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浅析养老保险对消费需求的影响

    时间:2021-02-18 08:03:31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摘要】扩大消费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结构调整需要,面对高储蓄、低消费的现状,本文从养老保险的角度分析了其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并认为应该从政府、社会、民众三个方面加强养老保险的针对性及配套性、丰富样老保险的种类与选择社会要丰富样老保险的种类与选择、升级养老与消费的理念来推进养老保险实施、促进消费需求改善。
      【关键词】养老保险 消费需求
      对如何扩大内需一直是推进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必修之课,是促进经济健康可持续的要求,而面对我国储蓄率高、消费率低的现状,学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够完善和全面导致了这一结果。虽然我们对此目前无法精确地下结论,但就我国老龄化现象而言,养老保险与消费之间有一定联系。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指出建立养老保险中央调剂金制度,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①那么从经济学角度看,养老保险对消费是否有影响,有什么影响呢?
      一、老龄化加剧与经济增长模式的不足
      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条件的大幅改善、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让我国人均寿命由1949年的35岁提高到2015年的75.99岁,北京、上海等城市甚至已经超过了80岁。《“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2030年之时人均预期寿命将会继续提升至79.0岁,与此同时人民身体素质、健康预期也明显增强,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趋势逐步加快。②而八十年代开始的大规模计划生育也客观上加速了老龄化进程,即使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开始推广也难以一时改善。
      在传统意义的经济学上,经济的增长往往被认为靠“三驾马车”拉动,即“投资”、“出口”和“消费”,过去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投资”和“出口”为主,消费一直相对落后,内需一直是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今,经济发展走进新常态,我们已不再是高速经济发展模式,加之较为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比如美国的贸易保护倾向、欧洲的一体化危机,因此,如何拉动内需,让“三驾马车”共同发力促进经济发展是摆在我国经济发展面前的一个重点。
      目前中国居民普遍存在高储蓄、低消费情况,原因可能是:第一、中国节俭的传统由来已久,民众对收入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要考虑到日后需求,储蓄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分配方式之一,观念一旦固化便难以一时更改。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够完善、消费仍然有后顾之忧,即便收入不断提高,但面对教育、医疗、养老、重大事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不可预见危机,人们还是倾向于将收入的重要一部分進行预防性储蓄,以此来降低生活风险。由此我们可以推断,“高储蓄、低消费”也许是人们面对养老、医疗等大的预期花销,而采取的更为谨慎的态度。
      二、养老保险与消费的关系
      莫蒂里安尼和布伦贝格(Modigliani and Brumberg,1954)曾提出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一生的收入与消费是一个平衡,预期收入的情况决定了消费与储蓄的安排,他们认为,步入老年之前人们会进行储蓄来备养老之用,因而消费较少,而老年人是一个只消费无收入的群体,所以会降低储蓄率、提升消费率。③但在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这种情况并未出现,中国的储蓄率依然不断增长,甚至有研究者指出,老龄化形式越严重的地区,储蓄也越高。那是不是说,由于老龄化加剧了预期消费的可能性,所以老龄化越严重当期消费需求就越难以拉动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养老保险的作用,我们知道,一部分老人不愿意扩大消费需求,甚至厉行节俭不断进行预防性储蓄,很大程度上是对生活保障的忧虑。
      经济学家费德尔斯坦则在莫蒂里安尼生命周期理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养老保险对家庭消费的影响,他认为,年轻时储蓄是为养老提供保障,而如果人们缴纳养老保险,就会产生储蓄的替代效应:退休以后有了养老保险的保障,人们就会倾向于增加消费,从而降低储蓄率。当然,他同样认为养老保险也可能触动人们提前退休的想法,产生引致退休的动机,为保证退休后生活质量,也可能增加储蓄。这一理论的判断可以说把养老保险、储蓄和进行了紧紧的联结。
      在基层工作中,我们通过调查走访发现,养老保险的完善在一部分群众中是存在促进消费作用的,如果在可预见的未来,生活保障能够达到一定预期,那相当一部分人愿意降低储蓄增加消费。正是对不可预测事件的担忧,促进了民众储蓄习惯的增强。但是在现实中,养老保险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养老保险制度针对性不强。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正在不断完善之中,但针对性仍需加强。由于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地区不仅居民收入相对较低,在消费情况上也普遍存在数量较少、质量不高的现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对农村养老保险有极大改善,但是由于预期实际可得养老金较低,再加之社会变化快、通货膨胀影响,难以激起消费欲望。
      第二,养老保险制度有待完善、灵活性有待加强。由政府主导的养老保险往往统一安排、统一实施,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在保障权益的同时也可能造成层次单一、标准单一、途径单一的困扰。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以山西部分地区为例,2003年前后煤矿整改过程中,大批乡镇企业被依法关停,一批矿工在未交足15年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失去企业“庇护”没有企业支付企业养老金部分,而下家工作又难以有保险支持,续交只能由个人承担全部缴费资金,否则退回已交个人部分,在这种要求下消费需求更会受到限制。
      三、推进完善养老保险促进消费的建议
      首先,政府要加强养老保险的针对性及配套性。农村地区及中低收入阶层是保障与消费都需要特别注意的群体,针对这部分人群,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是核心,商业保险只能作为必要时的辅助。同时要适时提高保险额度,提高养老保险应对养老可能遇到问题的,减少消费的顾虑。而针对中高收入的人群,他们更在乎保险的质量与回报,在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比较高的条件下,高质量的全面保障更能够激发消费需求。

    推荐访问:养老保险 浅析 消费需求 影响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