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基于职业能力分级培养的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研究

    时间:2021-03-27 00:06:04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http://img1.qikan.com.cn/qkimages/cahr/cahr201506/cahr20150607-1-l.jpg
      摘要:针对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不畅的现状,分析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及衔接不畅的原因,提出了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原则及课程开发策略。通过对接产业链或产业群,分析典型岗位职业能力,以专业群的衔接为起点,参照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从人才培养目标衔接入手,提出“分层次、模块化”的课程开发途径,对解决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不畅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课程衔接;职业能力;专业群
      一、引  言
      当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界的重点和热点问题。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等六部委颁布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要形成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建立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有学者认为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本”,“标”是制度的衔接(姜大源,2011)[1]。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的实质与核心,也是实现中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键。
      本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光伏产业(链)为背景,以光伏发电技术及应用专业为例,结合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我国中高职课程衔接当前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以职业能力分层为导向建立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探索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原则、方式、方法及路径等,积累实践经验,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的不断完善及职业教育实践工作提供案例借鉴。
      二、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问题及归因
      1.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的问题
      中高职衔接从提出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经过了30年左右的发展,但是目前依然存在一些衔接不畅的问题,主要表现为:(1)文化基础课程脱节和断档现象。无论是课程的门类还是课程深度上都存在脱节,甚至空白现象[2]。(2)专业课程内容与实训技能课程重复率较高,甚至出现倒挂现象。有些实训课程中职生的技能要求甚至比高职生还要高,中高职教育层次与职业资格证书等级不匹配。(3)课程结构陈旧,存在三段式的学科化模式。虽然近年来有些改观,但是还是不能摆脱学科化的惯性思维,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职业能力为需求的教材较少。总的来说,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评价标准等衔接不畅,相同专业开设的课程门类衔接不畅,文化课、专业课以及技能训练课程存在重复、脱节、断层等问题。
      2.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归因分析
      造成中高职课程衔接脱节、衔接不畅的重要原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方面:(1)思想观念上的禁锢导致中高职课程不衔接。习惯于传统学科教学体系,未能建立职业教育规律的课程观,课程摆脱不了“三段式”的课程模式,按照学科结构模式自成体系[3]。(2)中高职衔接及课程衔接的理论体系缺乏。我国职业教育理论大部分是从国外引进或者是借鉴过来,由于国情不同、办学条件、社会职业程度不同等,导致国外的部分理论不适合我国国情。外部因素方面:(1)由于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隶属两个不同的教育主管部门,直接影响两个不同教育层次课程的衔接。而且中高职教育办学单位的多样化、办学独立法人单位之间联系不畅、业务不紧密,导致课程难以衔接到位。(2)中职学校(高中、中专、技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造成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增加了开发能满足各种素质水平学生需求课程的难度[4]。(3)中高职教育专业目录的不衔接。由于课程衔接向上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等相关联,向下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等相关,中高职专业名称和目录的不衔接,导致课程体系等成了“无本之木”。(4)国家职业资格等级体系的缺乏和职业标准体系不健全也是导致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脱节甚至无法衔接的重要原因。
      三、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原则与策略
      1.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原则
      由于中高职课程衔接受到历史的、客观的和内外部等因素制约,因此,中高职课程衔接需要遵循一些原则:
      (1)终身教育的原则
      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延续性,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课程衔接体系设计时应当体现中职教育的基础作用,同时兼顾首次就业岗位的职业性教育,是学生职业能力建构的基础和依托。高职教育阶段,课程开设既要考虑基础知识在职业技能学习中的迁移性,又要考虑职业技能的高等性和职业岗位的扩展及延续性,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以人为本,体现终身教育理念。
      (2)职业能力导向的原则
      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坚持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改变“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传统。通过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实现以“职业能力”为基础。通过职业能力分层培养的方式,实现中高职毕业生职业能力的递进性和岗位能力的扩展性,进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
      (3)多元参与共同开发的原则
      职业教育的课程既要体现教育性,又要体现职业性,中高职衔接课程的开发还要体现连贯性、继承性和递进性,需要中高职院校参与的同时,还需要企业、行业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参与。行业企业人员了解行业内及企业内职业的要求,专业部门从专业角度考虑课程的科学合理性和专业性,政府部门考虑国家的意志,职业教育教学机构考虑学生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5]。此外,还需考虑能力本位、市场与产业需求导向以及课程开发整体性、灵活可操作性的原则。
      2.中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策略
      (1)以专业群的衔接为起点,实现中高职教育专业的有效衔接
      中高职课程的衔接,由中高职衔接模式、专业衔接条件等因素决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中职与高职的专业目录未能有效衔接,直接影响课程体系的衔接。从专业群衔接的视角出发,拓展专业大类的衔接,为课程体系的衔接创造先决条件。通过专业群内核心课程的衔接,实现课程的顺利衔接。另一方面,就业岗位衔接是课程衔接的源头。从就业岗位群出发,实现专业群内各专业的衔接。高职阶段的专业可以在专业大类内对接中职阶段相似或相近专业实现衔接,摆脱现有困境。同时,受教育者通过教育经历的提升,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岗位群。

    推荐访问:衔接 高职 分级 培养 能力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