃能胜利。先生一流人继承孙先生传统,苦斗不屈,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景仰奋兴者有全国民众,不独泽东等少数人而已。承志在此甚好,大家都觉得他好,望勿罣念。”
      在延安时期,廖承志曾参与陕北新华社和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解放》周刊的创办工作。廖承志亲自为《解放》杂志从创刊号到十六期设计了封面画和一些版面装饰小品画。从搜集到的1937年4月24日《解放》杂志创刊号的封面画,可以看出廖承志的装帧设计风格:简明、有力。在封面上,粗犷有力的汉文“解放”两字和英语“Gie Fang”等字母组成斜对角的构图;在放大的“G”字中间,画着两个强壮的男子,经过斗争,已经挣脱砸断了束缚的锁链,象征着中国人民争取彻底解放的革命斗争,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品虽然说不上精彩,然而却自有其特点。
      美国作家尼姆·威尔斯在《续西行漫记》中曾描述廖承志说:“在延安,在这些方面称得上多才多艺的人物是国民党著名领袖廖仲恺的儿子廖承志,他用‘何柳华’这个假名,是个第一流的演员和作家。他是延安印刷局局长,共产党最重要机关杂志《解放》的营业主任。我在延安遇见何柳华时,他28岁,患痢疾甚重。他住在一间极小的土房里,只有一张桌子,一张土炕,和墙上的几张木刻。他说一口美国腔调的完美英语,生得眉清目秀,近乎欧洲人的面貌(他也说日语、法语、德语和俄语)。何柳华从他著名的母亲何香凝那里继承了艺术家的才能,她曾在日本东京美术专科学校读书,以卓绝的中国画出名。我见过何柳华所作的几张有趣的作品。苏维埃‘元老’中年龄最高的徐特立生日时,他给画了一张非常漂亮的水彩画像,徐老非常喜欢。我向他要了一张墨水速写画,是一个红军‘小鬼’。”

    推荐访问:美术 爱好 廖承志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