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前教育
  • 小学学习
  • 初中学习
  • 高中学习
  • 语文学习
  • 数学学习
  • 英语学习
  • 作文范文
  • 文科资料
  • 理科资料
  • 文档大全
  • 当前位置: 雅意学习网 > 作文范文 > 正文

    高考地理“工业区位选择”复习要诀

    时间:2021-01-28 00:00:12 来源:雅意学习网 本文已影响 雅意学习网手机站


      中学地理中经济地理研究对象是生产力布局(区位选择)。工业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生产活动之一,它与地理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因此,工业区位选择部分的内容无疑是地理学科主干知识。也是历年高考的“必考点”,成为地理应考复习的重要内容。本文就围绕这个“必考点”,结合2008年各地高考试卷,谈谈该知识版块的复习方法。以期对考生备考有些帮助。
      
      一、构建和完善知识结构是前提
      
      1 工业区位选择部分的基本知识体系由三个层面组成;
      第一层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第二层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第三层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因素的发展变化。
      2 影响工业区位选择主要因素(以成因为主的推理逻辑结构):
      3 不同类型工业部门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表一)
      
      
      二、把握影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1 关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由于工业生产对象与农业生产对象截然不同,因此工业生产不像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依赖那样大,但是自然条件依然是工业生产活动和工业区位选择的必备条件。例如许多传统工业(区)区位选择必须考虑“水源”这个自然条件。
      2 关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经济因素。这里的。经济因素。是影响工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再具体点讲,即影响“成本(或投入)”的因素。宏观工业选点,主要考虑经济因素,尽量把工业选择在生产成本(或投入)最低的地方,以便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
      
      3 关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社会因素。这里的“社会因素”,主要指能产生“社会效益”的因素。“社会因素”主要是政府宏观决策、调控时要考虑的因素。如我国政府在20世纪末做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鼓励工业由东部向西部分散,就主要考虑的是区域协调发展。当然,有社会责任心的企业,在考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也应当兼顾社会效益,更何况社会效益也是会影响到经济效益的。
      4 关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环境因素。这里的“环境因素”即影响“环境效益”的因素。工业生产活动绝对不能以牺牲环境效益而片面追求企业经济效益,而应该追求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因此。工业在“宏观选点”的基础上进行“微观厂址选择”的时候,应着重考虑“环境因素”。厂址应尽量选择在能最有效保护、减小、改善城市环境的部位。
      5 关于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矛盾论”告诉我们。在诸多矛盾中,必然有其主导因素。同样,在影响某一工业区位选择的诸多因素中,必然有一个主导因素。主导因素是通过对影响工业生产诸成本(如原料运输成本、燃料运输成本、产品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地租成本等)比较来确定的,其中在成本构成中占比重最大的必然是主导因素。定向“工业选点”,往往本着迁就主导因素的原则。
      6 关于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辩证法告诉我们,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在发展变化的。同样,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也是在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本身在不断发展变化。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为例,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还较低,因而不具备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资金因素、科技因素,而具有廉价劳动力的优势;随着改革开放推动,沿海社会经济水平长足提高,沿海地区逐渐失去廉价劳动力因素,而具备了资金因素和技术因素。
      第二,各种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强度在不断发展变化。以影响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因素为例,在钢铁工业发展初期,由于技术原因,煤炭利用率低,对铁矿品位要求高,煤炭运费高于铁矿和钢材,因此,那时燃料对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强度最大;而随着技术进步。煤炭利用率在提高,对铁矿品位要求在下降,煤炭运费开始小于铁矿运费。因此,此时原料对钢铁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强度最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廉价海运的出现。燃料、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强度在下降,而市场、海运影响强度在增强。
      第三,由于工业区位因素本身变化,各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强度变化,因而工业区位特点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如前,改革开放初期,劳动密集型加工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而随后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逐渐向内地分散,而沿海逐渐升级转型为高新技术产业;再如前,钢铁工业区位特点经历了一个“燃料指向型——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和”煤铁复合体型——临海型。的转变。
      
      三、运用基本原理去分析、解决问题
      
      综观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横览2008年全国各地地理高考试题,工业区位选择部分的命题。从试题形式上看,既有选择题,又有非选择题;从试题内容上看,既有宏观“工业选点”,又有微观“厂址选择”;从能力要求看,既有工业区位条件的分析评价,又有工业区位选择的实践。以2008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为例说明:
      例1:(2008年高考文综山东卷2题)下图是世界某地区图,读图回答下题。
      下列产业部门中,目前最适宜由中国向图中甲国转移的是( )
      A 汽车制造
      B 精钢锻造
      C 软件开发
      D 家具制造
      审题:该题主要考查考生工业选点的“实践”能力。
      信息提取: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甲国为越南。越南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丰富廉价劳动力,劣势是科技落后。选项中汽车制造、精钢锻造、软件开发皆属技术密集型,唯家具制造属劳动密集型。
      分析判断:根据四种工业部门主导因素和甲国发展工业条件分析,正确选项为D。
      例2:(2008年高考地理广东卷25题)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其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
      A 交通发达
      B 低廉劳动力成本
      c 热带雨林气候条件
      D 当地市场需求大
      审题:该题考查考生工业选点知识运用程度和重要国家重要区域特征了解程度。
      知识调动:①造纸工业的主导因素:原料(木材)、廉价劳动力。②印度尼西亚发展造纸工业优势条件: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生长着茂密的热带雨林,为发展造纸业提供丰富原宵料(木材);印尼是人口大国,能为发展工业提供廉价劳动力。
      分析判断:根据造纸工业区位因系和印度尼西亚国情分析判断,正确选项为BC
      例3:(2008年地理江苏卷29(3))据材料分析比较湘东和湘南地区发展有色金属工业的有利要件。(4分)
      材料一:湖南省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有37种,其中锑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鸽,铋、铅、锌储量也很丰富。湖南省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基础较好,株洲有全国规模大、技术先进的铅锌冶炼厂。
      材料二:湖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条件示意图
      材料三:湘东和湘南地区主要有色金属矿储量情况表
      审题:该题考查考生工业区位条件分析评价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
      知识调动:影响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区位选择的主要条件:原料条件、能源条件、交通条件、水源条件和技术条件等。
      信息提取:从表中可以看出,湘南较湘东有色金属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从图中可以看出湘东交通便利;从材料一可知。湘东株州发展有色冶金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根据信息和已知知识组织答案:湘东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优势条件:工业基础较好,科技水平高;交通便利。湘南发展有色冶金工业优势条件:有色金属矿产丰富;水能丰富。
      例4:(2008年高考地理江苏卷30B(3))下图是“我国某特大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拟在甲、乙两处规划建设高新技术工业城和石油化工城两座卫生城市。石油化工城应建在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
      审题:该题考查考生厂址选择条件分析评价能力和信息能力。
      知识调动:厂址选择应着重考虑环境因素,兼顾经济因素等。石油化工厂排放大量废气和废水,因而在厂址选择时,尽量远离市区,应位于河流下游,避开盛行风上风向等。
      信息提取:图甲、乙两处比较,甲处远离市区,位于河流下游,避开盛行风(东南风)上风向,且交通便捷。
      根据相关知识和相关信息组织答案:化工厂应选择在甲处。理由是:位于河流下游,减少对流经市区河流污染;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郊外(东北郊),减少工业废气污染市区:水陆交通便利。
      从以上例题分析可以看出。分析解决有关工业区位选择的问题,除了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理论外,还必须同时具备提取信息能力、审题(判断命题意图)能力、调动相关知识能力、区域定位能力、综合分析判能力和表达能力等。而这一切有赖于考生对此部分知识点持之以恒地理解和训练。
      
      (编 校 刘 馨)

    推荐访问:高考 区位 要诀 复习 地理

    • 文档大全
    • 故事大全
    • 优美句子
    • 范文
    • 美文
    • 散文
    • 小说文章