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基于“破窗理论”对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

    时间:2021-05-07 16:01:0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流动人口犯罪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社会管理中最难解决的症结,而流动人口犯罪的滋生和蔓延,很大程度都是因为细小环节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而引起。本文依据“破窗理论”,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为切入点,针对目前存在的“权利漠视”、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法律法规,转变工作思路,服务与管理并重,防控流动人口犯罪。
      【关键词】破窗理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
      一、破窗理论的概述
      (一)破窗理论的历史渊源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的犯罪人数及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为此,美国的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法学家、犯罪学专家都致力于研究方对策以解决犯罪率不断飙升的治安状况,众多理论中以1969年美国史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菲利普·辛巴杜(Philip Zimbardo)进行的一项“偷车实验”最具影响力。
      辛巴杜教授以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作为实验物体,将这两辆车放在不同的社区,一辆停放在中产阶级居多、经济环境发展较好的城市——加州帕洛阿尔托;另一辆停放在纽约一个环境卫生较差的“贫民窟”——布朗克斯区。教授将停放在布朗克斯区的汽车做了一些处理,打开了车的顶棚,并摘掉了汽车的牌照。实验结果显示:停放在布朗克斯区的汽车,10分钟后就有人偷汽车的零部件,24小时内车内所有值钱的东西都被一扫而空,随后对这辆汽车的任意性破坏便拉开帷幕,3天以后,汽车已被破坏殆尽。而停放在帕洛阿尔托的汽车一个星期都完好无损。最后辛巴杜教授作了一个大胆的尝试,他用铁锤把停放在帕洛阿尔托的汽车玻璃砸出一个大洞,结果汽车几个小时便不翼而飞了。根据这项实验结果,1982年3月美国哈佛大学政治学家威尔逊(James QWilson)和犯罪学家凯林(George LKelling)提出了闻名遐迩的“破窗效应”理论。
      (二)破窗理论的核心观点及衍生内涵
      威尔逊和凯琳提出的“破窗理论”主张,如果一个建筑物的一扇窗户被破坏而未及时修复,那么这扇破窗就像一个活广告,告诉心怀不轨的人——这个地方没人管理!这种暗示性可以纵容他人去破坏更多的窗户。①当这种脏乱差的状态治安状况持续存在而无人问津的话,无序的社会状况会形成一个潜在的磁场,传递无人管控的信息,吸引居心叵测的人聚集此地。无序状态的持续递增,各种要素之间便会引起连锁反应,一旦遇到犯罪目标,犯罪的滋生及蔓延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威尔逊和凯琳提出:“某些犯罪与具有诱发性的外部环境有相关性。”②
      在现实生活中,“破窗理论”在现实生活中也是随处可见:公共场所有人丢弃一个烟头没有被立即打扫干净,不久以后遍地都是烟头;如果墙壁上有一个广告纸没有清理干净,那么满墙都是小广告;有一副涂鸦没有擦掉,涂鸦就像爬山虎一样遍布墙体。随地吐痰、路边大小便便会接踵而至。我们常将“破窗”比喻为任何一种不良行为。对于社会治安秩序而言,可把“破窗理论”衍生解释为:居民社区中存在的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或者发生一些轻微的违法情况,如果对其未采取有效措施整顿治理,放任其继续蔓延恶化,这种毫无秩序的混乱状况会像传染病一样传播。久而久之,政府与社会的管控能力会被恶势力不断削减,这些轻微的违法行为就像破窗一样,成为诱发更严重犯罪的导火索,最终形成犯罪泛滥化的局面。
      二、乌鲁木齐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中存在的“破窗”
      2009年新疆“75事件”给新疆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统计结果,参与这次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的涉案人员大部分人员来自于喀什、和田、阿克苏、克州等南疆地区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从2013年至2014年,全国发生接连发生了多起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如“1028”金水桥事件、“301”昆明火车站事件等,制造类似暴恐事件的主谋都是南疆的维吾尔族流动人口。乌鲁木齐作为新疆首府,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预防暴恐事件发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但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现状中也存在“破窗”。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中存在“权利漠视”的现实窘境
      新疆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尽管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乌鲁木齐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以户籍为分水岭的城乡发展模式却将流动人口的工作地和户籍地相隔离,流动人口难以享受流入地居民的“同城待遇”,出现城市管理的“夹心层。”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3年—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分析数据:在乌鲁木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中,男性占7035%,女性占2965%,其中16周岁以下占082%,16周岁以上占9918%,高中及以下占6792%,专科以上仅占2208%,大部分都是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工。③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大部分流动人口均为男性,文化层次较低,都是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由于户籍制度的不完善,使这部分流动人口无法与本地户籍人口享受同样的教育、居住、医疗、社保等待遇。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了维持生计,出卖廉价劳动力,在社会的最底层从事一些“脏、乱、差”的工作。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对流入地期望较高,较好的生活环境、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都让他们对城市生活趋之若鹜。在这种优势资源的吸引下,进城务工的人并没有因此而享受更好的生活,他们的权利常常被社会所遗忘,比如:没有学区房的户籍,就不能享受良好的教育资源;没有常住户口,租赁房屋难;没有常住户口,治病就医难;没有常住户口,在就业方面也是屡屡碰壁。更主要的是乌鲁木齐是一个汇集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的聚集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民族文化融合也是个很大的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往往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圈,造成梦想与现实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久而久之极有可能形成报复社会的仇视心理。如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通过法律途径诉求保障合法权益受阻,要么选择对权利的无端剥夺而忍气吞声,要么采取极端方式来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权利漠视”这个“破窗”如果不引起重视,那么犯罪行为就在潜移默化中滋生发展。

    推荐访问:流动人口 服务管理 理论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