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走出历史阴影

    时间:2021-05-22 20:00:5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编译:侯沫自从1972年中日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以来,对于历史问题的认知一直影响着两国间的关系。偶尔的,与历史相关的问题——例如中国对日本历史教科书的批评,以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这一争议行为——会导致双边关系十分紧张,但大体上,中日两国基本上控制住了这些紧张局势,转而优先考虑其他的共同利益,例如贸易和投资。事实上,中国通过历史问题从日本方面赢得了让步和赔偿。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的负罪感也成为了日本领导人维持良好的对华关系的激励因素。
      然而,近来日本有些人开始怀疑中国可能是利用日本的负罪感,来平息对于自己在东海和南海的冒进行为的批评。随着亲身经历和见证过日本侵华战争的那一代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去世,两国对历史问题的认知越来越依赖于各自的国家政策和国内的政治争议。结果就是,中国和日本人民间认知的距离越来越大。
      因此,期望中国和日本在近期重归于好是不现实的。同样的,认为日本真诚地感到懊悔就能够终结两国关于历史问题的争议,也是幼稚的。一方是中国,一方是美国和日本,只要在双方之间依然存在着军事上和政治上的竞争关系,争议就将继续下去。与其试图抹掉过去的印记,中日两国领导人更应该专注于更加实际的议事日程;与其指望对方在历史认知问题上做出让步,不如采取措施努力避免船只和飞机偶然相撞等意外的发生,并培育如自由贸易和投资安排等共同的经济利益。
      在此过程中,欧洲和美国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他们应该尽力避免作出任何道德评判。在不了解现实和中日之间争议的历史背景的情况下,观察者往往只能从肤浅和片面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这可能会有助于中国继续通过历史问题来巩固自己的合法性,从而进一步导致两国之间认知的差距增大,令相互间的不信任到达再也无法回头的地步。

    高层峰会的启示


      2014年11月10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进行了25分钟的会面,这是自2012年5月以来中日之间的首次峰会。在上次峰会之后,中日关系不断恶化。2012年9月,野田佳彦政府从私人拥有者手中购买了钓鱼岛;2013年12月,安倍参拜放置了14名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再度引发了争议。
      在同意参与双边峰会之前,中国政府提出了两项前提条件:首先,日本应该承认中日之间就钓鱼岛问题存在着领土争议;其次,日本应该真诚地对待过去。尽管日本并没有接受这两个前提条件,但峰会依然进行了。
      中国为何同意举行峰会依然不得而知,但分析人士认为存在着三个潜在的原因。首先,中国可能希望避免围绕着钓鱼岛问题的军事冲突进一步升级;在峰会之前的外交部长会议上,日本和中国同意着手建立沟通机制,避免冲突意外升级。其次,中国政府不希望在APEC峰会即将到来之际令气氛变得更糟,APEC峰会被视作是宣传中国在世界上的外交领导地位的一次重要契机(政府的其他措施包括关闭工厂和限制车流,从而在会议期间创造出了“APEC蓝”)。最后,中国也许希望通过改善与日本的关系来刺激增长正在放缓的经济。在2012年许多城市爆发了反日骚乱之后,日本在华投资急剧减少了。
      这一次高层领导人之间的峰会表明,历史问题也许并不会完全阻碍中国与日本的外交关系。与其说历史问题是不容改变的原则,不如说它可以被当作外交工具。这说明,在某个时候日本改变中国对待历史问题的态度也并非完全不可能。但另一方面,这也意味着,只要对中国而言这一工具依然有效,那么历史问题就不会从双边关系中消失。

    以历史争现实


      有许多理性的原因支持中国在处理对日关系时,将历史作为外交工具。首先,对日本帝国主义的胜利是中国执政党合法性的必不可少的来源。中国的教育和媒体政策强化了人们对于日本帝国侵华这段令许多中国人被杀害或陷入苦难的历史的记忆。中国依然在拍摄许多关于这段历史的电视剧和电影;事实上,现在播放的关于这一主题的节目要比1970年代和1980年代更多。当时更多的人对于日本侵华有着切身经历,但中国政府不愿破坏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对日关系。
      其次,将日本描述为历史修正主义者能够有效地获得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战时的盟国如美国、西欧和俄罗斯的同情。虽然试图为日本战时的侵略行为辩护的历史修正主义者在日本社会中从来没有构成过多数,但保守派一直在质疑战后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合法性,尤其是对以“破坏和平罪”这一事后才创立的罪名追溯性地审判战犯提出质疑。考虑到二战期间日本的暴行,上述被质疑的行为在道德上是可以被接受的,但在法律上存在着问题。尤其是,这是与1789年的《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所体现的法不追溯既往这一现代法律原则相悖的。
      这并不是要为历史修正主义辩护。不过,只要民主社会中表达自由受到了保护,难免会有日本人继续质疑远东军事法庭的合法性。但不管怎样,这些人只是一小部分。多数日本人接受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合法性,并对中国和其他亚洲邻国怀有负罪感。这一共识构成了战后日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重要支柱。特别是,日本宪法的第九条规定不得将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并限制了日本的国防和参与地区及全球安全行为的能力。
      在1970年代和1980年代时,无论是执政的自民党还是主要的反对党,都怀有这样的负罪感,并由此达成了应该协助中国经济发展的共识。于1972年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的那一批日本政治家曾亲历过1930年代日本侵华的岁月。有些人——例如大平正芳——甚至还在战时政府中担任过低级别官员。
      然而,随着亲历过战争的一代政治家淡出政坛,日本对邻国的认知中现实主义变得越来越多,愧疚感变得越来越少。尽管多数日本人依然不支持历史修正主义,尽管多数日本人受到的教育都是日本过去的侵略行为是错误的,宪法第九条具有重要的价值,但他们开始将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实力视作威胁。
      历史问题不仅仅对于日本与中国的关系十分重要,对于它与美国的关系同样重要。美日军事联盟的基础之一便是日本认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因此,历史修正主义还可以被视为是对美日军事同盟合法性的挑战。正是出于这一原因,许多现实主义的保守派尽管怀有民族主义的信念,但他们依然尽力避免挑战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的合法性。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同样可以有效地利用历史问题,在日本和美国之间打入楔子。对于想要在亚太地区占据军事优势地位的中国而言,美日军事联盟是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对于中国而言合理的选择就是,将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描述为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这样的说法可以让中国获得一定的合法性,不过中国本身就正在作为一个修正主义而非守成的大国,越来越明显地挑战着当前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历史问题可能导致中国和日本发生冲突。为了阻止这样的冲突发生,世界应当认识到,就历史问题进行争论的两方,一方是出于理性和自利的原因将历史作为工具的中国政府,另一方则是对此作出过激反应的日本保守派。双方都无助于和平与繁荣,对于中国、日本和世界其他地方都没有益处。
      本栏目责任编辑: 李岩(liyan_juergen@aliyun.com)

    推荐访问:阴影 走出 历史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