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试述毛泽东在宁都革命斗争中的思想光辉

    时间:2021-03-24 20:13:30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 要]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曾率领红军10余次或驻扎,或往返,或转战于宁都进行革命斗争,并于此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创建了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和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签发了大量的命令、训令、通令、通告,写下了一篇篇光辉著作,这些革命实践和光辉文献,无不闪烁着毛泽东的思想光辉。
      [关键词] 毛泽东 宁都 革命实践 思想光辉
      宁都位于赣州北部,是中央苏区前期的政治、军事中心。从1929年1月,毛泽东率领红四军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一直到1934年10月中央红军撤离苏区开始战略转移,毛泽东在中央苏区革命活动的时间长达五年多。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曾率领红军10余次或驻扎,或往返,或转战于宁都进行革命斗争,其中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是为打破敌人的第一次“围剿”,从1930年11月28日开始,红一方面军约4万余人全部向宁都的黄陂、小布退却集结,直至1931年4月20日离开宁都,在此稳定地驻扎了4个月又23天,成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之前驻扎时间最长的地域。毛泽东于此领导苏区军民完成了反“围剿”战前的各项准备,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创建了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和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确定了第二次反“围剿”的战略方针,取得了第三次反“围剿”黄陂战斗胜利,签发了大量的命令、训令、通令、通告,写下了一篇篇光辉著作,这些革命实践和文献,无不闪烁着毛泽东的思想光辉。
      一、毛泽东在宁都的军事实践,是红军作战原则形成的坚实基础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写道:“从一九二八年五月开始,适应当时情况的带着朴素性质的游击战争基本原则,已经产生出来了,那就是所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后来我们的作战原则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到了江西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时,‘诱敌深入’的方针提出来了,而且应用成功了。等到战胜敌人的第三次‘围剿’,于是全部红军作战的原则就形成了。这时是军事原则的新发展阶段,内容大大丰富起来,形式也有了许多改变”[1]P204对于毛泽东所说的全部红军作战原则,它的具体内容指的是“诱敌深入”的积极防御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的作战方针和“运动战、速决战、歼灭战”的作战形式。而这些都能在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整个三次反“围剿”期间或驻扎,或转战于宁都黄陂、小布、东韶、青塘等地区所进行的革命实践中,找到具体的史实和生动的战例。
      1930年11月底,毛泽东、朱德率红一方面军机关及红军约4万人全部集结于宁都黄陂、小布,做第一次反“围剿”战略反攻的各项准备工作。为进一步在红军中统一“罗坊会议”提出的“诱敌深入”战略方针,当月上旬,毛泽东在黄陂中排村主持召开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扩大会议(史称“黄陂会议”),讨论反“围剿”战略反攻问题。会上,毛泽东就为什么要“诱敌深入”到赤色区域作了具体形象的分析,形象生动地比喻“诱敌深入到赤色区域”,“就好像虾子落滩头,这一着就是敌败我胜”。说到“我们兵力是集中的,敌人的兵力是分散的”时,把“一、三两个军团大汇合,集中在一块”,“叫做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断无不胜之理”。说到“我们得地利,敌人不得地利”时,分析“宁都永丰兴国一带,既是赤色区域,又是山多岭峻,路又窄,地又险,敌人大的步伐摆不开,大炮啦,机关枪啦,也失去作用。……要教那陷在那里的白军走投无路,打个片甲不留。”会后,总前委根据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在黄陂印发了著名的“八个大胜利条件”,进一步统一红军指战员的认识,为反“围剿”胜利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当月下旬,红军总部又在小布河滩上召开规模盛大的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亲自参加大会并题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这副对联的上联说的是在井冈山打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而下联则显示了毛泽东自下井冈山后从游击战术到正规兵团运动战术的转变,这既是红军作战原则的发展,又是毛泽东对反“围剿”战略战术思想的表达。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是毛泽东反“围剿”作战方针的核心。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红军的主力军是张辉瓒、谭道源两师,其中张辉瓒又是前线总指挥,两个师各约1.4万人,而且他的主力所在地龙冈、源头均接近红军的集结地黄陂、小布。因此,毛泽东决定“集中兵力”,形成绝对优势,一次打一个师,只要消灭了这两个师,“围剿”就基本上被打破了。反攻前,毛泽东首先表现出“慎重初战”的军事思想,认为“反攻的第一个战斗,关系非常之大。第一个战斗的胜败给予极大的影响于全局”[1]P220。决定先把进至源头的敌谭道源师引到小布来打,红军先后于1930年12月25日、27日拂晓,两度开到小布设伏,准备先行消灭敌谭道源师,因敌谭道源师刚出动又停止,未脱离居高临下的源头阵地,红军撤回原集结地待机。而此时,敌张辉瓒师己进至有利于红军作战的龙冈地域。基于敌情发生变化,12月28日,毛泽东、朱德在宁都黄陂签发红字第十号《红一方面军改向我左翼当面之敌出击的命令》。30日,龙冈战斗大捷,是时,吓得敌谭道源师向东韶逃跑,敌许克祥师向头陂逃跑。于是,毛泽东、朱德1931年1月2日在宁都小布签发胜字第二号《追击谭道源师的命令》,乘势“各个击破”敌人。1月3日,红军在宁都东韶歼灭敌谭道源师一半,于是,富田、东固、头陂诸敌畏打纷纷撤退,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结束。
      1931年3月25日,红军总部由黄陂迁驻青塘,4月17日,中共苏区中央局第一次扩大会议的继续会议(史称“青塘会议”)在青塘河背村召开,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议题就是要确定第二次反“围剿”战略方针。苏区中央局和红军领导人内部,对第二次反“围剿”战略方针产生严重分歧。有人主张不要打,开步走,将红军退出中央苏区;也有人主张“分兵退敌”,将红军主力分成几部四面散开,分散和吸引敌人兵力,以保卫根据地。毛泽东则主张一是在根据地内打,二是集中兵力打,并以充分的理由阐述了坚持诱敌深入、在根据地内消灭敌人的种种理由,从而解决了红军对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打不打、如何打的问题,确定了红军“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先打弱敌,由西向东横扫,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战术,确保了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的胜利。

    推荐访问:宁都 光辉 思想 革命斗争 毛泽东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