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参与非洲维和 彰显负责任大国形象

    时间:2021-05-24 08:01:49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 中国的维和之路始于非洲。目前,中国成建制的维和部队主要集中在非洲,中国已成为非洲维和机制中的主体力量之一。积极参与非洲维和是中国履行大国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中国;非洲;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负责任大国
      [中图分类号]D8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391(2007)08-0043-02
      
      在联合国机制内,中国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中国既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又是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中国要承担大国责任就必须为发展中国家谋利益。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也是世界发生武装冲突最多的地区。中国政府一贯强调,国际社会应充分照顾非洲国家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的强烈意愿,让亿万非洲人民切实感受到国际大家庭的关心和支持。
      
      一、为和平而来——中国积极参与非洲维和
      
      在非洲,中国参与了三种类型的维和行动:数量最多的是“综合性维和行动”,共6项,即联合国莫桑比克行动、联合国塞拉利昂特派团、联合国利比里亚特派团、联合国科特迪瓦行动、联合国布隆迪行动、联合国苏丹特派团。其次是“监督停火及脱离接触”行动,为两项,分别是联合国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特派团、联合国刚果(金)特派团。“单一任务的维和特派团”只有1次,即联合国西撒哈拉公民投票特派团。
      比较而言,中国政府更倾向于参与“综合性维和行动”。这类维和主要有四大特点:首先,维和行动的前提在于当事国政府的同意。其次,维和对象主要是发生国内冲突的国家。再次,维和行动包含了大量的民事任务。最后,维和目的在于谋求争端的最终解决。实践证明,维和行动要获得成功,停火不是最终目的,冲突各方最终还需走向和解,而“综合性维和行动”把停火与政治解决密切结合起来,对平息一个国家的内乱,维护地区稳定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故此种类型的维和方式备受中国政府青睐。“监督停火及脱离接触”则是中国参与最为谨慎的维和类型。
      就人员类型而言,中国派驻非洲的维和人员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军事观察员,第二类是进驻任务区的维和警察,第三类是维和部队。在三类维和人员的派遣中,中国更倾向于派遣军事观察员参与非洲维和。其原因主要是:首先,军事观察员在三类维和人员中的死亡比率最小。按照联合国维和行动部统计资料,截止到2003年10月31日,军事观察员、维和警察、维和部队的死亡人数分别为62、75、1559,其死亡比率大约为1.00∶1.21∶25.16。其次,军事观察员容易较快适应非洲恶劣的维和条件。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行动常常是在中央政府已不存在、国内混战不休、平民四处逃难的情势下进行,这对维和人员的业务能力、身体素质、语言和谈判能力要求很高。中国军事观察员都是军中佼佼者,他们军事技术过硬、心理素质好,特别是外语水平高,能够较快地适应并执行维和任务。
      在派遣部队参与非洲维和问题上,中国政府是慎重的,且主要由工程、医疗、运输等后勤保障分队组成。2003年2月,中国向刚果(金)派出首批维和部队175人,这是中国第一次成建制派部队执行联合国在非洲的维和使命。
      
      二、中国参与非洲维和的有利条件
      
      第一,中国在国际事务中一贯尊重联合国宪章和“维和三原则”,树立了和平、正义的国家形象。同时,中国与绝大多数非洲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在非洲有较高的声誉。此外,中国参与非洲维和具有良好的政治和舆论基础。非洲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都表达了对中国加大在非洲维和力度的希望。历届中非合作论坛所通过的文件,都显现出双方在解决非洲地区冲突问题上加强合作的意愿。
      第二,非洲很需要专业的维和人员,而西方国家往往在派兵非洲的问题上缩手缩脚。20世纪90年代初期,西方大国在索马里、卢旺达维和的“不良记录”,使非洲国家对前者普遍缺乏信任,认为西方大国对非洲的干预和介入往往使非洲冲突更趋长期化和复杂化。而出于对人员伤亡的忌惮,美、法等国家也逐渐对非洲维和失去“兴趣”。他们希望在尽量少投入的情况下保持传统影响并获取更多实惠,在地区和国别选择上更是突出重点。例如,美国表现出重视非洲南、北两头的趋势。法国则优先发展与原法属非洲国家的关系。与之相反,中国出于对非洲和平的真切关注,在量力而行的基础上全面参与非洲维和事务。
      第三,在由宗教、文化等因素导致的冲突地区中,伊斯兰、基督教等信教民众对中国维和人员没有排斥心理,这便于中国在客观中立的基础上发挥作用。一般来说,非洲北部和东部地区大都信奉伊斯兰教,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信奉基督教。在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或部族发生冲突时,中国所代表的“儒学”传统可以为化解非洲的宗教冲突提供一笔丰厚的资源。此外中国文化的和谐要素也有利于化解矛盾。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类已经掌握了可以毁灭自己的高度技术文明手段,同时又处于极端对立的政治、意识形态的营垒,最重要的精神就是中国文明的精髓——和谐。可见,无论是儒学传统还是和谐价值观,都体现出“化干戈为玉帛”的包容性、多元性,而这正是解决地区冲突所最珍视的精神。
      
      三、中国参与非洲维和的国家利益
      
      中国参与非洲维和行动有益于国家利益的实现与维护。
      首先,参与非洲维和有利于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非友好合作关系。从政治上看,非洲目前有7.48亿人口,56个国家和地区,占联合国会员国总数的1/3。中非加强合作,必将为促进南南合作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做出积极贡献。此外,通过维和有利于遏制台湾当局在非洲谋求“生存空间”的企图。从经济上看,有利于增进与受援国友谊,在政治互信的基础上推进经贸合作。
      其次,充分表明中国承担“大国责任”的决心和能力。中国虽然已经驶向和平发展的快车道,但非洲依然处于贫穷与战乱之中。仅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出现战争、冲突或骚乱的非洲国家即达30多个,占非洲国家的半数以上。实现非洲的稳定与发展是构建和谐世界的要素之一。目前,在非洲国家自身维和能力不足和主要西方大国参与意愿不强的情况下,中国的维和实践必将为非洲大陆的冲突解决提供新的动力。迄今,莫桑比克、塞拉利昂、布隆迪等非洲国家在中国维和人员的帮助下,都已实现了和平。
      再次,充分考验民族心理素质,提升国家软实力。“软实力”是指能够影响他国意愿的无形精神力,包括价值观的感召力、文化的感染力、外交的说服力以及国际形象的魅力。非洲维和条件艰苦、情况复杂,这不仅是对民族承受能力、应变能力、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也是对民族智慧和外交谋略的总体检验。非洲冲突根深蒂固,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袭击手段的残暴,都会对中国维和人员造成威胁。因此,中国必须提高与大国身份相应的国民心理素质及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文明化程度,以从容、自信的心态迎接维和挑战。这是中国不可推卸的大国责任,更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难得机遇。
      最后,全面展现中国军人光辉形象,有力批驳“中国威胁论”。近年来,部分维和人员在非洲执行维和任务时“品行不端”,已使联合国的声誉蒙受损失。而中国军人以其良好的作风赢得了任务区人民的广泛赞誉。中国军人所到之处不仅使非洲人民看到了和平的希望,更使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的强大不是威胁,中国维和人员是“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
      (本文责任编辑 李红)

    推荐访问:非洲 维和 彰显 负责 参与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