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思想及其局限

    时间:2021-06-01 12:01:4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后,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他们从苏俄经验和马列学说中了解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组织方式、活动原则、历史任务等内容,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借鉴和改造,将之用于中国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直接理论来源。由于经济发展的落后以及文化差异的存在,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于创建政党的思考存在很多不足,如简单照搬、理解不够透彻等,对中共成立后的运行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关键词]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建党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71(2015)04-0048-04
      五四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开始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与其他社会主义思潮论争中,他们逐步意识到建立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并对如何建党进行了理论上的探索。
      一、由接受马克思主义到建党问题的提出
      1915年开启的新文化运动从国外引进各种新思想,五四后期掀起了马克思主义传播高潮。随着宣传的深入,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政党逐渐成为一些人的共识。不过,早期共产主义知识分子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到提出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经历了一个认识深化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作为改造中国社会的新手段被接受。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掀起的各种社会新思潮,如无政府主义、合作主义、改良主义等,都是力主彻底改造中国贫弱落后的现状。追求进步的知识分子为拯救民族危亡,对各种主义加以借鉴吸收,形成众多的社会团体和学会,积极宣扬改造社会的主张。在这些知识分子群体中,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经过反复比较和深思熟虑,最终选择科学社会主义,并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他们通过报刊杂志、演讲等形式影响了一大批年青人,使更多的人接受并宣传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经济学说和社会主义理论。陈独秀等人都是“借助它来观察中国的现状,探求从社会制度的深层次上救治中国的方案。”[1]马克思的学说之所以有说服力,在于它以唯物史观作为基础,有明确的革命方式和奋斗目标,对病入膏肓的中国而言不啻是一副猛药。陈独秀曾鼓吹过法兰西革命,在了解马克思学说后,他的政治倾向发生明显转变,1920年9月,他发表《谈政治》一文,明确宣布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探索改造中国的道路。李大钊在与胡适的“问题和主义”之争中也提出,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根本解决,要通过政治革命和社会改革才能实现中国的改造。“根本改造”和“根本解决”蕴含了新的政治选择,马克思主义就这样被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寄予厚望。
      2、劳动者和劳动阶级的价值和地位得到重新评价。五四新文化运动唤起了知识分子对平民的关注,对国民的启蒙成为当务之急。陈独秀就一度认为要实现民主政治,就得依靠一般的国民的政治参与,在陈独秀看来,所谓国民就是指全体民众,直到他在接受马克思主义后,他逐渐意识到以工人为代表的人民群众蕴含了巨大的力量。“随着他对劳工阶级和资本家阶级的区分,国民的概念也有所转变,……他已经将国民的范围缩小到劳动者群体。”[2]知识分子对劳工群体的重新审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在中国的直接应用,是从思想层面寻求改造社会的探索到实践层面的演进。李大钊也提出“我们所主张的是民众运动的社会改造”。毛泽东作为青年新秀,在《湘江评论》上发表文章,讴歌民众大联合。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已经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看待劳动者尤其是体力劳动者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们的这种认识转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对后辛亥革命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文人政客、军阀头目等的否定,是寻求社会变革力量的新发现。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认识到民众的力量后,进一步指出发动群众进行直接斗争,号召将民众组织起来。陈独秀认为劳工阶级虽有觉悟,但要用鲜明的主义组织起来,通过阶级的奋斗建立自己的政权,由阶级联合到阶级专政,其途径就是组建自己的政党,这是谋求工人解放和国家变革的必然途径。李大钊也积极赞扬这种新的工人阶级组织,他呼吁道:“我们现在还要急急组织一个团体。这个团体不是政客组织的政党,也不是中产阶级的民主党,乃是平民的劳动家的政党,即是社会主义团体,中国谈各种社会主义的都有人了,最近谈Communism的也不少了,但是还没有强固精密的组织产生出来。”[3]由阶级到政党,社会改造的路径愈来愈清晰。
      3、苏俄的革命实践是中国知识分子建党思想的直接源头。俄国十月革命为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做出了示范,直接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深入传播,中国人开始关注列宁如何组织、领导工人阶级政党运动,从中汲取经验。1919年底,郑振铎就将列宁的文章《俄罗斯的政党》翻译成中文刊于《新中国》杂志上,引起国人的关注。李大钊在解释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时以俄国为例,说道:“俄国革命最近之形势,政权全归急进社会党之手,将从来只政治组织、社会组织根本推翻。”[4]他在多篇文章中阐述俄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介绍列宁的生平、著作。“他的政党政治观已经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他更加期望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新型政党。”[5]1920年11月,陈独秀在《共产党》月刊创刊的短言中说道:“要想把我们的同胞从奴隶境遇中完全救出,非由生产劳动者全体结合起来,用革命的手段打倒本国外国一切资本阶级,跟着俄国的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不可。”[6]蔡和森在法国表达过类似的看法,“我以为非组织与俄一致的(原理和方法都一致)共产党,则民众运动、劳动运动、改造运动皆不会有力,不会彻底。”[7]毛泽东也讲到:“因无产的不安而发生共产的要求,已经成了一种事实。……俄国的革命,和各国急进派共产党人数日见其多,组织日见其密,只是自然的结果。”[8]他们对在中国组建像苏俄一样的革命政党充满期待。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建党思索
      早期的共产党主义知识分子在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如何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问题。他们逐渐有意识地探讨党的性质、指导思想、组织方式、活动形式等与建党有关的话题,这些理论思考为创立中国共产党作了思想上的准备。

    推荐访问:建党 局限 思想 马克思主义者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